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地铁站

✍ dations ◷ 2025-05-07 13:39:26 #陈嘉庚地铁站

陈嘉庚地铁站(英语:Tan Kah Kee MRT station,编号:DT8)是新加坡地铁滨海市区线的地铁站,位于武吉知马新加坡华侨中学的正下方,并以其创办人陈嘉庚(Tân Kah-kiⁿ)命名。除华侨中学外,陈嘉庚地铁站亦与南洋女子中学校(英语: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莱佛士女子小学(Raffles Girls' Primary School)与国家初级学院等学校相邻。

陈嘉庚地铁站原名为“公爵夫人”(Duchess),现名于2009年举行的公众投票中确定,惟现名因具“误导”成分且未正确反映当地情况而遭批评。地铁站是受2013年6月地铁站承建商阿尔卑斯建筑(德语:Alpine Holding)突然解散影响的三个地铁站之一。地铁站原预计于2016年中启用,最终提早于2015年12月27日随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的其他地铁站一同启用。地铁站内有两幅分别名为“饮水思源”与“自强不息”的壁画,由华侨中学学生创作,作为“艺术之旅”(Art-in-Transit)计划的一部分于地铁站内展出。

陈嘉庚地铁站在2007年8月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的兴建计划获公布时的名称是“公爵夫人”(Duchess),而“陈嘉庚”之名于2009年7月举行的公众投票中确定。阿尔卑斯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英语: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Alpine Bau GmbH)新加坡分公司于2009年9月投得价值3.5亿新加坡元的918号合同,并负责设计与兴建陈嘉庚地铁站与邻近隧道。兴建工程预计于2010年初展开。

兴建工程期间,华侨中学正门前的10米(33英尺)花岗岩闸门须临时拆除搬迁。承建商原计划自下方加固闸门,惟由于兴建站体需要深度挖掘,加固并不可行。拱门顶部有翠绿色瓷片,被先行拆除并迁移至40米(130英尺)外的临时柱上,而金属大闸亦同被拆除。相关拆迁工作由安全与起重团队密切监督。闸门于地铁站完工后迁回原址。

兴建工程同时影响到华侨中学校舍的其中约15,000平方米(18,000平方码)的范围。学校的体育馆须被拆除,而陆路交通管理局则为华侨中学支付为举行学校体育活动而租用体育场地所需的费用。华侨中学获教育部拨款与华侨中学董事会筹款兴建全新的室内体育馆。

2012年7月至8月期间,地铁站附近的华登岭公寓(Watten Estate)因其地基与地铁站形成阶梯状,并与原本的地基呈半分离状态,而使其结构完整性备受忧虑,有投诉更称受影响物业内外墙壁上均出现“细线裂缝”。陆路交通管理局就此对相关物业进行检查,并确认相关物业结构上安全。当局亦采取额外措施以修复受损财物与固定周边地区地面。

2013年6月19日,地铁站主承建商阿尔卑斯建筑破产。由于当时地铁站的施工进度顺利,阿尔卑斯建筑的突然破产使陆路交通管理局措手不及。陆路交通管理局形容此事“前所未见”,并立即采取行动挽救局面。陆路交通管理局聘请安全公司保护工地与不完整的结构,并与专家合作保护隧道掘进机与补给井。陆路交通管理局于寻得新承建商前临时委派美世界地铁站的承建商麦康劳·杜维(英语:McConnell Dowell)东南亚有限公司为看守承建商,以进行隧道工程。当局与人力部接触后,400名受影响工人获重新分配工作岗位或遣回。

2013年8月29日,陆路交通管理局宣布为陈嘉庚地铁站与另外两个地铁站委托两个新承建商。完成陈嘉庚地铁站与邻近隧道的工程的合同由SK工程与建设(新加坡)投得,合同价值2.22亿新加坡元。一般而言,承建商需要经6个月的评估与进程方获正式委托,惟为免使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出现工程延误,两个新承建商仅于阿尔卑斯建筑破产的8个星期后即获委托。

为尽可能加快工程进度,兴建该三个地铁站的人力增加了25%,而工人亦被要求可在深夜轮班,使工程可昼夜不停进行。为减低对居民的不便,工程未有使用传统的爆破机,而改用更安静的线锯(英语:Wire saw)进行爆破混凝土支柱的工程。

