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妥玛拼音
✍ dations ◷ 2025-10-29 16:25:01 #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语:Wade–Giles system),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罗马拼音于拼写中文官话读音的音译系统,发明后主要用于拼写现代标准汉语。此系统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建立,在翟理斯的汉英字典(1892年)完成。威妥玛拼音的长远目的是给所有主要汉语方言标音,就像国际音标那样,所以把b、d、g、v、z等字母保留给了吴语这类有全浊音的语言,在拼写官话这类无全浊音的语言时,只用p、t、k、c等字母。威妥玛拼音系统为20世纪翻译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译系统。1979年以前,威妥玛拼音广泛运用于英文标准参考资料与所有有关中国的书籍当中。至今,绝大多数的威妥玛拼音应用都已被汉语拼音所取代,但仍有部分区域(尤其是中华民国直辖市、县市级行政区的地名),以威妥玛拼音拼写。威妥玛拼音是英国剑桥大学首位中文讲师威妥玛在中国期间所创造的、以拉丁字母拼写拼读汉字的方法。威妥玛并在1867年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随后在1912年,由英国派遣至中国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统的修订。台湾官方自2008年开始推行以汉语拼音为主的统一译音政策,开始建议(但非强制)中华民国公民在护照上的英文译名方面使用汉语拼音。之前,中华民国外交部是以威妥玛拼音作为译名标准,也因此大部分台湾人的姓名以及县市地名英译,皆采用此拼写法。纵然汉语拼音已跃升为国际中文交流的通用标准,但许多过去已广泛使用并成为英文外来语的华语词汇,仍以威妥玛拼音的方式出现,例如:功夫(Kungfu)、太极(Taichi)、道教(Taoism)、易经(I 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等等。目前台湾的县市名称大多数维持威妥玛拼音,如台北(Taipei)、台中(Taichung)与高雄(Kaohsiung)等已成二战结束后至今的惯例译名。于2010年12月25日由台北县升格的新北市则译为“New Taipei City”,这是台湾首次采用英语(New)与威妥玛拼音(Taipei)组合的半意译县市名称。中国大陆省市曾经使用以威妥玛拼音为基础、依地区方言及古代发音修改而成的邮政式拼音拼写地名。例如:广州(Kwangchow,威妥玛拼音为:Kuang-chou)、北京(Peking,威:Pei-ching)、天津(Tientsin,威:Tʻien-chin)、重庆(Chungking,威:Chung-chʻing)、济南(Tsinan,威:Chi-nan)、青岛(Tsingtao,威:Chʻing-tao)与南京(Nanking,威:Nan-ching)等。虽然这套拼音办法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以汉语拼音所取代,但是不少著名机构与历史悠久的学府仍然保留旧有的名称,如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此系统不同与其它系统,使用ʻ符号来表示送气字音(pʻ, tʻ, kʻ, chʻ, tsʻ),不加ʻ符号来表示不送气字音,这把在其它拼音系统内被借去用来表示不送气字音的浊音字母保留下来 (b, d, g),可以用来为方言及古汉语标音。但不熟悉本系统的人不明白ʻ符号的重要性并常在资讯传递的过程中把ʻ符号省略掉了,而汉语拼音则将在官话中没使用到的浊音字母(b, d, g, j, zh)用来表示不送气字音。
因此大部分人名地名的英译皆是送气不送气混合,只有少数文献,如国家地理世界地图,将送气符号完整保留。在此系统内将卷舌塞擦音与龈颚塞擦音使用相同的符号标示。
这两组声母为互补关系,合并并不会造成辨义上的困难。与其它系统不同,威妥玛拼音能准确的标示出空韵,但书写上较为复杂,且ŭ难以用一般输入法输入。汉语拼音将空韵作为i的音位变体处理,写法较简洁,且符合历史语音演变规律,但这么做导致初学者不容易分辨空韵与i,容易让人误读。
相关
- 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扣子体扣子体(英语:clamp connection)是许多担子菌门真菌的双核菌丝顶端形成的钩状结构。担子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两株真菌的菌丝会进行胞质融合,但细胞核维持独立,形成具有来自两亲代细
- DNA修复DNA修复是细胞中经常运行的一种进程。它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因此对细胞的生存是很重要的。在人的细胞中,一般的代谢活动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和放射线)都能造成DNA损伤,导致每
- 西伯利亚大陆西伯利亚大陆(Siberia)又名安加拉古陆(Angaraland),是个史前克拉通(稳定地块),存在于埃迪卡拉纪到二叠纪之间。现在的中西伯利亚高原是昔日西伯利亚大陆的残余部分。阿非利加洲(非洲)
- 泼尼松龙泼尼松龙(英语:Prednisolone),又译作康速龙锭(英语:Donison),是皮质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过敏、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它可透过口腔、静脉注射作为乳膏和眼药水使用
- 黑胆汁体液学说(英语:Humorism,Humoralism或Humorae theory),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到四种元素、四种气质,四种体液
- 神学神学(古希腊语:Θεολογια,拉丁语:theologia,英语:Theology)一词,广泛指称所有对神(上帝)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神学一词的希腊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
- 苯酚苯酚(化学式:C6H5OH,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
- 首过代谢首渡效应或首关效应(英语:First pass effect)是指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部分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脏时,可能被代谢失去活性,从而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
- 巴蜀园林四川园林,又称为巴蜀园林、川派园林,是中国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称,起源于巴蜀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四川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