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

✍ dations ◷ 2025-10-29 00:36:36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Clopidogrel,商品名为波立维(中国大陆)、保栓通(台湾)(Plavix)、氯吡多),分子式:C16H16ClNO2S,莫耳质量:321.82g/mol),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不良反应可有皮疹、腹泻、腹痛、消化不良、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严重粒细胞减少。怀孕期间不建议服用此药。作用机制: 氯吡格雷为一强而专一的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血小板在粥状动脉硬化和血栓疾病的病理学上扮演重要之角色,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粥状动脉硬化和有粥状动脉栓塞病史的病人,可降低中风、心肌梗塞或其他因血管病变引起的死亡的发生率。氯吡格雷的作用为选择性的抑制血小板上ADP受体与ADP之结合,如此便会抑制经由ADP媒介的GPIIb/IIIa复合体的活化作用,进而抑制血小板凝集。氯吡格雷须先经过生体转换才可产生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除了ADP之外,对于其他可活化血小板的ADP拟似剂,氯吡格雷亦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氯吡格雷的作用主要是改变血小板上的ADP受体,此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凡接触到氯吡格雷的血小板,在体内的寿命期间均会受到影响。合并阿斯匹灵使用,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更降低其死亡率;于心导管治疗心肌梗塞,如置放支架等,进行前给予会有助益。1,3-茚满二酮(英语:1,3-Indandione): 氯茚二酮(英语:Clorindione) · 二苯茚酮(英语:Diphenadione) · 苯茚二酮(英语:Phenindione)低聚木糖(磺达肝癸钠(英语:Fondaparinux)、艾卓肝素(英语:Idraparinux))

相关

  •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学名: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因常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生菌。医务
  • 动物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出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两种:心脏或血管壁破裂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称为漏出性出
  • 泰妙林泰妙菌素又称为“硫姆林”“泰妙霉素”“泰妙林”“泰妙灵”“枝原净”“泰牧霉素”,是一用于猪和禽等动物的抗生素,属于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泰妙菌素为双萜类(英语:diterpene)
  • β-内酰胺β-内酰胺(英语:β-lactam)是一种四元内酰胺环,内酰胺(Lactam)指环状的酰胺。因氨基在酰胺结构第β个碳原子上组成四元环,故称β-内酰胺。同理,若氨基在酰胺结构第γ、δ个碳原子上
  • 诺氟沙星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Noroxin、Fulgram),别名:力醇罗、氟哌酸、淋克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本品为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会阻
  • 壶菌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淋巴腺淋巴结(lymph node)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以往亦称做淋巴腺,但其并没有分泌物质的功能,故称为“腺”并不对),作用类似过滤器,内部蜂窝状的结构聚集了淋巴球,能够将病毒与细菌摧毁,当身体
  • 阿拉伯非洲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联合国定义的“北非”,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
  • 开放阅读框架开放阅读框(英语:Open reading frame;缩写:ORF;其他译名:开放阅读框架、开放读架等)是指在给定的阅读框架中,不包含终止密码子的一串序列。这段序列是生物个体的基因组中,可能作为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