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原位癌

✍ dations ◷ 2025-04-04 11:36:43 #CS1 maint: Uses editors parameter,乳房疾病

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简称DCIS) ,也称为乳腺管原位癌或乳管内原位癌,是发生在乳房的癌前(pre-cancerous)病变或非侵袭性癌症。DCIS在乳癌阶段(英语:Breast cancer classification)中归类为阶段0。乳腺导管原位癌很少会有症状,也没有可感觉到的肿块,通常是通过钼靶检查出来的。

若罹患乳腺导管原位癌,表示乳房中一个或多个乳腺管内有发现异常细胞。“原位”意味着异常细胞还没有侵犯乳腺管之外的其他乳房周边组织(而pre-cancerous“癌前”是指此病症没有演变成侵袭性癌症)。某些情形下,乳腺导管原位癌可能会侵入并扩散到其他组织,但是无法确定哪些病变无需治疗就能保持稳定,哪些病变会成为侵袭性癌症。乳腺导管原位癌涵盖疾病范围很广泛,从不危及生命的低级别病变(低恶性程度)到高级别(即潜在高度侵袭性,高度恶性)的病变。

乳腺导管原位癌会根据细胞的结构模式(实心、筛状、乳头状和微乳头状)、肿瘤分级、以及是否存在毛刺(英语:Comedocarcinoma)组织来进行分类。可以通过钼靶检查来检查是否有小斑点的钙(称为微钙化(英语:Microcalcification))来检查是否有乳腺导管原位癌。不过在没有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情形,也可能会出现可疑的微钙化组织,所以会需要活检来帮助诊断。

乳腺导管原位癌若没有接受治疗,约有20-30%会发展成乳腺癌,这是在女性中最常见早期癌症类型。在统计上,对于乳腺导管原位癌是否要算作癌症有一些分歧:有的乳腺癌统计时会包括乳腺导管原位癌,有些则没有。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字面上的意思是“类似癌症”(cancerous)的上皮细胞,仍维持在乳腺管小叶内的正常位置(原位)。临床上认为这是癌前病变(英语:Precancerous condition),因为以生物学的角度,异常的细胞尚未穿过基底膜侵入周围组织。若在乳房的不同象限中有多个病变部分(称为DCIS的“病灶”)时,即称为“多中心”疾病。

在统计上,有些人认为DCIS是“癌症”,而另一些则不是。当其归类为癌症时,会称为非侵入性(non-invasive)或侵入前(pre-invasive)的癌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将其描述为“非侵入性癌症”(noninvasive condition)。

大多数罹患DCIS的妇女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病例(80-85%)是在通过乳房筛查发现。如果癌症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第一个征兆和症状。由于缺乏早期症状,所以钼靶检查时最常检测到DCIS。

在一些情况下,DCIS可能导致:

DCIS的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不过这种疾病的危险因子与侵入性乳腺癌相似。

有些女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罹患DCIS。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较早开始月经或是较晚绝经的女性 比较容易罹患DCIS。另外,从未生过孩子或晚年生育的女性也更有可能罹患DCIS。

若在绝经后使用雌激素-孕激素的激素替代疗法(HRT)超过五年以上,有遗传突变(BRCA1(英语:BRCA1)或BRCA2(英语:BRCA2)基因),非典型增生,或是辐射暴露或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有增加罹患的风险。发展为非侵入性癌症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且在45岁以上的女性中更高。

美国有80%的病例是通过乳房X光检查筛查出来的。

BI-RADS(英语:BI-RADS)的全名是是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英语: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最初设计用于乳腺摄影的质量保证工具。 该系统是许多健康团体的协作努力,但由美国放射学会(英语: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出版并注册。

该系统旨在标准化报告,并由医疗专业人员用来传达患者发展乳腺癌的风险。 该文件侧重于医疗专业人员使用的患者报告,而不是提供给患者的“诊断报告”。

关于DCIS的最佳治疗,各方有不同的意见。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推荐外科手术切除,辅以放疗或他莫昔芬治疗DCIS。手术可以是保留完整乳房的手术,或是乳房切除术(全部或部分切除受影响的乳房)。如果使用乳房肿瘤切除术,通常会联合放射治疗。如果细胞显示雌激素受体(英语:Estrogen receptor)阳性,可以用他莫昔芬进行激素治疗。DCIS不需要化疗,因为这种疾病是非侵袭性的。

手术虽降低了继发癌症的风险,但是许多人在未治疗的情形下也不会发生癌症,也并且没有伴随的副作用。目前还没有有关手术后和观察等待(英语:Watchful waiting)结果的比较资讯,某些情况下,观察等待(英语:Watchful waiting)有可能也是合理的处理方式。

