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式

✍ dations ◷ 2025-02-24 11:01:50 #古罗马军事,古罗马文化

凯旋仪式(拉丁语:triumphus,古希腊语:θρίαμβος,转写:thríambos)是古罗马授予取得重大军事成果,特别是那些获得打赢了一整场战争的军事将领的庆祝仪式。对于统治罗马的贵族而言,凯旋仪式是最大且最受欢迎的荣耀。

获得凯旋式的将领被称为凯旋者(或凯旋英雄,拉丁语:vir triumphalis),并且有权在其余生中保留使用这一称号的权利。在他死后,每当其家族举行葬礼时,都会雇佣一名演员戴上他的死亡面具(拉丁语:imago),穿上其在凯旋仪式上穿着过的紫色绣金的刺绣托加相同的托加,以彰显其生前的成就。

现在已经很难搞清凯旋仪式的起源,但是它可能源自于伊特鲁里亚时期,拉丁语的triumphus来自于古希腊语中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颂歌的θρίαμβος一词。传统上认为,第一个凯旋者是罗穆卢斯。后来的凯旋仪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在从罗马建国到东罗马帝国灭亡的约1900年的时间里,共举行了大约500场凯旋仪式。罗马皇帝们会随意为自己举行凯旋仪式,因而凯旋式的真正意义和重要性逐渐消失。

由于后期凯旋仪式在仪式上的变化,以及在举办上的随意性,很难说哪些是真正的凯旋仪式,同样也很难说谁是最后一个凯旋者。可能的候选者包括403年的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里乌斯,以及查士丁尼一世时期的贝利撒留。后者于543年在君士坦丁堡,举行了一场凯旋式以庆祝其对汪达尔人的胜利。

要获得一场凯旋仪式的人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这些条件可能会导致理应获得凯旋仪式的将军们得不到凯旋仪式,例如大西庇阿,他将迦太基人从西班牙逐出后并没有获得凯旋仪式,直到他成为“阿非利加征服者”。必须要注意的是,条件中被消灭的敌人必须来自罗马之外。理论上,一场内战的胜利并不会获得凯旋仪式。同时,敌人的身份也是条件之一,成功镇压奴隶起义也不会获得凯旋仪式。对于获得某些战役胜利而不能获得凯旋仪式的将领,他们将得到一场小凯旋仪式的奖励。

在元首制建立后,凯旋式只是为皇帝及其家人所保留,以便皇帝家族能够更好的掌控大权。其他的公民则会被授予凯旋标记(拉丁语:ornamenta triumphalia)。

凯旋仪式上的游行队伍一般都非常长,根据苏维托尼乌斯记载,韦帕芗就曾抱怨自己被凯旋式上缓慢而累人的游行仪式而弄得精疲力尽。

通常的凯旋仪式的游行队列顺序为:

被授予凯旋仪式的统帅们可能会将他们的脸涂成红色,并且戴上一顶凯旋冠(拉丁语:corona triumphalis),穿一件长袖丘尼卡(拉丁语:tunica palmata)和刺绣托加(拉丁语:toga picta),手握权杖。传统上,站在战车上的凯旋者身边会有一名奴隶,手托一顶金色月桂花冠于凯旋者头顶之上。据少量且有争议的证据,这名奴隶会不断地在凯旋者耳边耳语,以提醒其只是一个凡人。

参与凯旋仪式的部队都不携带武器也不穿装甲,而是穿戴托加和花冠。此外,在后期参加凯旋仪式的部队被减少到一个百人队的规模。

通常凯旋仪式中还会根据凯旋者意愿增加不同的队伍,包括各种异域的动物,乐师以及捧着被征服地区或民族的标志、画像的奴隶,或者。

凯旋式的庆典开始之初,凯旋者将等候在瑟维尔墙之外的战神广场上,然后他将站在战车上通过只在举行凯旋式才会打开的凯旋城门(拉丁语:Porta Triumphalis)进入罗马城。理论上,他应当在进入罗马城城墙的同时交出军队统帅权。在城门口,他将遇见在此等候的元老及其他长官,后者将配备其参与凯旋式。

