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曼螺旋

✍ dations ◷ 2025-11-28 15:32:26 #物理海洋学,流体动力学

埃克曼螺旋(英语:Ekman spiral),或称为埃克曼螺线,是指海洋表面附近的海流因为风和科氏力的作用造成海流方向旋转的结构。这个结构以瑞典海洋学家沃恩·华费特·埃克曼命名。表面海流的偏转现象是由挪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在1893到1896年的前进号北极探险途中发现。

埃克曼螺旋是科氏力的产物。在北半球科氏力会使移动中的物体向右方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因此当风持续在北半球广阔海面上作用,将会给予表面海流和风向一样的加速度,而海流同时受到科氏力影响并产生和风向垂直的向右加速度,并且当速度增加时会逐渐向右方偏转。因为海流方向会稍微偏向风向的右方,垂直于海流方向的科氏力会有部分抵消风力。最后,当风力、科氏力和海面下海水黏滞力达到平衡时,海流将达到终端速度并在风存在的状态下以平衡状态时的速度和方向前进。表面的海流会拖曳下层海水,并且在前进方向上对下层海水施加力量,连续向下重复的过程最终会使各层海水的稳定流向比风向更偏右方,并且向更深层海水作用,最终产生一个因为海流方向随水深改变的连续性的旋转(或螺旋)。当深度增加时,风力的强度将递减,使最终海流的稳定速度下降,形成如图所示的锥形三维螺旋。埃克曼螺旋的穿透深度取决于在一个摆日中湍流混合能作用的深度而定。

上图显示了在北半球与埃克曼螺旋相关的作用例如何作用。来自上方的力(最初是海面上方风所施加的力)以红色表示、以深黄色表示的科氏力则和上方的力呈直角,实际上是和海流方向呈直角。而最终的海流方向是以粉红色表示,并且海流对下方海水所施的力即为下层海水的上方力,因此海流方向就随着深度增加呈顺时针螺旋。

海洋中埃克曼螺旋的首次观测纪录是1958年在北冰洋的浮冰观测纪录。之后的观测纪录包含。

有数个观测纪录中的螺旋结构有被“压缩”的现象,显示涡流黏度的预测值较实际大,这是因为一般较常考虑随深度造成的旋转速度,而不是和速度衰减相关的涡流黏度。

典型的埃克曼螺旋已经在冰海之下被观测到,但在无浮冰的开放海域中相关的观测纪录相当稀少。这是因为海洋表面层中的湍流混合明显受到昼夜循环影响,并且表面波会使埃克曼螺旋变得不稳定。大气层中也有埃克曼螺旋的现象,在北半球的表面风倾向于被吹往左方。

相关

  • 黏液层黏液层(slime layer)为一种细菌的特殊构造,它是围绕细菌细胞的一层很容易除去(比如通过离心的方法),而且无规则的物质。黏液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外多糖、糖蛋白,以及糖脂。值得注意
  • 苯并[ia]芘苯并芘(英语:Benzopyrene),化学式:C20H12,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类,是一个高活性的间接致癌物质、诱变剂和致畸的物质,结晶为黄色固体。这种物质是在300到600°C之间的不完全燃烧状态
  • 周士渊周士渊(1983年11月16日-),生涯都效力于裕隆纳智捷篮球队,主要位置是得分后卫,因其罚球稳健出色,故有优质射手的头衔。高中时与吴永仁、李奇勋、庄晓文、田垒合称“三民五虎”。周士
  • 钱曾钱曾(1629年-1701年),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苏常熟)人。自幼随父钱裔肃整理图书,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奏销案被革去生员。钱曾生平酷嗜宋刻古籍(宋椠本
  • 乳胶服装乳胶(Latex)或橡胶(Rubber)被用于制作各种服装。但乳胶不同于橡胶制品般粗糙而通常更薄。着装时,或者直接喷涂在身上,它会紧贴在皮肤上,造成一种“第二皮肤的效果”,比橡胶更有光泽
  • 沃替西汀伏硫西汀,又名沃替西汀(INN:Vortioxetine),是一种5-羟色胺调节剂和激动剂(英语:Serotonin modulator and stimulator)(SMSs)型的抗抑郁药,其药物形态为氢溴酸伏硫西汀(Vortioxetine H
  • 提乌德里克三世提乌德里克三世,(法语:Thierry III,拉丁语:Theudericus III; 657年-691年4月12日),自675年起为法兰克人墨洛温王朝的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国王(673年及675年-691年),以及自679年起因同时担
  • 凌纯声凌纯声(1901年3月8日-1981年7月21日),字民复,号润生,生于江苏常州武进。人类学家,音乐家。在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19年自江苏省常州中学毕业,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
  • 布雷默顿布雷默顿(英语:Bremerton)是一个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基沙普县(Kitsap County)的海岸城市与军港,人口37,259人(2000年统计)的该市是基沙普半岛(英语:Kitsap Peninsula)上最大的聚落,也是美国
  • 大加蚋堡大加蚋,又作大佳蚋、大佳蜡、大加腊,是台湾北部自清治时期至日治初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其幅员辽阔,包括今台北市市区大部分地区:万华区北半部,大同区、士林区西南端一小块地区、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