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病

✍ dations ◷ 2025-08-28 07:31:03 #败血病
败血症(拉丁语:Sepsis)(中国大陆译为脓毒症)指的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发炎的严重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烧、呼吸频率和心跳加速,以及意识不清。有时患者也会发生特定的临床症状,如因肺炎引起的咳嗽,或因为肾脏感染(拉丁语:Pyelonephritis)所导致的排尿灼热感(拉丁语:Dysuria)。若败血症发生于年长者、年纪幼小或免疫能力贫弱之患者,则可能会没有特定的感染症状,亦可能表现出体温过低或维持正常(一般发炎时,组织的温度会升高)的特殊症状。严重的败血症会导致供应组织的血流不足甚至器官衰竭。血流不足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败血症引起的低血压、高血乳酸或是低排尿量所导致。败血症引起的低血压有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此一休克症状并无法借由静脉输液的方式有所改善。败血症的定义为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发炎反应症候群(英语: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亦即满足后列四项中至少两项条件,加上存在感染的证据:体温小于36°C或大于38°C、心跳每分钟大于90次、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20次或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小于32毫米汞柱、血液中白血球数量每毫升大于12000或小于4000。感染的病原体多半为细菌,但亦可能被霉菌、病毒或寄生虫侵入体内而引发败血症。高危险族群包括:年长者、年纪幼小之个体,以及因其他疾病 (如:癌症、糖尿病、重大创伤或烧伤)导致免疫功能不足之患者。败血症常见的原发性感染来自下列位置:肺、脑、泌尿道、皮肤以及腹腔器官。血液培养(英语:Blood culture)可诊断出特定的病源菌,建议需在施打抗生素之前就取得血液检体以提高阳性率,然而菌血症(英语:bacteremia)并非诊断败血症的必要条件。医学影像亦可进一步分析且定位受到感染的病灶组织。其它可造成类似败血症症状的鉴别诊断包括:严重全身过敏性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英语:Adrenal_insufficiency)、低血容量、心脏衰竭以及肺栓塞等等。败血症常规治疗包括静脉输液及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在加护病房内进行生命征象监测。升压剂药物(英语:Antihypotensive_agent)使用于输液无法有效维持血压时,而呼吸器(英语:Mechanical_ventilation)及透析治疗能够减轻肺脏以及肾脏的负担。中央静脉导管及动脉导管可连续监测血行动力学,提供治疗上即时的处置,同时便于升压药物的使用。心输出量(英语:Cardiac output)以及血氧饱和(英语:Oxygen_saturation)也是应密切注意的数据,视情况需要采取必要处置以预防静脉栓塞、上消化道压力性溃疡(英语:stress_ulcers)及褥疮的发生。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对于部分败血症病患是有好处的,类固醇的使用则尚有争议。历经十年临床使用的试验评估药物活化蛋白质C又称除栓素(英语:drotrecogin_alfa),具有抗凝血与抗发炎之效果,常使用在严重败血症合并多重器官衰竭患者(英语:recombinant activated protein C or Xigris)然因无证据可支持用以治疗败血症病患,且有出血的高风险,礼来公司已于2011年10月25日宣布不再持续临床试验。预后决定于疾病严重度,其中败血症死亡率可达30%,重度败血症死亡率达50%。败血性休克的死亡率随统计族群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有些甚至高达80%。估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例败血症发生,而确切统计数字,因发展中国家资料不完整而无法确定。在已发展国家如美国、台湾、日本,年发生率约每1000人0.2至3人,即每年有一百万例败血症。疾病发生率仍在上升中,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败血症的另一字(英语:septicemia)以及毒血症(英语:blood poisoning)是描述血液中的微生物以及其产生的毒素,现在这两种描述都已经十分少用 。败血症的病情至少在希波克拉底的时代就已经可见到相关描述。

相关

  • FICD-10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英语:ICD-10 Chapter V: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F10–F19)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ICD-10规定的
  • 拉丁语拉ä¸è¯­ï¼ˆæ‹‰ä¸è¯­ï¼šlingua latÄ«na,IPAï¼šï¼‰ï¼Œæ˜¯å°æ¬§è¯­ç³»çš„æ„å¤§åˆ©è¯­æ—语言
  • 二次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醉酒驾驶醉酒驾驶或酒后驾驶(英语: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常简写为DUI,中文简称醉驾、酒驾)是指在酒精、酒类饮品影响下控制并驾驶机动车辆(有时包括单车、有发动机、
  • 识字率识字率的定义为一个国家当中,十五岁以上的合法“劳动人口”中能读写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识字率正在增加当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学的人口。识字率能反映出一
  • EF-G延伸因子G(Elongation Factor G),简称EF-G,又称EF-2,曾被称为转位酶(translocase),是一种原核延伸因子,具有GTP酶活性。现认为EF-G的GTP酶活性与tRNA和mRNA穿过核糖体的协同移动有关
  • 在子宫内In utero是拉丁词汇,字面意思是“在子宫里”。在生物学里它常被用来描述胚胎或胎儿状态。法律上指未出生婴儿。
  • 结构生物学结构生物学是一门以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分支,关心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分子和核酸的分子)的分子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包括构架和形态),它们是如何获得它们
  • 活性化学中,活性(Activity)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此概念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提出。将理想混合物中组分i的化学势表示式中的莫尔分率(xi)替
  • 磺胺甲磺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