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禅那
✍ dations ◷ 2025-11-09 01:20:02 #禅那
禅那(梵语:ध्यान,dhyāna,巴利语:झान,jhāna),又译为驮那演那,佛教术语,意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在佛教经论中,专指四种色界定。修行进入四种禅那的方法,为奢摩他与毘钵舍那即止观。“禅那”这个词源出婆罗门教《梨俱吠陀》,有心一境性含义的“禅那”出现于《奥义书》中,在后世的《瑜伽经》八支瑜伽中为第七支。“禅那”广泛用于沙门传统各教派,在佛教中,为“三无漏学”与六度之一。禅那与定,在日常用语中或被视为同义词,但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能依之见道证沙门果的色界四种定,而欲界及无色界诸定,不能兼具“断结”及“正观”,一般不称为禅那。汉传佛教概念禅,和禅定的禅,皆源自于禅那的简称,但随着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思想体系,并开创了禅宗。四种禅那的定义在《阿含经》中有固定文句,下为《法蕴论》的引述:四种禅那是增上心法、现法乐住。说一切有部等将四种禅那归结为十八禅支,其实体有十一法,其释义融入了七觉支的轻安和行舍,并将七觉支的喜认同于五受根的喜根,南传上座部亦有禅支施设。四禅那与四无色定,合称八等至,即俗称的四禅八定,四无色定分别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八等至再加上八解脱中最终的想受灭定,合称为九次第定。八根本定各有其近分定,其中初禅之近分定为未至定或称近行禅,亦有在初禅与二禅中间施设无寻唯伺的禅中间或称中间禅,行者可依四根本禅那(dhyāna-maula)及此二定而见道。此外,在第四禅地或有旁入无想定,四禅那与四无量可相互引起,四修定中的光明想等持能令人证得殊胜智见。修行进入禅那,在传统师承教法中,主要有能成就前六等至的十遍处,能成就四禅的持息念(安般念),能成就三禅的慈无量,能成就初禅的不净想和身至念,二者后统称不净观;此外,修行业处,还包括能成就未至定的四界分别观等,诸论书及诸宗派,对修行各种加行、功德的性相及其与禅那的关系各有见解。禅那修行,在宏观上分成二种修行(bhāvanā),即奢摩他与毘钵舍那,二者殊途同归,合称止观。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缅甸佛教,又将修行分为“止乘者”(samatha-yānika)和“干观者(纯观者)”(sukkha-vipassaka)。
相关
- 细胞学细胞生物学(英语:cell 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研究范围专
- 轻偏瘫轻偏瘫(英语:Hemi-paresis)是人体左右某一侧出现的麻痹的症状,最严重时将导致偏瘫(英语:Hemi-plegia),或称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的完全麻痹。这两种症状的成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原因也有
- 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是医学里诊断的一个名词,是指人或动物感染了某疾病病原体但是还未表现出此病的病征。例如甲状腺机能低下症,通常验血会有正常的白血球指数,但是异常扩大的甲状腺会分
- 撞击在物理学里,假若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造成能量与动量的改变与传输,则称这两个物体互相碰撞。假若,碰撞的时间很小,而互相作用的力很大,则称为撞击。在这撞击过程中,最初的接触点叫做弹
- 抗组织胺抗组胺药(法语:Antihistaminique,英语:Antihistamine,德语:Antihistaminikum),通常指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透过对体内H1-受体(组胺受体之一种)的作用,减少组胺对这些受体产生效应,从而减
- 波斯顿新英格兰波士顿(英语:Boston)为美国马萨诸塞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U.S. state))首府,占地面积 48平方英里(124 km2),2018年居民总数为694,583位,是马萨诸塞乃至新英格兰地区人口最
- 苯基苯基(Phenyl group)是从苯(C6H6)获得的一个疏水性芳香族官能团。它的分子式为-C6H5。它经常简写为-Ph。这种烃基可在许多有机化合物中找到,苯酚、苯胺等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这种基
- 电磁搅拌器磁力搅拌器(英语:magnetic stirrer或称magnetic mixer)是一种通过快速旋转的搅拌子来搅拌液体的实验室设备。在其塑料面板下有旋转的磁铁来使搅拌子旋转,从而实现搅拌溶液。因为
- 训名训名,又称学名。有一些家庭的儿童,入学受教育时或会由父亲、老师或其他长辈,取一个“训名”,供老师称呼,有别于小名、表字。如《红楼梦》:“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宋史》
- 外群外群,或称外类群,是一个分支系统学概念,指与所有近缘单系群(两个及以上)关系都较远的类群,这意味着该群在演化过程中从母群分支出去的时间要早于其他群。下面举出一些例子,其外类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