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管虫

✍ dations ◷ 2025-08-10 20:51:10 #巨型管虫
巨型管虫(学名:Riftia pachyptila)是西伯加虫科下的一种生物。它生活在太平洋一英里以下的海底热泉附近,可以忍受富含硫化氢、水温在2至30摄氏度之间的海水。其长度可达2.4米(7英尺10英寸),直径约4厘米(1.6英寸)。不同于生长速度极为缓慢的羽织虫属物种Lamellibrachia luymesi(170至250年间只能生长2米),巨型管虫生长速度极快,两年内就可以长1.5米(4英尺11英寸)。巨型管虫发现于1977年由地质学家杰克·科利斯(英语:Jack Corliss)乘坐阿尔文号深潜器前往科隆群岛热点探勘时所发现。巨型管虫的发现完全是个意外,当时的研究队伍只是为了研究当地的海底热泉,因此也没有生物学家进驻。这次探勘还在海底热泉附近发现了很多其他新物种。由于阿尔文号深潜器搭载了机械手臂,因此也采收了许多生物的样本,包括了双壳纲、多毛纲、大型螃蟹以及约长 2 米的巨型管虫个体。在这之后于中洋脊附近的海底热泉也陆续发现了许多海洋生物,尽管热泉附近的温度可达 350 °C – 380 °C。巨型管虫刚孵化时为于远洋带可自行游动不仰赖共生的担轮幼虫,在发展为后担轮幼虫(英语:metatrochophore)后转为行固着(英语:Sessility_(motility))生活,并开始仰赖共生细菌提供营养。巨型管虫体内的共生菌并未出现于管虫的配子之中,而是在管虫孵化后,透过类似感染的形式借由皮肤自周遭环境吸收而得到。刚出生的巨型管虫具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前段肠、中段肠、后段肠及肛门。在共生菌于中段肠建立群落后,中段肠会膨胀并形成营养体,而其他部分的消化系统则会退化。在成年巨型管虫的体内,几乎看不到有原本消化系统器官的残留。若将巨型管虫去掉外部由几丁质组成的长管,其身体构造有别与传统西伯加虫科的前体部、中体部(英语:mesosoma)、后体部(英语:metasoma)三分形式。巨型管虫身体的第一部分被称为鳃羽(Branchial Plume),主要负责提供营养给栖息于营养体内的共生细菌。其红色来自于其中由至多144个血球素链组成的血红素。这些血红素最大的特征在于能够携带并运送硫化氢及氧气,而大部分物种的血红素并无此能力。如果巨型管虫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它们会将鳃羽缩回至管中,并利用壳盖(英语:Operculum_(gastropod))将自己封闭于管内。巨型管虫身体的第二部分称为被套(vestimentum),由带状的肌肉所组成,带有两翼并在末端有两个生殖孔。膨大的背血管结构(功能类似于心脏)就位于被套之内。巨型管虫身体的第三部分称为躯干部(trunk),包含了体壁、生殖腺以及体腔;躯干部也是管虫营养体的所在位置,营养体为海绵状的组织,储存了能提供管虫营养的硫氧化细菌与硫颗粒。由于成年巨型管虫的嘴、消化系统与肛门均已退化,它们所需的营养均必须由这些互利共生的细菌提供。细菌在营养体中所进行的化能合成,最早是由科里·卡瓦纳(英语:Colleen Cavanaugh)发现。巨型管虫鳃羽中的血红素具有携带并运送H2S及O2的能力,而体内的共生菌则能透过微血管获得这些化学物质以进行化能合成。在化能合成的过程中,线粒体酵素硫氰酸酶(英语:Rhodanese)会催化硫代硫酸盐S2O32-的歧化反应,生成S及亚硫酸盐SO32-。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具有毒性,但是氮却是生物合成的重要元素。位于巨型管虫营养体内的化能合成细菌能将硝酸盐转化为铵离子,由细菌合成氨基酸并释放给巨型管虫。为了能将硝酸盐运输给细菌,巨型管虫的血管内具有极高浓度的硝酸盐,甚至为周遭海水硝酸盐浓度的 100 倍。为何巨型管虫能够浓缩并承受如此高浓度的硝酸盐,至今仍然未知。巨型管虫身体的第四部分称为后体部(opistosome),将个体固着于管内并用来储存细菌化能合成后所产生的废物。

相关

  • B细胞B细胞(B淋巴球)有时称之为“朝囊定位细胞”(bursa oriented cells),这是因为它们首次在鸡的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被提及的关系。在肠道的派亚氏腺体(Peyer's glands)中的淋巴组
  • 骨架化骨架化是分解作用中的最后阶段,在此过程中,尸体或尸体的软组织已经腐烂或干燥到暴露出骨架的程度。到骨架化过程结束时,尸体所有软组织将不复存在,仅留下骨头。在温带气候下 ,根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过程其特点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多于1500嗜酸性粒细胞/立方毫米),没有明显的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两种形式:心内膜纤维
  • 形式系统在逻辑与数学中,一个形式系统(英语:Formal system)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形式语言加上一个推理规则或转换规则的集合。大卫·希尔伯特在1921年推动以形式系统来描述数学知识 。
  • 双光子激发显微镜双光子激发显微镜(英语:Two-photon excitation microscopy)是一种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对活体组织进行深度约1毫米的成像。 它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其中激发波长短于发射波长,因为
  • 波特兰大学波特兰大学(University of Portland)是美国西岸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大学公园(University Park)的一所私立罗马天主教大学,创立于1901年,学生约四千人,国际学生约占百分之三。波特兰大
  • CHsub3/subMgCl甲基氯化镁(英语:Methylmagnesium chloride)是化学式为CH3MgCl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是高度可燃及对湿气敏感的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格氏试剂,可由化学材料行购得,多半会是四氢呋喃的溶
  • 阿顿阿顿(Aten)在埃及神话里,是太阳神的一种,是宇宙的创造者。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阿肯那顿)在埃及宗教中引入了阿顿神,并借此开展一场崇拜唯一阿顿神的一神教宗教改革。但是这场改
  • 体外人工授精体外人工受孕(英语:In vitro fertilization,缩写IVF; artificial fertilization),是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在人为操作下进行体外受精,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回母体内,整个过程真正在试
  • 有性繁殖有性生殖是生殖的一种类型,它导致了后代加强基因多样化。它可以用两个进程刻画。第一个是减数分裂,涉及将染色体个数减半。第二个是受精,这个过程中两个配偶子融合,并恢复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