2015年6月28日,时任交通部部长吕德耀宣布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已完成95%的工程,并可提早通车。陆路交通管理局以要求工人周末与深夜工作的方式换取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提前完工。工程师对此“同样感到自豪与欣慰”,而他们的合作与辛勤工作亦受称许。同年8月,吕德耀宣布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于2015年12月27日通车。

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于2015年12月5日举行开放日,而陆路交通管理局在当日接获网民提醒地铁站的泰米尔语译名有误,陆路交通管理局为此致歉并更正译名。地铁站于2015年12月27日随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的其他地铁站一同启用。

地铁站初期以邻近的公爵夫人路(Duchess Road)而临时命名为“公爵夫人”(Duchess)。2008年8月陆路交通管理局为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的地铁站命名征求意见时,网上发起要求以华侨中学命名地铁站为“华中”(Hwa Chong)的运动,惟陆路交通管理局称地铁站不应以地标或建筑命名。虽然部分华侨中学学生与附近居民批评该网络运动过于“自恋”与“不公平”,其仍获其他华侨中学学生与其他邻近学校的支持,后者主张华侨中学已经成为新加坡80年历史的一部分,故应以之命名地铁站。

陆路交通管理局在咨询期后将除临时命名与另外两个名称——“华登”(Watten)和“嘉庚”(Kah Kee)作为地铁站的候选名。“嘉庚”在公众投票中获选为正式的地铁站名,使地铁站以华侨中学创办人陈嘉庚命名。华侨中学董事会后来因“嘉庚”未反映学校创办人的“历史意义”,以及其英文名“Kah Kee”是马来语中表示“脚”的词汇“kaki”的谐音而建议改采陈嘉庚的全名命名,使地铁站的最终命名再改为现名“陈嘉庚”。时任华侨中学校长洪伟雄(Ang Wee Hiong)称许地铁站名是对学校创办人的“致敬”,而众多华侨中学学生同样称地铁站名“值得(他们)骄傲”。地铁站名也同样纪念陈嘉庚对新加坡教育发展的重大贡献。华侨中学校内连接两个校门的弯月形通道亦以陈嘉庚命名为“陈嘉庚通道”(Tan Kah Kee Drive)。

然而,地铁站名仍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洪瑞云(Ang Swee Hoon)批评称地铁站名可能对非华侨中学毕业生无意义,亦不太可能培养对慈善家贡献的“欣赏”。洪瑞云补充称地铁站应以其所在地命名,类近于在营销中产品名应反映其质量的概念。洪瑞云亦提出华侨中学一旦迁址,将使地铁站名更令人困惑。自身为华侨中学校友的《海峡时报》记者杰里米·欧阳(Jeremy Au Yong)同样对地铁站名与地铁站命名新方案予以批评,称地铁站名与其所在地并无直接联系。欧阳亦警报称将地铁站命名为“陈嘉庚”可能会开以“特色城市”、“抱负目标”、“抽象意识形态”与“企业赞助商”命名地铁站的先例。陆路交通管理局为地铁站名的选择辩护,称其为候选地铁站名之一,能反映当地历史与遗产,并是公众投票中最高票的选项。然而,陆路交通管理局亦同意地铁站名应“方便通勤”,并承诺将考虑公众反馈,并在随后的地铁站命名活动中采用更有意义的名称。

陈嘉庚地铁站位于武吉知马路旁,站体局部位于华侨中学校舍下。除华侨中学外,陈嘉庚地铁站亦与南洋小学、圣玛格烈中学(英语:St. Margaret's Secondary School)、南洋女子中学校、国家初级学院与莱佛士女子小学等学校相邻。陈嘉庚地铁站也邻近加冕购物中心(Coronation Plaza)、皇冠中心(Crown Centre)等商场与普明寺(Poh Ming Tse Temple)、观音山(Kuan Yin San Temple)等地标。

陈嘉庚地铁站位于第六道地铁站与植物园地铁站之间,提供滨海市区线的列车服务,官方路线图上的车站编号为“DT8”。自陈嘉庚地铁站开往博览地铁站的首班车在星期一至六于05:44开出,而在星期日及法定假日于06:04开出,至于末班车则于23:48开出;自陈嘉庚地铁站开往武吉班让地铁站的首班车在星期一至六于06:02开出,而在星期日及法定假日于06:22开出,至于末班车则于翌日00:34开出。滨海市区线的列车班距为2至5分钟一班。

