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

✍ dations ◷ 2025-08-10 18:23:13 #朱彝尊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字锡鬯,号竹垞,浙江嘉兴人,祖籍江苏吴江,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诗人、词人、经学家。明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二十一日生。先世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迁居浙江嘉兴府秀水县,高祖朱国祚,字兆隆,号养淳,为明万历壬午科状元。十七岁时,因家贫入赘归安县教谕冯镇鼎家。与妻冯福贞之妹冯寿常(字静志)渐生感情。《静志居琴趣》是写这段苦恋之作。彝尊读书过目成诵,博通经史,擅长诗词,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又精于金石考证之学。诗与王士禛齐名。顺治十三年(1656年)海宁人杨雍建聘朱彝尊为西席,教授其子杨中讷。康熙元年(1662年)爆发通海案,朱彝尊避祸于浙江永嘉,奔走于山西、河北、山东一带。康熙十三年(1674年)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北京郊区),馆于龚佳育幕府。康熙十六年,龚佳育升官江宁布政使,朱彝尊随之转客居江宁。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一月,因携带楷书手私入禁中抄录四方所进图书,为掌院学士牛钮所劾,降级谪官。与修《明史》。藏书八万卷。《清史稿·朱彝尊传》称:“当时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子夜卒,年八十一。有《经义考》(生前刊行一百六十七卷,后人补刻为三百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明诗综》一百卷、《词综》三十八卷、《明词综》十二卷(书未成而卒,后由王昶整理刊刻)、《曝书亭集》八十卷等。朱彝尊在京师的故居位于宣武门外大街东侧海柏胡同6号。居所中原有一小亭,湖石侧卧,古藤斜倚,春有花香,夏覆绿荫,名“曝书亭”,又名“古藤书屋”。后顺德会馆。另一座朱彝尊故居(曝书亭)位于浙江省嘉兴市郊区王店镇广平路南端,原名“竹垞”,为朱氏别业,曝书亭原是竹垞内的一座建筑物,因朱彝尊著作《曝书亭集》称名于世,后人遂以曝书亭作为园林名,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科尔萨科夫氏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又称健忘综合征,为一种大脑缺乏硫胺(维生素B1)而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疾病由俄国神经学家谢尔盖·科尔萨科夫最先发现而命名。科尔萨科夫
  • 永田町永田町(日语:永田町/ながたちょう Nagatachō */?)是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南端的地名。国会议事堂、国立国会图书馆、总理大臣官邸(日本首相府)、众议院议长公邸(日语:衆議院議長公
  • spsup3/sup杂化sp3杂化(英语:sp3 hybridization)是指一个原子同一电子层内由一个ns轨道和三个np轨道发生杂化的过程。原子发生sp3杂化后,上述ns轨道和np轨道便会转化成为四个等价的原子轨道,称
  • 雷恩雷恩(法语:Renne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
  • 脑垂体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刘耀光刘耀光(1954年3月-),广东韶关人,中国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原华南农学院),1988年获得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
  • 崇拜崇拜(worship)通常指宗教或信仰上对赞扬、荣耀、虔诚与爱心的特殊举动,如与超自然力的神相联系的举动极为典型。英语的崇拜属于为正式用语,宗教社会学称之为礼拜,实践与习惯上归
  • 乳液乳浊液(英语:emulsion)也称为“乳液”、“乳剂”、“乳状液”或“乳化液”,是指一相液体以微小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由油和水混合组成的乳浊液
  • 动物收容所动物收容所,是专门收留走失、被遗弃或流浪动物的场所。由于收容的动物多数是猫狗,故又名狗房。大部分动物收容所只会暂留动物7至14天,期间会为动物提供生活基本的需要,包括食水
  • 次结构前子(英语:Preon)是在理论上构成夸克和轻子的亚原子粒子。这个粒子的名称首先由乔杰什·帕蒂(英语:Jogesh Pati)和阿卜杜勒·萨拉姆于1974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