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灰黄霉素
✍ dations ◷ 2025-11-27 05:33:51 #灰黄霉素
灰黄霉素(英语:Griseofulvin),是一种抗真菌的口服药物。在动物和人类中,它是用来治疗真菌感染的皮肤(癣的俗称)和指甲。它是在1939年由灰黄青霉被分离的部分菌株所培养而成。灰黄霉素会与微管蛋白结合,能够干扰微管功能,从而抑制有丝分裂。角质前体细胞的角蛋白结合,使细胞抑制真菌的感染。角蛋白灰黄霉素复合物只应用在头发或皮肤上,这些部位能使药物到达并且作用。灰黄霉素会靠能量穿入皮肤中与癣菌、真菌的微管结合。改变有丝分裂的过程也改变了真菌细胞壁的生成。灰黄霉素是为了治疗头发、指甲或是大面积的皮肤症状。灰黄霉素若口服仅适用于皮肤病,且效果有限。当癌症细胞分裂(进行有丝分裂),他们使用一个异常的机制,以确保正确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每一个所得到的肿瘤细胞。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Krebsforschungszentrum,DKFZ)的实验室实验表明,灰黄霉素会使癌细胞无法正确的分裂染色体,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相反的,却不会干扰正常细胞的细胞分裂。观察到的结果并不明显,但却是相当重要。另外,灰黄霉素可与其他治疗方法互相结合,以提高其治疗的效率,并且可能在未来发展出更有效的且具有非常低的毒性副作用的药物治疗。
相关
- 埃伦伯格克里斯汀·戈特弗里德·埃伦伯格(德语: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1795年4月19日-1876年6月27日),生于德国德利慈(Delitzsch),著名博物学家、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地理学家、
- 脑细胞脑细胞(英语:Brain Cell)是构成脑的多种细胞的通称,目前最新科学期刊表示,脑细胞约有860亿个。脑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负责处理和储存与脑功能相关的信息。
- 头颈癌头颈癌(Head and Neck Cancers)是指位于头颈部位,除了脑癌以外的其他恶性肿瘤。较常见有口腔癌、鼻咽癌,另外还有口咽癌、下咽癌、喉癌、鼻窦癌、唾液腺癌以及甲状腺癌等。头颈
- 快利佳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 (LPV/r);商品名:克力芝、快利佳,英语:Kaletra(在高收入国家)、英语:Aluvia(在低收入国家))是常用的抗艾滋病用药,由两种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复
- 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英语:Micronutrients),亦称为微营养素,是指一类生物体需求相对较少,但对生物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学功能有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对人来说主要包含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两大类,其
- 卫生福利部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英语:Cytotoxicity)是指细胞受到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而引起的细胞毒性反应。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一旦进入体内,能区分哪些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达到了杀癌细胞,保护正常细胞
- 胂凡纳明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也称作砷凡纳明或胂凡纳明(英语:Arsphenamine)或606,是第一种有效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又用于治疗昏睡病,还是第一种现代化疗药物,1910年代初投入应用。19
- 缓激肽结构 / ECOD缓激肽(英语:Bradykinin)是引起血管扩张的一种肽,因此导致血压降低。一类名叫ACE抑制药的用于降血压的药物会增加缓激肽的浓度(通过抑制其降解)进而降低血压。缓激肽是
- 隐真菌纲罗兹菌门(学名:Rozellomycota),旧称隐真菌门(Cryptomycota),是存在于土壤、淡水与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罗兹菌门为真菌界中最基群的演化支之一,与其他真菌界的生物呈姐妹群。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