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由电子激光
✍ dations ◷ 2025-07-18 21:16:43 #自由电子激光
自由电子激光器(FEL),所产生激光束的光学性质与传统激光器一样,具有高度相干、高能量的特点,其不同点在于其特殊的光源产生机制。传统利用气体、液体或固体(如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光介质的激光器,其激光产生会使原本处于束缚态的原子或分子受到激发;对于FEL,激光产生则依靠将在磁场中运动的相对论电子束的动能转换为光子能量。由于电子束可以在磁场中自由移动,故命名为“自由电子激光器”。激光产生过程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介质,不需要实现粒子数反转,因此,这种激光不依赖于受激发射。自由电子激光器的核心是电子源(通常是粒子加速器)与相互作用区(把电子动能转换为光子能量)。由于自由电子处于连续态,从理论上说其辐射波长不受固定波长限制。自由电子激光器比任何传统激光器都具有更宽的频带,因此调谐范围更宽,当前可涵盖微波,太赫兹,远红外,可见光区,甚紫外直至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发明于1976年,发明者为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梅迪(John Madey)。其研究核心基于Hans Motz的关于摇摆磁场构型的工作。梅迪利用24MeV的电子束和5米长的摇摆器用于放大信号。不久之后,其他拥有加速器的实验室也加入到这种激光器的开发中来。为了产生自由电子激光,一束电子被加速至接近光速(相对论速度)。之后,电子束通过由周期性横向磁场(通过在光腔中设置与电子束行进方向成变化夹角的磁体产生)构成的自由电子振荡器。产生周期性磁场的磁体阵列又被称为“波荡器(undulator)”或“摇摆体(wiggler)”,这是因为它们会作用于电子束使之形成正弦形状的路径。在此路径上对电子进行加速会使之发射光子(同步辐射)。由于电子周期运动与已发射光场同相,得到的是相干叠加的光场,即自由电子激光。所发射的光波长可以通过改变电子束能量或波荡器的磁场强度进行调节。因为自由电子激光器中的电子需要具有相对论速度,产生这样速度的电子通常是极为复杂的事情。除此以外,电子的同步质量要好,这使得当前的自由电子激光器复杂而昂贵,解决方案之一便是集成到现有设备中来(如位于汉堡的DESY(德国电子加速器))。截至2016年,全球共有21台自由电子激光器,另有15台在建或计划建造。尽管自由电子激光涵盖全部光谱范围,具体使用则是针对某一特定频率范围。例如,位于杜布纳粒子物理实验室的FEL工作于毫米波段,汉堡的FLASH 1 工作于深紫外段(6-30nm), FLASH 2 (4-80 nm)。当前最短工作波长(0.06 nm)的 FEL 则位于日本兵库县的SACLA。未来的FEL(如同样建造于汉堡DESY的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 (European XFEL))将会覆盖软硬X射线,涵盖0.05 - 4 nm范围, 即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 (XFEL)。
相关
- 阿米卡霉素阿米卡星(amikacin、amikin (amika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阿米卡星依靠于细菌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阿米卡星一天可以给
- 教育美国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控制和资助。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他政策都由当地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会决定。学区通常根据官
- 勿加泗勿加泗是印度尼西亚的城市,由西爪哇省负责管辖,位于该国东南部爪哇岛西部,面积210.4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2,378,2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298人。泗水万隆
- 移动性移动性(英语:motility,又称运动性、活动性)是生物学术语,意指能自发且独立地移动。此一名词可以应用在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生命体上头。在细胞生物学和生医工程中,移动性通常是指细胞
- 惠施惠施(约前370年-前310年),尊称惠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家代表人物、辩客和哲学家。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
- 非那西汀非那西丁(Phenacetin,或译非那西汀),化学式C10H13NO2,在室温是白色结晶固体,熔点约134℃,是一种在许多国家被禁售的药物。非那西丁在1887年发明, 主要作为止痛药使用。通常每日300至
- 乔治·基斯佳科夫斯基乔治·基斯佳科夫斯基(英语:George Kistiakowsky,1900年11月18日-1982年12月7日)是哈佛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乌克兰裔,曾参与过曼哈顿计划,在国防部科研委员会中负责爆炸物的相关研究
- 蒙特赛拉特·卡芭叶玛丽亚·德蒙特塞拉特·维维安娜·康塞普西翁·卡芭叶-富尔克(加泰罗尼亚语:María de Montserrat Viviana Concepción Caballé i Folc,1933年4月12日-2018年10月6日),常简称蒙
- 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遥传(quantum teleportation),又称量子隐形传输、量子隐形传送、量子隐形传态,是一种利用量子纠缠来传送量子态至任意距离的技术。 名词翻译可能最早见于 2000 年科学月刊上
- 辕固生辕固(?-?),又名辕固生,西汉齐国耏水(今山东省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人。官至诗经博士、清河王太傅。开创《诗经》的《齐诗》诗派。一些齐人因研究《诗经》而仕途显贵,都是辕固弟子。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