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音三太子

✍ dations ◷ 2025-09-04 16:34:52 #电音三太子
电音三太子是台湾兴起的一种表演次文化,为电音、本土次文化与传统民俗艺阵三太子的结合。电音三太子发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云林北港,一说是嘉义朴子。但可考据的是,在各地方的电音三太子表演团成形前,台湾南北各地宫庙殿宇艺阵已皆有类似的艺阵巡演。电音三太子的原形即是台湾传统艺阵的“大仙翁仔(或作大仙尪仔)”。而神明祭祀和电音舞曲之所以会结合,本土乡民表面的解释是:源于表演三太子的人员,大多为本土青少年。而这些族群多有出入舞厅的行为,因此便把舞厅的电音加入。若追根究柢,探讨三太子的种种装扮和行为所为何来,如咬着奶嘴、戴着各式眼镜、白色手套、拿着荧光棒、随着电子音乐跳舞等等。电音三太子的种种装扮道具及行为,源自于舞厅。把种种舞厅内使用的道具、物品、音乐等,都复制在他们表演的电音三太子上(在三太子艺阵与来自舞厅的电音结合之前,三太子艺阵的人偶是没有咬奶嘴,戴白色手套和各式眼镜)。而衍生出人们奉祀为神明的三太子艺阵,会有三太子咬着奶嘴,戴着各式眼镜、舞厅里常使用的白色手套甚至拿着荧光棒,随着摇头电音舞曲摇头晃脑,骑着改装速克达行进的奇景,为一种台湾特有的文化及宗教信仰。台湾民俗艺阵团体在出巡时无意间结合了电音与三太子,不料此种新鲜的表演形式竟大受欢迎,仿效的民俗艺阵团体逐渐增加,进而形成一种台客文化的热门象征;2009年世运电音三太子表演团登上高雄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后,电音三太子又相继于台北听障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等国际大型活动上演出。电音三太子甚至在台湾以外地区也大受某些人士欢迎与关注,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人类学的一种行为。电音三太子已成为此种表演文化的一般性名词,虽然民俗艺阵团体“朴子太子会”声称已申请版权注册,但实际上该申请并没有通过版权注册。。

相关

  • 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英语:lipid bilayer 或phospholipid bilayer)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薄膜。 几乎所有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和许多病毒的包膜都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此外,核被膜和
  • 明亚明亚(阿拉伯语:منيا‎)位于埃及中部,是明亚省的首府。
  • 方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方部归于四划部首。方部通常是从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募兵志愿兵役制或称志愿役(又称为募兵制)是指符合条件之人民志愿投入军队,以军人作为职业。人民自愿加入军队的原因众多,可以是基于爱国、宗教意识或兴趣,如义勇兵;或是纯粹为报酬而参
  • 铍-8铍-8,是铍的一种同位素。有4个中子和质子,氧化态为0时有4个电子。铍-8是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极短,极为不稳定。在核聚变过程中,若两个氦-4碰撞,就会形成铍-8,但会以相当快的速
  • 卢贡-马卡尔家族《卢贡-马卡尔家族》(Les Rougon-Macquart)作者左拉,是继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之后另一法语小说大系,共包括20部长篇小说,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丰碑。这些小说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约1
  • 本·伯南克本·沙洛姆·伯南克(英语:Ben Shalom Bernanke,/bərˈnæŋki/ bər-NANG-kee,1953年12月13日-),美国犹太裔经济学家,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2015年4月,伯南克取得全球最大固
  • DNA聚合酶I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Pol I)是最早发现的一种DNA聚合酶(也是最早发现的聚合酶),于1956年由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被 Kornberg 发现具有在体外
  • 外曾祖父曾祖父母(英语:Great grandparents)是祖父的父亲母亲;又称爷爷的父亲母亲。自己则分别是曾祖父母的曾孙子或曾孙女。在北方地区习惯称呼曾祖父称为“太爷爷”,曾祖母为“太奶奶”
  • NaAsOsub2/sub偏亚砷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AsO2。偏亚砷酸钠有剧毒,对人类的致死量约为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