齿龈边搭嘴音

✍ dations ◷ 2025-02-22 19:13:45 #齿龈音,搭嘴音,边音

齿龈边搭嘴音(又称齿龈边吸气音、边喌音)是一类搭嘴音的总称,该发音仅分布于非洲语言中。齿龈边搭嘴音也就是有时所发出的用来赶马的声音,英语:Lateral clicks(但在赶马的情境下,这种声音不能算是语音)。齿龈边搭嘴音在整个南部非洲均有分布,两种坦桑尼亚的语言也含有齿龈边搭嘴音。

国际音标中用来标记齿龈边搭嘴音这一发音方法的符号是⟨ǁ⟩,即两根垂直的线,而在1989年以前,该辅音则使用符号⟨ʖ⟩进行标记。由于前一种标记法可能会和韵律标记或是两个l相混淆,因而至今仍被部分语音学家所采用。不论使用哪个符号,该符号都能和另外一个国际音标符号组合使用,以指明其不同的发音方法,但在标记时,不送气齿龈边搭嘴音却常常被忽略或改用附加符号加以标记。常见的齿龈边搭嘴音如下表:

在不同语言的正写法中,用于书写齿龈边搭嘴音的字母或二合字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与国际音标相同的双竖线符号ǁ表示,二是按班图语支的传统,使用拉丁字母x表示。使用前一种表示法的有霍屯督语(Nama)和大多数布须曼(Bushmen)语支语言。而Naro语, 桑达韦语以及祖鲁语使用后一种表示法。

大多数齿龈边搭嘴音都属于齿龈音,然而,不同语言中具体的发音部位却各不相同,从齿音到齿龈音都存在。不过这些发音部位间是否真的有区别,还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卷舌搭嘴音除外,因为搭嘴音也可以是边音除阻的)。

齿龈边搭嘴音的发音特征有以下几点:

Tindall曾指出,学习Khoekhoe语的欧洲人大多在发各种类型的齿龈边搭嘴音时都把它们当成普通的搭嘴音而不加分别的发出来,它们发音时只是把舌头抵侧边的牙齿上,这样发出的声音在说Khoekhoe语的本族人听来,既粗糙又陌生。而纳马人(Namaqua)则是把舌头盖住整个硬腭来发搭嘴音,发出的是“好像在硬腭最后部的声音”.

英语中没有齿龈边搭嘴音(或任何一种搭嘴音)语素,但英语的感叹词(也作)中含有宽口齿龈边搭嘴音(其叠词形式常用于驭马前进时)。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

相关

  • 颅相学颅相学(Phrenology)是一种认为人的心理与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确定的假说,比方说,负责掌管“记忆”的区域如果较为突出,这个人的记性就会比较好。颅相学现今已被认定为伪科学,虽然
  • 农学农学,狭义上专指农艺学(英语:Agronomy)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
  • 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群岛(英语:Hawaiian Islands),旧称三明治群岛(Sandwich Islands),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是由19个较大的岛屿和其他小岛组成的群岛,成因多为火山岛或珊瑚岛
  • 中国皇后及妃嫔列表中国皇后及妃嫔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君主配偶。本页面仅仅是一个索引,请根据时代不同选择以下不同列表:
  • 海地伏都教海地巫毒是一个融合主义宗教,其仪式和信仰等源自非洲的伏都教,主要流行于海地以及海地裔(英语:Haitian diaspora)社群之间。信奉者被称为“巫毒信徒”(法语:vodouisants)或“灵魂的
  • 爱迪·琵雅芙伊迪丝·琵雅芙(Édith Piaf,1915年12月19日-1963年10月11日),原名伊迪丝·乔凡娜·加雄(Édith Giovanna Gassion),是法国最著名也是最受爱戴的女歌手之一。1915年12月19日琵雅芙出
  • 高僧传《高僧传》为一部成书于南北朝 记录中国东汉至至当时佛教僧人的史料,由南朝梁僧人慧皎(497年~554年)撰。十四卷,收录于大正藏 CBETA T50 No. 2059 。后人有时称此书为《梁高僧传
  • 沙维特沙维特运载火箭(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拉法耶特侯爵吉尔贝·迪·莫提耶,拉法耶特侯爵(法语:Gilbert du Motier, Marquis de La Fayette,1757年9月6日-1834年5月20日),又译拉法叶,法国将军、政治家,同时参与过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被誉为
  • 磨坊磨坊用来磨谷物的地方。可分为水力磨坊、风力磨坊和动物磨坊三种。水力磨坊用水力带动涡轮,把谷物磨出。可见于罗马帝国时期领地和中国。优点:用之不尽。缺点:只限雨季。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