陈嘉庚地铁站由SAA建筑事务所与王王建筑事务所(Ong & Ong)设计,站体宏伟而引人注目,以反映年轻学生的聪明才智,以及华侨中学的历史背景。此外,地铁站的设计与武吉知马地区既有的绿化相得益彰。地铁站为“开放式、公园式”设计,并以清晰的几何线条与绿色几何面板为地铁站营造现代感。地铁站的出入口上方均设天篷,以突出“自然与流动”的设计主题。人行天桥、通风井与有盖行人连接路是地铁站的重要结构,三者均相汇于主出入口处,并围绕单一枢轴旋转。地铁站周围放置植物墙与垂直种植箱。地铁站的外形与纹理上有随机有序的积木图案,而此设计的灵感来自流行的积木游戏层层叠。

作为新加坡地铁“艺术之旅”计划的一部分,地铁站内展示两幅分别名为“饮水思源”与“自强不息”的壁画,两幅壁画均由华侨中学学生创作。“自强不息”壁画由手写的决心相关词语组成,而“饮水思源”壁画则由手写的欣赏过去与现在的人事的词语组成。如从远处望向“自强不息”壁画上的文字,那些文字会溶解成白色与黄色的带子,并创造出似乎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闪耀的“炽热的太阳”。“饮水思源”壁画为狂风暴雨的图案,旨在反映反馈社会的原则,并将每个人与当地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相“链接”。

相关

  • 崩坏作用崩坏运动(mass wasting),又名块体运动 、块体崩坏,为风化物质受重力作用,产生向下移动的现象。崩坏的形式及速度差异很大,有些慢到难以察觉,如潜移;有些则几乎是在瞬间产生,如山崩。
  • 霍华·霍克斯霍华德·温彻斯特·霍克斯(Howard Winchester Hawks,1896年5月30日-1977年12月26日)是一位美国电影导演与制作人,被广泛的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影响最大的导演之一。霍华德·霍克斯
  • 查尔斯-费迪南德·拉穆兹查尔斯-费迪南德·拉穆兹(1878年9月24日–1947年5月23日)是一个法语写作的瑞士作家。他生出生于洛桑 州的Vaud在洛桑大学接受教育。他先后在附近的Aubonne以及德国的魏玛短暂
  • 万建民万建民(1960年6月-),江苏泰兴人。汉族。加入九三学社。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1982年获南京农业
  • 清水车站 (台湾)清水车站(台语:清水车头 Chheng-chúi chhia-thâu)位于台中市清水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海岸线的铁路车站。该建筑为历史建筑百景征选活动中的第14名。由于随着台湾经济日益繁
  • 山西河南巡抚山西河南巡抚,为明朝初期设立的一个巡抚职位。于谦为此职位上唯一巡抚。
  • 依凤·蕾菲布依凤·蕾菲布(Yvonne Lefébure,1898年6月29日-1986年1月23日),法国的钢琴演奏家与音乐教育家,师承科尔托,为20世纪的法国钢琴家代表之一。其演奏具有明晰的触键、响亮的音色与丰富
  • 吴成仑吴成仑(韩语:오성륜,1898年-1947年),朝鲜无政府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曾使用全光、威声、吴东实、凤焕、吴震等化名。他生于咸镜北道稳城郡永瓦面龙南洞,早年参与朝鲜独立运动,曾因参加
  • 德利尔卡宾枪德利尔卡宾枪(De Lisle carbine或De Lisle Commando carbine)是英军在二战时使用的特制手动卡宾枪。德利尔卡宾枪由英国人威廉·德利尔(William Godfray De Lisle)设计,在李-恩菲
  • Dell OptiPlexDell OptiPlex是戴尔为了抢占企业、政府和教育的市场而推出的系列产品,为一台式机产品线。尽管有运行奔腾处理器或AMD处理器的款式,该系列设备通常基于英特尔的酷睿系列CPU制造。包括千兆网络和数据保护软件功能等商务用功能一半作为该系列机型的标配随机出售。一些于2003年到2004年内生产的旧款的OptiPlex机器,由于主板使用了来自Nichicon的电容,导致出现了电容灾难。 这些电容在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损坏,导致机器无法继续使用。但是根据一些泄露的内部文件显示,戴尔公司一直知晓这些电容有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