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 dations ◷ 2025-04-04 11:12:11 #化学分支,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分支学科。通常,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相对,指不含C-H键的化合物,因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氰化物、硫氰酸盐、碳酸及碳酸盐等都属于无机化学研究的范畴。但这二者界限并不严格,之间有较大的重叠,有机金属化学即是一例。

由于在有机化学发展初期,所有有机化合物(如尿素和尿酸等)都是从生物体内取得的,而且它们的性质类似,因此取“有机化学”作为其名称。其中的“机”字带有“机体”,“身体”的意思。而与之相对便诞生了“无机化学”,用以指研究非生物体化合物的化学,当时主要包含从矿物如雄黄和方铅矿中制得的化合物。然而,随着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成功由无机的氰酸铵 NH 4 OCN {\displaystyle {\ce {NH4OCN}}} 合成了其同分异构体:有机的尿素 CO ( NH 2 ) 2 {\displaystyle {\ce {CO(NH2)2}}} ,以是否为生物体来源作为区分有机无机化合物的标准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依性质上的不同来区分这二者。尽管现在有机化学仍主要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而无机化学主要是研究不含碳化合物的化学,但是这两者都已经超越了以上的限制,例如:

许多无机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像氯化镁 MgCl 2 {\displaystyle {\ce {MgCl2}}} 其中有镁离子 Mg 2 + {\displaystyle {\ce {Mg^2+}}} 及氯离子 Cl {\displaystyle {\ce {Cl-}}} ,或是氧化钠其中有钠离子 Na + {\displaystyle {\ce {Na+}}} 及氧离子 O 2 {\displaystyle {\ce {O^2-}}} 。任何一种盐类,其阴离子和阳离子均维持在一定的比例,使得化合物呈电中性。离子可以依其氧化数来描述,而形成离子的难易程度则依对应元素的电离能(阳离子)或电子亲合能(阴离子)来表示。

无机盐类中重要的有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及卤化物等。无机盐类一般有很高的熔点,在固态时多半不是电的良导体,其他的特征包括对水的溶解度(参见溶解性表)及容易结晶的程度。不过有些无机盐类(像氯化钠)可以在水中溶解,有些(像二氧化硅)则不行。

最简单的无机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在混合二种盐类时,其离子互换,但氧化态不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氧化态增加,而氧化剂的氧化态降低。净反应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转移也可以以间接的方式产生,例如在电池中的反应一様,这也是电化学的基础概念。

当反应物中有可以解离的氢离子时,会产生交换质子(氢离子)的酸碱反应。释放质子的是酸,接收质子的是碱。路易士酸碱理论是较广义的酸碱定义,其中可以和电子对结合的称为路易士酸,可以提供电子对的称为路易士碱。软硬酸碱理论除了将化合物分为酸和碱,也依极化程度及离子大小来分类。

自然界中许多的无机化合物都是矿物。像土壤中含有氧化铁(黄铁矿)及硫酸钙(石膏)。许多无机化合物也是生物分子,有许多不同的作用,例如电解质(氯化钠)及结构(像DNA中的多磷酸结构)。

第一个重要的人造化合物是硝酸铵,利用哈柏法制备。许多无机化合物可作为触媒(像五氧化二钒及三氯化钛)或是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物,像氢化铝锂。

无机化学的分支包括有机金属化学、原子簇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这些也是无机化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主要要找到新的触媒、超导体及药物。

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大多数都采用以下方式:

无机化合物常会因性质的不同而被分到不同的类别,有时是以化合物最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时则以该化合物与其它在结构上的相似性来分类。但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有重叠。

以经典配位化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主族元素构成的配体(如 H 2 O {\displaystyle {\ce {H2O}}} NH 3 {\displaystyle {\ce {NH3}}} 、Cl−、CN−)向金属原子贡献一对电子,形成配位键从而构成配位化合物。而在现代的配位化合物中,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化合物都可以被作为配体,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将所有的化合物都归到配位化合物的范畴中,经典理论中的“金属”在这里通常是3到13族元素及镧系和锕系金属。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十分普遍。维尔纳在1914年合成并且而后光学拆分的Hexol( 6 + {\displaystyle {\ce {^6+}}} )是第一个不含碳的手性化合物, 而相关的领域被称为超分子配位化学。

例* 子:−、3+、TiCl4(THF)2

主族元素化合物主要指1-2族(除氢之外)和13-18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时3族的Sc、Y和La及12族的Zn、Cd和Hg也因为反应性类似而被包含在内。

很多主族元素化合物自从化学被发现之初便被研究,例如很多单质硫、白磷和氧气的二元化合物,以及卡尔·博施和弗里茨·哈伯在二十世纪初发明的合成氨技术更是极大地激励了无机合成化学的发展。

典型的主族元素化合物有:SiO2、SnCl4和N2O。它们之中有很多都可被归为“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范畴,例如B(CH3)3,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有机基团的缘故。很多主族元素化合物也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体液中的离子、DNA中的磷酸基团以及许多酶中的中心金属原子,而它们也因此被划在“生物无机化学”的范围之下。相反地,某些缺少氢的有机化合物也可被划分为无机化合物,比如富勒烯、碳纳米管和二元碳氧化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包含的是4-11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尽管有时也会考虑3族和12族的元素,但一般主要认为它们属于主族元素化合物的范畴。

