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利号

✍ dations ◷ 2025-08-13 17:00:51 #兰利号
兰利号(英语:USS Langley CV-1/AV-3)为美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由运煤舰朱比特号(USS Jupiter AC-3 )改装而成,为美国海军航空兵力的先驱。1936年退役,改装为水上机母舰,并改编号为AV-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用该舰运补飞机,1942年2月27日在载运P-40战斗机至爪哇时,被日机攻击而重创,弃船后由护航的驱逐舰击沉。运煤舰朱比特号的龙骨安放典礼是由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于1911年10月18日,在马尔岛海军造船场主持。该舰于1912年8月14日下水,次年4月7日成军,首任舰长为约瑟夫·M·里夫斯中校。为增援因维拉克鲁兹行动而巡弋墨西哥的太平洋海岸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朱比特号于1914年4月27日搭载一队美国陆战队官兵抵达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并在当地执勤直到10月10日。当朱比特号奉命要回到费城时,该舰成为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后,第一艘由太平洋端开向大西洋端的船只。到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朱比特号成为美国大西洋舰队辅助舰战队的一员,巡弋于大西洋与墨西哥湾之间。1917年4月,该舰改隶于海军火炮试验基地(Naval Ordnance Test Station),并曾在1917年6月与1918年9月搭载部队前往法国。休战后,该舰前往欧洲海域担任供煤的任务,以服务运送部队返美的海军舰只。美国海军于1919年7月11日决定将朱比特号改装为航空母舰,于是该舰于1919年12月12日航抵维吉尼亚州的汉普顿锚地,并于1920年3月24日除役。朱比特号于1920年4月11日更名为兰利号,以荣耀美国航空先驱,物理与天文学家,同时也是莱特兄弟的竞争者塞缪尔·兰利博士 。该舰同时被赋与一个新编号,即CV-1。兰利号的改装工程在诺福克港进行,1922年3月20日兰利号重新服役,由肯尼斯·怀汀(Kenneth Whiting)中校任首任舰长。1922年10月17日,维吉尔·葛瑞芬(Virgil C. Griffin)上尉驾驶一架沃特VE-7-SF战斗机,第一次从舰上起飞。这次的起飞是美国海军正式进入空权时代的重要事件。9天后,也就是10月26日,戈弗雷·薛弗莱(Godfrey De Courcelles Chevalier)少校驾驶一架艾尔马林39B(Aeromarine 39B)首次降落在兰利号的甲板。11月18日,怀汀舰长驾驶一架PT水上飞机首次从舰上弹射起飞。兰利号在1923年主要是在加勒比海地区进行飞行任务与训练,首次公开展示与飞行表演是在华盛顿特区,时间是1923年6月13日。1924年,则参加了多次演习与展示,其中包括了对巴拿马运河的模拟攻击。经过几个月的整修与改造后,兰利号在1924年11月29日抵达旧金山,纳入美国太平洋战斗舰队的编制中。在接下来的12年,兰利号在美国西岸到夏威夷间的海域,进行各项,包含飞行员与舰队的战术训练与演习,并为美国接下来两艘大型航舰,即列星顿号与萨拉托加号提供了许多合格的海军飞行员。1936年10月25日,兰利号解除了航空母舰的任务,进入马尔岛海军造船厂,再次改装成为水上飞机供应舰(Seaplane tender,也有人译为水上飞机母舰)。1937年2月26日改装完成,并在4月11日改编号为AV-3。改装后的兰利号隶属于空中巡逻部队,在美国西海岸水域执勤。1939年1月到7月转服役于美国大西洋舰队,9月24日抵达马尼拉,编入美国太平洋舰队,直到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突袭珍珠港时,兰利号正泊碇在菲律宾的甲米地。日军进攻菲律宾时,兰利号先撤退至荷属东印度的巴厘巴板港,再撤到澳洲的达尔文港,并成为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司令部的海上武力之一。兰利号先协助澳洲皇家空军的反潜巡逻任务,之后前往西澳的费利曼图港,搭载33名陆军航空队飞行员,与32架已组装完成,属于第49驱逐大队的P-40驱逐机,2月22日出发前往爪哇岛的芝拉扎港(Tjilatjap)。另一艘货轮海洋瞭望号(Sea Watch)则搭载其它27架未组装的P-40,跟兰利号一同出发。兰利号原本的命令是在2月28日清晨进入港口,这样可以在夜色的掩护下前进,并避开日本飞机的可能的攻击。但由于日本的攻击部队已经接近爪哇,于是ABDA的海军指挥官,也是爪哇地区的指挥官,荷兰籍海军中将康拉德·海费瑞奇(Conrad E. L. Helfrich),于2月23日要求兰利号尽速将飞机运抵芝拉扎港。但由于燃油问题使得兰利号的航速只有10节,加上联系问题,让兰利号在27日凌晨改变方向去与护航船只会合,使得兰利号需要在27日的白天驶进爪哇港。27日上午9:00左右被日机发现,兰利号舰长罗伯特·麦克康奈尔(Robert P. McConnell)中校曾提出空中掩护的要求,但并无回音。中午11:40,在离芝拉扎港南方120公里处,兰利号遭到9架一式陆攻机的攻击,她被击中五次以及两个近接弹,造成16人阵亡,并引发大火。由于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并倾斜了10度,由于动力系统泡水停摆且吃水过深,兰利号被判断无法抵达爪哇芝扎拉港,兰利号在下午13:32分发出弃船命令,为了避免其落入日本海军手中,护航的两艘驱逐舰把乘员救起后,一共以九发4英寸炮弹与两枚鱼雷将兰利号击沉 。为纪念兰利号的战损,美军将一艘建造中的独立级航空母舰更名为兰利号。新兰利号在1943年5月22日下水,同年8月31日服役,并参与多场反攻战役。