随后游行将按照一条严格的路线在罗马城内举行。从凯旋城门开始沿凯旋大道(拉丁语:Via Triumphalis,后被墨索里尼更名为帝国广场大道(意大利语:Via dei Fori Imperiali)一直行进至弗拉米尼乌斯竞技场(拉丁语:Circus Flaminius)和马克西穆斯竞技场(拉丁语:Circus Maximus)。被俘的地方首领或将军经常(但不是始终,例如巴尔米拉的芝诺比娅就逃过此劫)被带到图利亚努姆地牢(拉丁语:Tullianum)被扼死。然后凯旋者将沿着神圣大道(拉丁语:Via Sacra)到达广场并登上卡比托利欧山到达终点——朱庇特神庙。沿途,他将受到沿途抛撒花瓣的人群的欢呼。

在卡比托利欧山上,凯旋者会将公牛献祭给朱庇特,然后他将进入神庙将他的花冠和权杖献给朱庇特以表明他并没有僭越称王的野心。到此,典礼的官方部分已经结束。但是,庆典非官方部分仍将继续。神庙将保持开放,并在祭坛上焚香,士兵们则四散在城内庆祝。最后,这天将在凯旋者向罗马市民提供晚宴这种结束。

通常还会有新的纪念物被树起以纪念这场凯旋式,设置的地点往往在罗马斗兽场附近,例如提图斯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或者是战场附近,例如特莱尼亚纪念碑(拉丁语:Tropaeum Traiani)。此外,弗拉维王朝的君主们还会树立圆锥柱(拉丁语:Meta Sudans)以标识游行队伍从凯旋大道转入神圣大道和广场的位置。

Roma Plan.jpg

Red pog.svg 战神广场
Orange pog.svg 弗拉米尼乌斯竞技场
Green pog.svg 马克西穆斯竞技场
Blue pog.svg 古罗马广场
Black pog.svg 朱庇特神庙


相关

  • 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英语:Adenylate cyclase 或 adenylyl cyclase,EC 4.6.1.1)是一种参与已知所有细胞的细胞调控的关键酶。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团体团体(英语:group)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个地方,成员之间有所互动,具有关联性。
  • 防卫防卫战就军事而言,即指以防守武力阻挡抵抗他方入侵的战争,如:抗战。近现代军事防卫战的发起,并不一定是被动,除了防卫固守外,也包含吓阻用途的预防战争武力建置。防卫战有战略战术
  • 罗伯特·索洛罗伯特·墨顿·索洛(英语:Robert Merton Solow,1924年8月23日-),美国经济学家,以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著称,并在1961年被授予美国经济学会授予青年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章和1987年诺贝
  • 新砷凡纳明新砷凡纳明(英语:Neosalvarsan),又名新胂凡纳明、新洒尔佛散或新606,是一种合成化学治疗剂,是一种有机砷化合物。它于1912年上市,取代了毒性更大,水溶性更低的洒尔佛散,作为梅毒的有
  • 马铃薯巴布卡马铃薯巴布卡(英语:Potato babka)是一种带咸味的食物,主要流行于白俄罗斯。它由措碎的马铃薯、洋葱、鸡蛋、烟肉制成。一般是放在瓦罐中烤制。根据烹饪方法的不同,既可以做成薄薄
  • 南台湾观光大饭店南台湾观光大饭店为屏东县车城乡的渡假饭店之一。南台湾观光大饭店为四重溪温泉当中,最具规模的渡假饭店。
  • 珀乌利什乡坐标:46°7′N 21°35′E / 46.117°N 21.583°E / 46.117; 21.583珀乌利什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Păuliș, Arad),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西部,由阿拉德县负责管辖,面积128平方
  • 戈氏姬地鸠戈氏姬地鸠(学名:)是鸠鸽科姬地鸠属的一种,原生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本种与东南亚的斑姬地鸠和帝汶姬地鸠的为近缘物种,三者曾被当成同一物种。本种是相对较小的鸽类,体长从从1
  • 世界户外钓鱼大赛世界户外钓鱼大赛(FLW Outdoors),又称巴斯鲈钓大赛,是由美国FLW钓鱼协会(FLW)举办的一系列钓鱼锦标赛,以垂钓鲈鱼为目标,分为两个部分,分站赛和总决赛。由于鲈鱼是凶猛的食肉鱼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