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

✍ dations ◷ 2025-04-04 07:38:52 #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
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简称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是位于中国四川雅砻江锦屏的中国首个用于开展暗物质探测等国际前沿基础研究课题的极深地下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10年12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具有低放射性材料、环境核辐射污染的低辐射环境,能用于开展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等领域的暗物质探测研究、中微子物理学实验等一类重大基础性前沿课题的重要研究场所,也可以成为岩体力学、地球结构演化、生态学等学科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的重要环境。2009年5月8日,清华大学与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推自主创新科技,联合开发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该协议中决定,利用锦屏山隧道覆盖厚度国际最大的地理条件,将宇宙射线通量降至地面水平的千万分之一至亿分之一,为相关精密实验提供洁净的地下实验环境。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是利用其所处地四川锦屏山之前与锦屏二级水电站一同修建的长达18公里的可通驶汽车的隧道建成,该隧道上方为厚达2500米的山体岩石,可隔绝穿透力极强的宇宙射线,环境适宜进行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另外,与其他部分由矿井改建而成的地下实验室相比,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的交通更为方便,研究人员与科研设备可乘车进入,不必靠电梯升降。2014年8月1日,清华大学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共同建设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的合作协议;二期建设完成后,实验室总容积将从4000立方米扩容至12万立方米。2019年7月20日,位于实验室二期的“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建设。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建成后,中国拥有世界级高水平的洁净低辐射平台,有能力自主开展暗物质探测等国际前沿基础研究课题的投入使用,对于推动中国重大基础前沿课题的自主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重大。

相关

  • E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门是厌氧性真菌的一门,发现于食草动物的消化道中。它只包括一纲、一目、一科,目前已知6属。新美鞭菌门的真菌为Orpin于1975年首次根据绵羊的瘤胃中发现的运动细胞所描
  • 磷脂磷脂(phospholipid)也称磷脂类、磷脂质,是含有磷酸的脂类,属于复合脂。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磷脂为两性分子,一端为
  • 艾杜糖艾杜糖是一种己糖,也就是含六个碳的单糖。因为有醛基,所以也是醛糖。艾杜糖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它的糖醛酸,也就是艾杜糖醛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是黏多糖——硫酸皮肤素和硫
  • 黑格尔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是一名德国哲学家。其时代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
  • 威斯乔斯艾瑞克·威斯乔斯,(Eric F. Wieschaus,1947年6月8日-),美国发育生物学家,199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生于印第安纳南本德,圣母大学本科毕业,耶鲁大学博士。1978年开始在欧洲
  • 瓦格纳-尧雷格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Julius Wagner Ritter von Jauregg,奥地利在1919年废除Ritter头衔,之后他的名字变成Julius Wagner-Jauregg,1857年3月7日-1940年9月27日),奥地利医学家。
  • 橡胶树橡胶树(学名:Hevea brasiliensis),或称为巴西橡胶树、巴西护谟树,是大戟科橡胶树属的一种乔木,其树汁是天然橡胶最主要来源。木材亦可制作家具。原产于亚马逊森林,1873年被英国人亨
  • 哈里发国家哈里发国(阿拉伯语:خلافة‎,意为“继承”)是由最高宗教和政治领袖哈里发领导的伊斯兰国,穆斯林世界存在的穆斯林帝国通常被称为哈里发国。从概念上说,哈里发国是代表全部虔诚
  • 针鼹针鼹,即针鼹科(Tachyglossidae),通常被称为刺食蚁兽,与鸭嘴兽同为仍然生存的单孔目动物。此科下共有三属六种生物,其中巨针鼹属已灭绝,其他两属均生活在澳大利亚及新畿内亚。针鼹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