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慎

✍ dations ◷ 2025-04-09 07:34:59 #通古斯人,已不存在的亚洲国家,夏商周,中国古代民族与国家,东北历史,渤海国,东亚历史国家,海外三十六国

肃慎,亦称息慎、稷慎,是夏代及商代生活在黑水(今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一带的一个部族。与汉族、濊貊、东胡同被称为古代东北地区及外满洲的四大民族,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被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民族之一。

古籍中把肃慎领地称为“肃慎国”,与中国中原王朝有往来。历史学家认为秦、汉时期直到南北朝时期的挹娄、勿吉、隋朝及唐朝时的靺鞨、渤海国,以及女真等民族都与肃慎很有渊源。

在舜时代,肃慎曾经向舜朝贡。东周战国至秦汉时的真番可能与他们有关,成为后来女真人与诸申的族源之一。

近来有少数学者(如徐松石著《日本民族渊源》)认为,实质上的通古斯民族此时尚在蒙古高原东北部,尚未从其他阿尔泰民族的共同始祖民族(群体)中分化出来。

勿吉与肃慎、挹娄是同种异族,婚丧习俗不同,而不是同一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称呼。

透过古音来看,肃慎的上古发音应为 /siukdins/,与女真的 /dʒuʃən/ /ʐuʂən/ /ʑuʃən/ 等发音不甚相近。又考察到中原群体在周民族东迁以前,民族成分中大部分体质与今楚科奇地区极为相似,由此可推论,楚科奇所属的古亚洲民族在秦汉,乃至周前应该都居于中原北部及黑龙江流域以南,包括吉利雅克、科里亚克、尼夫赫及伊捷缅尔族。后来,由于周民族东迁所带动的移民潮将原阿尔泰民族带往蒙古高原东北部,自此,原通古斯族便不断往东迁移,同时也将古亚洲族切开,并且往其他方向移动,如楚科奇进入亚洲环境恶劣的最东隅。而原本居于长白山北边的古亚洲民族则进入朝鲜半岛,并与半岛南方的南岛人逐渐通婚,形成今日之朝鲜族(见凌纯声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如上述情况,认为肃慎所指可能为今日的楚科奇(Chukchee)。而挹娄则指吉利雅克。

真正的通古斯应是勿吉、靺鞨,该名称被认为与今日之乌德海(Udege)族之族名同源,而该族又处于南北通古斯之交界,以“勿吉”一名的古音 /mudged/ /vudged/ 及“靺鞨”/modged/(唐初本写作靺羯/mò jié/,后改作靺鞨。故本应读作/mò jié/,而非今日之官方读音/mò hé/)来看,通古斯民族应于隋唐前迁徙至今日的黑龙江流域并且定居,并自此开始分化出南北通古斯(见胡增益著“鄂伦春语研究”)。

相关

  • 息税前利润税前息前利润(英语: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简称EBIT,也译作除税及利息前盈利),简称息税前利润,是一家公司在利息和税前的盈利收入。
  • 拉泽斯拉齐(波斯语:ابوبكر محمّد زکرياى رازى‎ ,Abūbakr Mohammad-e Zakariā-ye Rāzī ;865年8月26日-925年),波斯医师、炼金术师、化学家、哲学家。他博学多才
  • 龠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四个(十七划唯一的部首)。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龠部归于十七划部首。龠部只以左方和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史蒂文·温伯格史蒂文·温伯格(英语:Steven Weinberg,1933年5月3日-),生于纽约,美国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史蒂文·温伯格1933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但他是一个无神论者。早
  • 天一阁坐标:29°52′25″N 121°32′09″E / 29.87361°N 121.53583°E / 29.87361; 121.53583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西侧的天一街。天一阁
  • 肿瘤细胞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李芳远朝鲜太宗(朝鲜语:조선 태종/朝鮮 太宗 Joseon Taejong;1367年-1422年),即朝鲜太宗恭定大王、朝鲜恭定国王,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国王,1400年至1418年在王位,1418年至1422年在太上王位。名
  •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简称南开大学经发院,成立于1998年1月,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文科创新楼。2017年4月,南开大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南开大学京津
  • 卡斯帕·弗里德里希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德语: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1840年),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出生于瑞典波美拉尼亚的格赖夫斯瓦尔德镇,而当时的波美拉尼亚属于瑞典王国
  •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击剑比赛击剑自首届奥运会起成为是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