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梵蒂冈教廷图书馆
✍ dations ◷ 2025-04-25 06:44:35 #梵蒂冈教廷图书馆
梵蒂冈宗座图书馆(拉丁语:Bibliotheca Apostolica Vaticana)是圣座的官方图书馆,一般简称为梵蒂冈图书馆。它于1475年建立,位于梵蒂冈城的梵蒂冈博物馆旁。其为世界上手抄本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梵蒂冈每年准许4000到5000位学者入馆研究(需有大学或研究机构证明,且研究内容水平不得低于研究生论文水平),但只有教宗可以把藏书带出图书馆,而且阅览室严禁携带食物和笔,连矿泉水也不得携入。目前图书馆藏书160万册,其中7.5万册是手抄本。珍贵馆藏包括《梵蒂冈抄本》(公元350年的圣经,已知年代最久的圣经),还有一部用1.5公斤黄金装饰书页的《圣经》。梵蒂冈图书馆藏书包括一些中国古代图书。中华书局出版过《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ISBN 978-7-101-05039-4)。其创立可追述到4世纪出现的罗马教廷图书馆,14世纪在阿维尼翁教宗时期其藏书量曾达到2000多册。这些图书后因西方教会大分裂而大多散失。15世纪,教宗尼各老五世在梵蒂冈重建教廷图书馆,在原有图书的基础上增加馆藏、大量购书,不久形成1200册的藏书规模,成为15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图书馆。到1455年尼各老五世去世时,藏书已增至1500册,成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教宗西斯笃四世就职后派人用3年时间建成图书馆宫殿,并于1475年任命人文学者普拉蒂纳担任馆长。普拉蒂纳实行开放政策以便公众能利用该馆藏书,并编制了馆藏目录。这样,其藏书从1475年的2500册增加到1484年的3500册,其中拉丁文图书约占三分之二、希腊文书籍约三分之一。图书馆亦分为共用图书室、珍本书室和教宗私用图书室这三大部分。从此,梵蒂冈图书馆发展为天主教会的中央图书馆,其馆藏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达90多万册图书和7万件手稿,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楼于1984年翻修。梵蒂冈于2007年决定休馆整修,这是尼各老五世于1450年代成立图书馆以来首次封馆。图书馆于2010年9月20日重新开放。
相关
- 消化消化作用是指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足够小的水溶性分子(小分子),可以溶解在血浆,让身体能够吸收利用的过程。有些生物体会透过小肠吸收小分子,带到血液系统中。消化作用是生物异
- 休伊·皮尔斯·朗休伊·皮尔斯·朗(英语:Huey Pierce Long Jr.,又译作休伊·龙、休伊·朗格,1893年8月30日-1935年9月10日),美国民主党籍政治人物,前任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及联邦参议员。出生于路易斯安
- 蒂托·李维蒂托·李维(Titus Livius,前64年或前59年-17年)是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过多部哲学和诗歌著作,但最出名的是他的巨著《罗马史》(原名为Ab urbe condita,意为“自建城以来”)。李
- 喂乳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称哺乳、授乳或母乳喂养,指的是女性以乳房喂食婴儿母乳的行为。婴儿有吮吸反射,因此可以吮吸乳房并吞咽母乳,专家建议在出生后一小时即可哺喂母乳,之后
- 麦克阿瑟奖麦克阿瑟奖金(英语: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是由麦克阿瑟基金会颁发的一个奖项,每年有代表性的奖励20至40名美国人或定居于美国的外国人,该奖是颁发给那些在各个领域、不同年
- 洛科港区洛科港区(英文:Port Loko District)是塞拉利昂14区之一,首府洛科港 (英文:Port Loko).
- 王审知开平:909年四月-911年四月 乾化:911年五月-915年七月 贞明: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 龙德:921年五月-923年三月闽太祖王审知(闽东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
- 图图戴斯蒙·图图(英语:Desmond Mpilo Tutu,又译涂德民,1931年10月7日-),南非开普敦的圣公会前任大主教,也是南非圣公会首位非裔大主教,被称为人权运动者的神学家。他亦是1984年诺贝尔和
- 结构异构物结构异构,也称构造异构,是指由于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原子连接顺序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与立体异构相对。存在结构异构的化合物互称结构异构体。它们又可分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
- 路竹路竹交流道为台湾国道一号的交流道,位于台湾高雄市路竹区,指标为338k,路竹为南部蔬菜外销产销区,于1977年10月31日启用。是高雄市最北端的交流道。下交流道接台28线往西向可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