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莱罗

✍ dations ◷ 2025-08-07 22:06:43 #博莱罗
《波莱罗》(Boléro)是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创作于1928年。《波莱罗》是拉威尔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波莱罗》是拉威尔受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三四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博莱罗》的节奏(小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队的全奏达到高潮。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里,一个少女在翩翩起舞。开始时她只是缓缓跳动,舞姿优美而轻盈。随着音乐的逐渐热烈,舞蹈也越来越欢快奔放,迷住了在场的人们。他们开始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助兴,并情不自禁地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拉威尔在该作品中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手法:全曲在一个固定的节奏背景上,由两个主题及其不断的交替反复组成。节奏充满活力,贯穿全曲始终。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开始转调;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乐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博莱罗》的节奏(小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第一主题舒展明亮,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该主题先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奏出;期间经单簧管反复之后,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题。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题被作者称为具有西班牙——阿拉伯风格。两个主题在调式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连续反复了八次,整个音乐在进行过程中,旋律、节奏和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在第三次反复时,加入了平行的大三和弦,形成了平行声部,仿佛两个调甚至三个调同时存在,产生了多调式的色彩效果。在主题的不断反复中,力度从弱到强,不同乐器的应用和色彩不断的变化,使得情绪越来越热烈。临近尾声,旋律突然转为E大调,又迅速转回C大调,在不协和的音响和强烈的节奏中,以变格的方式结束了全曲。该曲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由于倍高音萨克管只在全曲中出现一段,且结尾部分还要由高音萨克管接尾,近代的演奏已经将此部分一并归入高音萨克管乐谱中。现时所通行的录音版本,大约介于15-17分钟。而拉威尔本身偏向较慢的速度。初版的乐谱所标示的速度本来是1分钟76个四分音符,后来他用笔删改成为1分钟66个四分音符。而他于1930年所指挥的版本,亦和删改后的速度相约。当时的总演奏时间为15分55秒。后来他接受《每日电讯报》的访问时,则表示他心目中的最佳演绎时间应该是17分钟。

相关

  • 品行障碍品行障碍(英语:Conduct disorder)也称为行为规范障碍,是指在青少年阶段的患者出现反复、持续的攻击性、反社会性、对立违抗性的行为障碍。这些行为违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
  • 神经性暴食症神经性暴食症(英语:Bulimia nervosa)又译心因性暴食症或者神经性贪食症,一般简称为暴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其特征为患者会尝试在暴饮暴食(英语:Binge eating)后试图进行净空行为。暴
  • 安提阿安条克(希腊语:Ἀντιόχεια),又翻译为安提阿或安塔基雅,天主教典籍称为安提约基雅,是黎凡特西北部奥龙特斯河的东侧的一个古老城市。其遗址位于现在土耳其的城市安塔基亚。
  • 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是一门主要应用毒理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自杀、他杀和意外或灾害事故引起中毒的学科。药物滥用、环境污染、医源性药物
  • 施氏食狮史《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所写的同音文章,全文共92字(连标题97字),每字之普通话拼音都为shi(注音符号为ㄕ),只是声调相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这篇文言文
  • 杜邦公司杜邦公司(英语:DuPont,全称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纽交所除牌前DD)是世界排名第二大的美国化工公司。前身是创办于1802年7月的杜邦火药厂;1915年成立杜邦公司。一
  • 粘著语素规范语素(英语:Bound morpheme)又称不自由语素、黏着语素,在语言学中,指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附属于其他语素或词根的语素。 与此相对的是自由语素。 以英语为例,大多数词缀都是规范语
  •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 (法语: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1845年6月18日-1922年5月18日),法国医师。1880年在阿尔吉利亚君士坦丁的军医院工作时,拉韦朗发现疟疾是由一种
  • 多聚体有机聚合物(英语:Polymer)是指具有非常大的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子间由结构单位(structural unit)、或单体由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 这个聚合物(polymer)是出自于希腊字:polys代表的是多,而
  • 篮氏贾第鞭毛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