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

✍ dations ◷ 2025-10-04 04:48:23 #1826年出生,1900年逝世,19世纪美国画家,哈德逊河派,美国风景画家,美国外光派,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人

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36年5月4日-1900年4月7日)是一位美国风景画家,他是托马斯·科尔的学生,也是第二代哈德逊河派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主要以他在美洲旅行时看到的山川、落日等宏伟的景观为主,晚年也画过一些城市景观及地中海和中东的景色。

丘奇是伊莱扎(Eliza née Janes)和约瑟夫·丘奇(Joseph Church)的儿子,他家的收入来自身为银匠和表匠的丘奇的父亲约瑟夫,约瑟夫后来还成为了Aetna的一名主管。富裕的家境使得丘奇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探寻艺术,18岁时,丘奇在卡茨基尔受原来的邻居丹尼尔·沃兹沃斯(Daniel Wadsworth)引荐,成为了托马斯·科尔的学生。

追随老师的脚步,丘奇成为了第二代哈德逊河派的核心人物。他多次前往美洲各地寻找创作灵感,绘出了一大批价值极高的风景画。

1860年,丘奇在纽约州的哈德逊买下了一间农场,并娶伊莎贝尔·卡恩斯(Isabel Carnes)为妻。他们的长子与长女都在1865年3月死于白喉,1866年伊莎贝尔产下弗雷德里克·约瑟夫(Frederic Joseph)。当子女增加到四人后,他们开始到世界各地旅游。1867年前往欧洲和中东地区,在这一时期丘奇也重新开始创作大幅画作。

在旅行开始前,丘奇购置了大约十八英亩的山头。1870年开始在此建造波斯风格的房屋,1872年全家都搬到了这栋新居里。理查德·莫里斯·亨特是丘奇的主要建筑师和顾问。这栋别墅后来成为了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即奥纳拉国家历史遗址(Olana State Historic Site)。

相关

  • 脸颊脸颊(拉丁语:buccae)是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具体是指人类和哺乳动物面部皮肤直到下巴的部分,并且在眼睛和颧骨的下部内形成了口腔侧壁。在脊椎动物亚门中,脸颊
  •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英语:Secondary education)包括国际标准教育分类(英语: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中的两个阶段。第二级: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二,也是最后的
  • 双脱氧核苷酸双脱氧核苷酸(英语:Dideoxynucleotide)是DNA聚合酶的链终止性抑制剂,应用于DNA测序桑格法。这些核苷酸亦被称为2',3'-双脱氧核苷酸,常被简写为ddNTPs(ddGTP、ddATP、ddTTP与ddCTP)
  • 南港镇坐标:25°01′57″N 121°36′45″E / 25.032458°N 121.6124062°E / 25.032458; 121.6124062南港区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东南侧,台北盆地的东缘,为台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区,近年
  • 花莲县政府坐标:23°59′29″N 121°37′11″E / 23.991331°N 121.619816°E / 23.991331; 121.619816花莲县政府是中华民国台湾省花莲县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
  • 松锦之战皇太极抚清之战 · 萨尔浒之战 · 开铁之战 · 辽沈之战 · 镇江之战 · 林畔之战 · 广宁之战 · 辽南之战 · 亮马佃大捷 · 牛毛大捷 · 乌鸡关大捷
  • 谭献谭献(1832年-1901年),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少时为孤儿,潜心经学,“读书日有程课,凡所论著,隐括于所为日记”。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后屡试不第。曾担任福建学
  • The Jerusalem Post《耶路撒冷邮报》(The Jerusalem Post)是以色列发行的一份英文日报。1932年12月1日由格申·阿格龙创办,最初名为《The Palestine Post》。一开始是一份左翼报纸,1980年代转向右
  • 第三战区抗日战争第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三战区所辖范围为江苏及浙江,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
  • 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荷兰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荷兰语:Ministerie van Onderwijs, Cultuur en Wetenschappen)是荷兰的教育部,负责荷兰教育政策、科学政策、文化政策和荷兰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