若在乳房肿瘤切除术进行放射治疗,其生存率(英语:Survival rate)可以提高到和乳房切除术相当的程度,不过同一侧乳房以进一步的DCIS或侵入性乳腺癌的形式复发的风险略高。系统综述(包括Cochrane文献回顾(英语:Cochrane Library))表明,与只进行乳房保留手术相比,在乳房肿瘤切除术中增加放疗,可以减少了DCIS复发或之后发生侵入性乳腺癌的几率,而不影响死亡率。Cochrane评价没有发现放射治疗有长期毒性作用的证据。作者也提醒说,在长期毒性作用有明确结论之前,需要对患者有更长时间的随访,而且指出,持续的技术改进应该会进一步限制健康组织的辐射照射。他们建议对接受这种治疗的妇女告知全面的潜在副作用信息。他们建议对接受治疗的妇女给予全面性的潜在副作用信息。乳房肿瘤切除术加上放射治疗似乎可将局部复发的风险降低到约12%,其中半数是DCIS,一半是侵入性乳腺癌;接受乳房切除术的女性复发风险为1%。

没有证据表明乳房切除术在死亡率上优于保留乳房的乳房肿块切除术。不过乳房切除术可能可以降低在同一部位出现的DCIS或侵入性癌症的发生率。

若是在局部切除后,边缘仍持续有微观癌细胞侵入的情形,或者诊断为DCIS,而且可能有弥漫性微钙化的患者,多半还是会建议进行乳房切除术。一些研究机构在DCIS乳房切除术后复发性浸润癌高发生率的情况下,已经认可了常规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NB)。也有些研究者认为只有特定的病患才需要前哨淋巴结活检。 大多数人同意,对于高危DCIS的组织学诊断(成像可触及肿块或较大的III级),以及对DCIS进行核心或切除活检诊断后进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应予以考虑进行SNB。

由于DCIS通常很早发现,而且有进行治疗或管理,所以很难说如果不治疗会发生什么情况。确诊患有此病并且接受治疗的女性病患,在10年内死亡的几率为2%。生物标志物可以确定在确诊DCIS的妇女中,之后罹患浸润性癌症的风险高低。

DCIS经常被乳房X线摄影检测到,但很少能被感觉到。 随着乳腺X线筛查技术的不断使用,非侵入性癌症的诊断更为频繁,目前占所有乳腺癌的15%至20%。

由于引入了筛查乳房X线照相术,在美国1983至2003年期间,DCIS病例增加了5倍。 2009年大约有62,000例被诊断出来。

相关

  • 误诊医疗疏失,又称医疗过失、医疗错误、医疗失误,通常指可以被避免的医疗照护不良反应,无论它是否明显的被证明对病人有危害。它可能是源自于不精确或错误的诊断、或疗法。造成严重
  • 补救途径补救途径(英语:Salvage pathway,又称补救合成、再利用途径),是与从头合成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将已分解的生物分子作为原料,再次进行该生物分子的合成的一种代谢途径。对于核苷酸合成
  • DNA条形码DNA条形码(英语:DNA barcoding)是一种利用基因组内的DNA片段来鉴定生物物种的技术。动物物种的鉴定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I, COI)作为通用
  • 已测序的生物已测序的生物指其基因组已经被完全测序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的DNA序列已经被完全注释,功能性的片段(如基因等)已作图。借助于基因组研究及高通量处理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生物的全
  • 法兰西共和国 (消歧义)法兰西共和国(法语: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即共和制的法兰西(法国),对该词可以有各种不同见解,大致上指的是:
  • 俞鸿儒俞鸿儒(1928年6月15日-),江西广丰人,中国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年就读于广丰县杉江中学附小和广丰三岩中学。1946年考入同济大学数学系。1949年8月考入大连大学机械系(今
  • 毒气毒气(又称“有毒气体”或“剧毒气体”,旧称“毒气瓦斯”或“毒瓦斯”)乃气态的毒素,是对生物体有害的气体之统称。一般而言是攻击或毁损呼吸道,造成窒息或肺出血的病症。吸入过量
  • 净选盟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马来语:Gabungan Pilihanraya Bersih dan Adil;缩写:BERSIH;英语:Coalition for Clean and Fair Elections)简称净选盟,是由公民社会组织及政党组成的联盟,乃是从
  • 1952年秋季朝鲜战争1952年秋季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亦称“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或“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是朝鲜战争中双方发生的战役。战役第一阶段为9月18日-1
  • 德国历史德意志(德语: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时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献中的一词,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开始仅指在法兰克王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不同于罗曼语和凯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