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

✍ dations ◷ 2025-10-22 11:15:06 #佛教历史,印度宗教,各国佛教,南亚佛教史,亚洲佛教史

印度佛教,佛教在其起源地,印度,发展的历史及状况。

佛教起源于印度,是古印度诸宗教之一,受到吠陀传统与沙门传统的影响,与耆那教在同时间开始发展。在孔雀王朝时代获得正统地位,开始向外传播。

在公元1世纪前后,大乘佛教由部派佛教中独立出来,形成两大传统,二者同时发展。

印度佛教史上曾经有四次(或三次)集合僧团共同诵出佛经,确定正式经典的情况发生,称为四次(或三次)“结集”。

佛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发生在释迦牟尼入灭(称为“佛灭”)后不久,由大迦叶主持,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名被认为已经证得罗汉果位的僧人(五百罗汉)确立最初的佛经体系。此次集结由迦叶主持,阿难负责诵出经藏(修多罗藏),优波离负责诵出律藏(毘尼藏)。

佛教经典的第二次结集据记载发生在佛灭后百年。根据上座部诸律藏的记载,是由于毘舍离比丘违反十种戒律的规定(十事),为此集合了七百名比丘讨论十事是否符合律法。讨论的结果为“十事”非法,七百比丘并在此后合诵经典。南传佛教《岛史》声称与此同时,毗舍离僧人为代表的人数众多的僧人也集合了一万人,并进行了自己的集结,称为大集结。由此,并引起了佛教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由于是佛教僧团的第一次重大分裂,故称为“根本分裂”。以上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前身所进行的集结一并被称为第二次集结。

自从第二次结集后,佛教分化为大众部与上座部两大部派,史称“根本分裂”。后来随着教徒对戒律、教义见解的差异,两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约持续到西元一世纪前后,佛教中慢慢形成大乘佛教为止,此即所谓的“枝末分裂”。大众部先后发展成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等。上座部则分裂出说一切有部、雪山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和赤铜鍱部等。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初信佛教时,北传记载他曾将数以万计的分那婆陀那国的拜偶像外道屠杀,导致误杀了自己敬重的佛教长老。据南传记载阿育王曾因佛教僧侣不与外道一起和合说戒,而屠杀了都城内的佛教僧侣,阿育王后悔之后,再没有迫害各宗教的具体记载,对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都予以慷慨捐助。为了扶持佛教,他投入了大量金钱,护送大量僧人到印度各地传教,并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这些佛塔都供奉著舎利。百姓都认为兴建这些佛塔是积德行善,造福百姓。后来,阿育王的一子一女相继出家,佛教传播至印度全境并向外传播到斯里兰卡与孟族地区。

第三次结集的记录仅保存在南传佛教的文献中,没有其他资料可供印证,故有学者对这次集结持怀疑态度。根据南传佛教的资料,这次集结发生在阿育王时代,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集合了一千名阿罗汉,历时九个月完成。根据著有《印度佛教史》的平川彰等学者研究,这次集结的成果可知的仅为《论事》的成立和向境外传教,故即使在历史上存在这次集结,其范围也仅在分别说部内,如果《论事》如《岛史》等传说那样是这次集结中所作,就其涉及到的部派观点而言,其时代当在公元前二世纪。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典籍中也有着阿育王时代其他部派进行自己的第三次结集的记载。

佛教典籍中记载了,中印度摩揭陀国弗沙蜜多罗毁灭佛法,和西北印的三恶王灭法等事件。印度史记载巽伽王朝开国君主华友一面压制佛教,一面致力复兴婆罗门教。印度-希腊王国米南德一世信仰佛教。

相关

  • Cr3d5 4s12, 8, 13, 1蒸气压第一:652.9 kJ·mol−1 第二:1590.6 kJ·mol−1 第三:2987 kJ·mol−1 (主条目:铬的同位素铬(拉丁语:Chromium,化学符号:Cr)是一种化学元素,原子序为24,在
  • 有机体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
  • 宫廷朝廷指中国、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在皇帝制度下对宫廷、中央政府等统治机构的总称。“朝”:中文所谓的“朝”字具有代表早晨,有今日(一昼夜)含义,在政治上延伸为今日治天下者,引用
  • 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腐殖质是一种分子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动植物残体(如植物组织(枯枝落叶)和
  • 欧洲一体化欧洲一体化是指欧洲整体或部分地区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统合的历史。现代欧洲统合主要由欧洲联盟和欧洲委员会推动进行。最初提出欧洲统合构想的是理察·尼
  • 中庭中庭,是四周由建筑物围绕而成的空地。中庭可能是广场、花园、球场或四合院中间的空地。在建筑中,中庭是指一块开阔的空间,通常有几层楼高并开有窗户,在办公楼中中庭通常紧邻主入
  • 马来亚族泰国马来人(马来语:Orang Melayu Thai, 泰语:ไทยเชื้อสายมลายู, 爪夷文: ملايو تاي, 亚维语: Oré Nayu, Jawi or Bangso Yawi),是一个泰国术语,用来指生
  • 国际减灾十年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由国务院制发。国家减灾委员会(简称国家减灾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成立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国家减灾工作。为响应第42届联合国
  • 简单生活简单生活(Simple living),或译简朴生活、简易生活、简约生活、自求简朴(Voluntary simplicity)等,是一种极力减少追求财富及消费的生活风格。其追随者奉行简单生活的原因各有不同,
  • 卡斯蒂利亚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Castilla,亦可译为卡斯提亚)是伊比利半岛历史上的一个王国。 它是一个于九世纪时出现、具政治自主权的独立个体。它于封建时代建立,隶属于雷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