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英豪

✍ dations ◷ 2025-08-12 23:41:05 #棒球英豪,长泽雅美,周刊少年Sunday,棒球漫画,棒球动画,1985年日本电视动画,富士电视台动画,1986年日本剧场动画,1987年日本剧场动画,2005年

棒球英豪日版漫画第一卷封面

《棒球英豪》(日语:タッチ),日本漫画家安达充的体育漫画代表作之一。

1980年代,《棒球英豪》在周刊少年Sunday上连载6年,与高桥留美子的《福星小子》同为杂志的招牌作品。单行本外又发行过ワイド版全11卷、文库版全14卷、完全版全12卷。系列漫画的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本。《棒球英豪》的同名电视动画有101集,于亚视本港台播映,另有3部剧场版,2部特别版,1部真人电视剧,并于2005年拍成真人电影,由长泽雅美主演。

本作曾获得第28回(昭和57年度)小学馆漫画赏。

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对孪生兄弟上杉达也、上杉和也与青梅竹马的隔壁邻居浅仓南的感情和梦想。这种对青春、对胜利、对自己梦想勇敢追求和拼搏精神影响了一代年轻人。

主人公上杉达也从小就是运动天才,也是个爱护弟弟的好哥哥。虽然运动细胞好,但个性懒散,被棒球明星选手的弟弟远远甩在后面。在同学们眼中,达也永远也只不过是个当配角的笨哥哥。只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南,既保持与和也之间两小无猜的友谊,同时也对达也表达了爱意。而和也从小为了实现小南和自己共同的理想不懈努力。这种微妙关系一直持续到地方预赛的决赛前夜。故事最大的转折发生了,和也在前往赛场途中为了救一个小孩而牺牲。本来打算和弟弟一较高下争取小南的达也落入了两难境地。最终,为了弟弟和小南的梦想,达也决定参加棒球队。凭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魔鬼教练柏叶英二郎指导下,取得了甲子园入场券。在实现了梦想的同时,上杉达也发现了一直埋在自己最深处的力量:“上杉达也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要爱着浅仓南。”

作品故事曲折,情节紧凑,以棒球和爱情为线索,同时穿插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除了以上列举的以外,还有极度自卑和自傲的吉田冈、可爱聪明但野蛮的新田由加、学习优异头脑冷静却少运动细胞的佐佐木等。棒球英豪讲述的不仅是运动和爱情,还包含了亲情、友谊、梦想、拼搏、矛盾、挫折,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日本社会缩影,当时正处上升期的日本也就像这故事里的人物一样有梦想、奋斗、努力、阻碍。同时,也激励了当时年轻一代为了自己理想而奋斗的意志。

1987年6月1日首播。

2005年上映。

坂上忍(上杉达也・和也)、工藤夕贵(浅仓南)、林家こぶ平(现・九代目林家正蔵)(松平孝太郎)出演。

相关

  • 骑士精神骑士精神,是中世纪欧洲上层社会的一种精神文明,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的表现,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继承了古代欧洲部落文明至早
  • 尸皮尸皮(英语:cadaveric skin),是cadaveric skin的直接翻译,医学上也是称为尸皮或捐赠皮,是处理烧烫伤敷皮种类的一种,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及协助伤者皮肤愈合、生成,而非一
  • 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巴黎高科矿业学院(Mines ParisTech)是法国最著名的工程师学校之一,由国王路易十六于1783年颁布谕令建立,旨在培养“矿业人才的领袖”。然而随着岁月流逝、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转
  • 雾凇雾凇,也称树挂或雾冻,是一种在天气寒冷的地方出现的白色不透明晶体。在寒冷的北方,临近地表水(河流,湖泊等)的地方,由于水从湖面蒸发,在空中形成水雾,而又因为寒冷的空气,雾中的水粒子
  • 贪念贪(梵语:lobha,或rāga,巴利语:lobha,藏文: 'dod chags),佛教术语,意思为依恋、热切的想要、渴望、贪婪,是一种心情状态,热衷与贪图于世间三有的事物,希望获得与保有,但终是受挫。它的根源
  • 太鲁阁太鲁阁国家公园是台湾第四座成立的国家公园,前身为日治时期成立之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国家级风景区,1986年11月12日公告计划,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
  • 第三次广治战役南越海军陆战师:3,658人阵亡 总共:7,756人阵亡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第二次广治战役,(越南语:Trận Thành cổ Quảng Trị,英语:Second Battle of Quảng Trị
  • 猫薄荷猫薄荷(学名:Nepeta cataria),又称猫穗草、荆芥。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唇形科植物。猫薄荷,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为50 - 100公分。是一种外表类似薄荷的草本植物,具有灰绿色
  • 阿瓦士族(阿拉伯斯坦)阿拉伯裔伊朗人,是指生活在伊朗的阿拉伯人,占伊朗人口的2%。阿拉伯人很早已出现在伊朗,并不只在公元633年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之时候。几个世纪以来伊朗统治者与边界以外的阿拉
  • 本体论证明本体论证明(Ontological argument)是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理论,属于先验性的证明方式。该理论最早由中世纪哲学家伊本·西那和安瑟伦提出。后世的哲学家,包括谢哈布丁·苏哈拉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