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撤销》(法语:,法语发音:)是一部2002年法国奇幻心理惊悚剧情片,由加斯帕·诺编剧并执导,莫妮卡·贝鲁奇、文森特·卡索和亚柏·杜庞帝主演。这部电影采用了倒叙手法,围绕为惨遭强奸的女友报仇的两名男子展开。电影由汤玛斯·本高特配乐,他是电子音乐二人组傻朋克的一员。
美国电影评论家罗杰·埃伯特称其为“一部如此暴力和残酷的电影,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它无法观看”。《不可撤销》曾参加第55届戛纳影展并获得斯德哥尔摩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不可撤销》已被与一系列人称“身体电影”(cinéma du corps)的电影联系在一起,根据帕尔默的说法,这些电影与某些先锋派作品有着相似之处:叙事手法的弱化、攻击性和往往难以辨认的摄影手法、对抗性的题材以及普遍存在的社会虚无主义或绝望感。《不可撤销》也被认为与新法国极端主义运动有关。
这部电影因其暴力剧情,一经发行便引起极大争议。
《不可撤销》包含以倒叙手法呈现的十三个场景。现以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为了借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记忆碎片》(2000年)的风头,加斯帕·诺把故事倒过来讲述,才首次为《不可撤销》找到了融资。
《不可撤销》使用宽屏的Minima Super16 mm摄影机拍摄。这部电影由十几个看上去不间断的镜头组成,但这些镜头其实是由数百个小镜头拼接起来的。片中有一个9分钟长的强奸和鸡奸镜头,这整个镜头才是单一不间断的。强奸场景中的阴茎实际上由电脑成像后期制作而成。皮埃尔把人的脸和头骨打成肉泥的场景也用到了电脑成像技术,因为原来使用传统乳胶假人拍摄的镜头看起来很假。电影有60分钟左右的时间使用了极低频率的次声波,使观众产生恶心和焦虑。
这部电影于2002年5月22日在法国首演,由火星发行公司发行。曾参加第55届戛纳影展。2003年1月31日在英国通过地铁格子发行公司(Metro Tartan Distribution)发行,2003年3月7日在美国通过狮门娱乐发行。观众对强奸和杀人镜头的反应有所不同,既有人欣赏其艺术优点,也有人因之厌恶地离开影院。《新闻周刊》的安森表示,“如果把戛纳电影节上观众(主要是女性)的愤怒情绪考虑进来,可以说这会是2003年最出众的电影。” 但在同一篇评论中,安森暗示这部电影表现出“为自身丑陋而感到的青春期的骄傲”。
影评人对这部电影意见不一,有人严厉批评,有人则认为这部电影是年度最佳电影之一。截至2011年,它在烂番茄120条评论中收获57%的“烂”分数,平均评分为5.7/10,“尽管拍摄得很好,但《不可撤销》极端的暴力却毫无道理。”美国电影评论家罗杰·埃伯特认为,这部电影的结构使其具有内在的道德性:通过在讲明复仇原因之前展示复仇结果,我们被迫一开始就直面复仇,使得我们能更深入地思考其影响。
在2002年斯德哥尔摩电影节上,《不可撤销》赢得了最高奖项——最佳影片铜马奖。获澳大利亚电影评论圈最佳外语片提名。被圣地亚哥电影评论家协会评为最佳外语片,与《野蛮人的入侵》并列。本片院线放映共获利792,200美元。
《不可撤销》在2012年《视与听》举办的评论家对最伟大电影的投票中获得三票,并在2016年被评论家安德烈亚斯·博肖尔特列为2000年以来十大最佳电影之一。
因片头一段同志酒吧的片段中一名男子被人用灭火器残忍打死,由于死相过于暴力及血腥而引起争议性,另外部分对白明显提及同性恋恐惧及部分镜头疑似不满同性恋、跨性别者(例片中一名跨性别者露岀生殖器而遭殴打及愤怒)而受到指责。
片中一段长达9分钟的行人隧道强奸埸面中一名女子遭到强奸、残酷殴打陷入昏迷的长镜头,因此段为真实的性行为而引起争议。
电影评论家戴维·埃德尔斯坦称,“《不可撤销》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具恐同性的电影。”诺对同性恋罪犯绦虫莫名其妙地强奸女主角亚历克丝这一情节的安排,仍然是影片最具争议之处。诺说,“我不是同性恋”,又说“我也出现在《不可撤销》中,在同性恋俱乐部自慰”,作为表明“我感觉并不比同性恋者高一等”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