过渡金属配合倾向很强,其化合物构型也有很大不同,从钛的四面体型(例如 TiCl 4 {\displaystyle {\ce {TiCl4}}} )到钴配合物的八面体型,再到某些镍配合物的平面正方结构。很多过渡金属化合物是重要的生物分子,比如血红素中的铁。

一般把有机金属化合物定义为含有M-C-H键的化合物, 其中的金属M既可以是主族元素,也可以是过渡金属。但在很多情况下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范围被延伸,高度亲脂的金属羰基化合物和金属醇盐也被包含在内。

有机金属化合物之所以被单独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中的有机基团对于氧化和水解较为敏感,且制备方法也较经典的配位化合物苛刻。很多包含弱配位能力配体(如烃类、H2和N2)的配位化合物,也成功在低配位能力溶剂中制得。

由于配体常是石化工业中的材料而且这一类化合物性质独特,有机金属化学近年来发展很快,一些例子有:

M

原子簇化合物存在于各类化合物中,通常被定义为:凡以3个或3个以上原子直接键合构成的多面体或笼为核心,连接外围原子或基团而形成的结构单元。

有关固相化合物的研究以其材料的结构(英语:Chemical_structure)、键结以及物理性质为主。在实务上,固相无机化学使用像晶体学的技术来 了解固体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固体中的许多小单位互相作用的结果。金属、合金及金属互化物都包括在固相化合物的研究内容中。相关的研究领域包括凝聚态物理学、冶金学及材料科学。

以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为起始,现在的理论无机化学以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作为基础,通过定量、半定量的计算或定性分析,得出复杂分子所应具有的性质。由于多电子体系的精确量子力学计算较困难,包括分子轨道理论和配位场理论等的半定量和半实验的方法,及密度泛函理论之类的近似方法都被应用于理论无机化学中。

除理论外,定量和定性两个概念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譬如根据晶体场理论,CuII2(OAc)4(H2O)2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应为顺磁性,但事实上它在室温下几乎是逆磁性的。定性理论和实验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磁性耦合”这一概念的诞生。因此它不仅推进了自身领域的发展,也带动了新材料和新科技的诞生。

定性理论只需很少的量子力学基础,对于理解无机化学有很大作用。对于主族元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较好地预测分子形状,比如它可以解释为何NH3是三角锥型,而 ClF 3 {\displaystyle {\ce {ClF3}}} 则为T型。对于过渡元素,晶体场理论可以帮助理解简单配合物的构型和磁性,例如为何3−离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而 3 + {\displaystyle {\ce {^{3+}}}} 离子则有五个未成对电子。定性理论中尤其重要的概念是电子计数,通过计算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从而得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性。

无机化学的中心结构是分子对称性理论。数学中的群论提供了合适的语言依据点群对称性(英语:Point groups in three dimensions)来描述分子的形状。群论也使得理论计算得以简化和因子化。

研究无机化学的另一种方法是关注反应的能量。比如氧化还原电位,酸性,相变等。,其亦属于物理化学范畴,基础为热力学三大定律。

化学热力学

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日受关注的方面是研究反应途径。

化学动力学

相关

  • 胸膜炎胸膜炎(Pleurisy)是指围绕于肺部及胸腔内侧的黏膜(胸膜)发炎。这会导致呼吸时急剧的胸痛。其他症状取决于潜在的病因,可能包括呼吸短促、咳嗽、发烧或体重减轻。有时疼痛可能是持
  • VRE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缩写作 VRE),又名万古霉素抗药性肠球菌,是肠球菌属下的一种细菌,有着对万古霉素这种抗生素的抗药性。在肠球菌属中,对人类有
  • 1类致癌物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的物质、混合物和接触场合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这里的有些物质尽管没有特别充分的致癌性证据,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们对动物致癌,而且能从
  • 上汤高汤是用作烹调的清汤。一般用肉类,加入适量调味料(中国菜加葱、姜、料酒;西餐加香叶、胡椒、香芹、百里香等)、蔬菜等,在水中小火慢炖几个小时,撇去泡沫和表面油脂而成。粤菜中会
  • 爱丁堡大学坐标:55°56′50.6″N 3°11′13.9″W / 55.947389°N 3.187194°W / 55.947389; -3.187194爱丁堡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Edinburgh)坐落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是一所创建于158
  • 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6年),字子长,龙门(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
  • 磷酸铝磷酸铝(化学式:AlPO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用途包括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充当助熔剂,作陶瓷或牙齿的黏合剂,以及作为添加剂加入于润肤剂、防火涂料、导电水泥等物料之中。磷酸铝可以通过
  • 彭佳屿彭佳屿,又名草莱屿、大峙山屿,当地渔民也称之为大屿,是台湾附属岛屿之一,也是台湾北方三岛中唯一有派员驻在的岛屿,行政上隶属于中华民国基隆市中正区管辖。彭佳屿距离台湾北部基
  • 卡巴那岛卡巴那岛是印度尼西亚的岛屿,属于大巽他群岛的一部分,位于苏拉威西岛对开的弗洛勒斯海域,由东南苏拉威西省负责管辖,面积873平方千米,岛上最高点海拔高度1,570米,岛上住有约3万名
  • 无政府主义国际无政府主义国际(英语:Anarchist International),又称圣伊米耶国际(St. Imier International),是存在于19世纪末的一个无政府社会主义国际组织。1872年9月,在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