相关

  • 甲状腺甲状腺(拉丁语:Glandula thyr(e)oidea;英语:Thyroid)是脊椎动物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它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人类的甲状腺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名。
  •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英语: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
  • 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简称人事行政总处),是主管中华民国政府人力规划、进用、训练、考核、待遇、福利等,统筹行政院所属人事人员管理事项工作的中央二级行政机关,以及负责公布全国
  • 马克II型坦克Mark I 坦克由英国研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于英国军队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参与战争的坦克。 Mark I 坦克在1916年8月开始服役,并于1916年9月15日首次应用在索姆河战役上。
  • 新乐文化新乐文化是位于今天中国辽宁省辽河河谷地区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大约出现在距今7200年前至距今4000年前期间。新乐文化的代表是太阳鸟崇拜,据称太阳鸟是凤凰的的雏形。新乐遗
  • 亚洲地区八纮一宇是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家格言,日本政府宣传部门的解释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实质上是服务军方的侵略扩张政策,从军备、政治体制、
  • 瓦尔盗龙瓦尔盗龙属(属名:Variraptor,意为“瓦尔河的盗贼”)是兽脚亚目手盗龙类驰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法国,化石发现于法国南部的福昂富。在1992到1995年间,业余地质学家Patrick
  • 杨威迦杨威迦(英语:Vigor Yang,1955年11月-),美国航空航天专家,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他在航空航天推进系统、燃烧控制等领域有杰出贡献。杨威迦出生于台湾,1976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机械工
  • 权相佑儿子 权禄熙: (2009-02-06) 2009年2月6日(11岁) 女儿 权利浩:权相佑(韩语:권상우,1976年8月5日-),韩国男演员。华语圈曾一度将他的汉字姓名误写成权相宇,但权相佑才是他正确的汉字名,成
  • 编号航空队编号航空队(NAF),或称航空队,是美国空军的一种建制,在美国空军标准层级定义上,低于一级司令部,高于联队,与中心平级。一般隶属于与一级司令部,可辖有若干联队、大队、中队。在空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