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蜷丝动物
✍ dations ◷ 2025-11-08 03:17:45 #蜷丝动物
蜷丝动物(学名:Filozoa)是后鞭毛生物下的一个单系群,包括动物与其他相近的单细胞生物。蜷丝动物的学名Filozoa系由拉丁字filum(意指“丝线”)与希腊字zōion(意指“动物”)所组成。目前有3个类群归于蜷丝动物之中:下面的系统发生树显示出蜷丝动物所在之位置。泉生虫目(英语:Fonticulida)核形虫目BCG2真菌界滑壶菌门(英语:Aphelida)BCG1罗兹菌(英语:Rozella)Namako-37微孢子虫中黏菌门(英语:Ichthyosporea)Syssomonas珊瑚壶菌(英语:Corallochytrium)蜷丝球虫纲(英语:Filasterea)领鞭毛虫动物界据推测,后鞭毛生物于古代时应该都拥有细长(线状)的凸状物或“鞭毛”,但现在则不尽然;有些后鞭毛生物(如中菌动物纲(英语:Mesomycetozoea)及珊瑚壶菌属(英语:Corallochytrium))的鞭毛已经退化掉了。其中,蜷丝动物仍然保留着,由肌动蛋白所构成,实心、丰满且单一个的鞭毛(相对地,核形虫的丝状伪足(英语:Filopodia)则较有弹性、尖细且分叉,真菌的假根与菌丝则有许多分叉)。领鞭毛虫与动物界中最原始的类群(即海绵),这些生物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围绕着纤毛或鞭毛的滤食口器;这被认为是由其最近的共同后鞭毛生物祖先所遗留下来的。
相关
- 霰弹枪定序法霰弹枪定序法(Shotgun sequencing,又称鸟枪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为长DNA测序的方法,比传统的定序法快速,但精确度较差。曾经使用于塞雷拉基因组(Celera Genomics)公司所主持的人类基
- 磷脂酶磷脂酶(英语:Phospholipase)是一种将磷脂质水解为脂肪酸及亲脂性物质的酵素。磷脂酶主要依据其催化反应的对象分为四类,即磷脂酶A、B、C、D四种。磷脂酶A1-切SN-1酰基 磷脂酶A2-切
- 唾液酸唾液酸(Sialic acid)是神经胺酸中氨基酸或羟基氢被取代的一类衍生物的总称,通常也指代此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N-乙酰神经胺酸。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动物体组织,在其他生物体
- 仡央语族仡央语群是侗台语系的一支,又称Kra。分布在中国贵州省中部、西部、云南省东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西西部和越南北部边境地区。使用人数很少,使用仡央语族的总人数约2万人
- 太阳中微子缺失问题太阳中微子问题是测量到穿过地球的太阳中微子流量与理论计算相比出现缺失的问题,从1960年代中期持续至约2002年。这种缺失已经被中微子物理的新的认识解决了,这要求对粒子物理
- 雀形目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多样性非常高,有5400个种左右,占鸟类种数的一半。雀形目的鸟类鸣肌鸣管发达,多啼声婉转,通常所说的鸣禽就是指这一目的鸟。雀形目鸟
- THz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每一秒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
- 锆石锆石(英语:Zircon),是一种天然矿物,化学成分为硅酸锆(Zirconium Silicate, ZrSiO4)。可含微量的铁、锰、钙、铀、钍等成分。由于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可使锆石的结晶程度有不同
- 袋熊袋熊,即袋熊科(英语:Wombat,学名:Vombatidae),是澳洲的有袋类动物。它们的脚短及肌肉发达,身长约有1米,尾巴亦很短。它们生活于澳洲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州的森林、山地及石楠地。袋熊
- 梅菜梅菜,也称为梅干菜,是一种中国传统烹饪原料。使用雪里蕻或其他芥菜种类的茎叶,用盐腌制风干而成。一说因在南方梅雨季节制作而得名,另一说是发霉的霉。从口味上又有“甜梅菜”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