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氏巨鲶
✍ dations ◷ 2025-08-28 08:34:50 #博氏巨鲶
博氏巨鲶(学名:Pangasius bocourti),又名巴沙鱼(Basa fish),是巨鲶属的一种,原产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国湄南河流域。这些鱼是国际市场重要的食用鱼。博氏巨鲶在越南养殖主要集中在湄公河三角洲,养殖池塘深度在4-5米,采用纯投料的精养模式,8两以上上市,一年可养两造。普遍的上市规格则为0.8-1.0公斤/尾。该鱼养殖过程中病害少,甚至不需要增氧设备,流水养殖或每天换水20-30%。亩产量可达23-27吨/亩。本种淡水鱼近年在台湾市场上被用来假冒为深海产的多利鱼(又称“日本的鲷”、“鲂鱼”、“鳕斑鱼”、“镜鱼”或“国宴鱼”,学名:Zeus faber,英语:John Dory Fish),也常被用来假冒为龙脷鱼,如同大比目鱼常被假冒为鳕鱼贩售,是一种假食材。以巴沙鱼假冒高价的鲂鱼为例,真正多利鱼每公斤400元,切成每片250公克的鲂鱼约100元,而每片250公克的博氏巨鲶(巴沙鱼)只要25元。很多环境组织对博氏鲶鱼所处的海洋生态系统提出了质疑。海洋生态组织提出,人工养殖的博氏鲶鱼有污染生态系统以及野生物种的潜能。英国的Asda和Tesco也曾对博氏鲶鱼做测试,但是没有发现任何有毒物质积累在鱼体内的迹象。但是AQIS的测试在博氏鲶鱼的体内发现了孔雀绿(一种普遍用于淡水鱼的杀菌药),但也没有发现其他污染物。在2011年《福布斯》杂志报导,养殖在污染的湄公河三角洲的巴沙鱼,因为管理不佳,所造成的疾病传染,已使当地野生鱼类生态受到影响,故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等,下令禁止此类越南养殖鱼的进口。
相关
- 强的松17-hydroxy-17-(2-hydroxyacetyl)-10,13-dimethyl-7,8,9,10,12,13,14,15,16,17- decahydro-3泼尼松(英语:Prednisone),又名“去氢可的松”或“强的松”,它是一种口服的糖皮质激
- 赫茲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每一秒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
- 凯泽在物理学里,波数是波动的一种性质,定义为每 2π 长度的波长数量(即每单位长度的波长数量乘以 2π)。更明确地说,波数是每 2π 长度内,波动重复的次数(一个波动取同样相位的次
- 二倍体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
- 种群遗传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南亚裔南亚裔人士是一个全球各地给予南亚国家的人的统称,裔的意思是一族人,又可用于一群同一类别的人身上,南亚是亚洲南部的一部分。南亚裔是指原居地为南亚的民族之统称,主要有来自以
- Esub2/sub (地诺前列酮)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亦称地诺前列酮(dinoprostone),是前列腺素的一种,发现于1976年。主要用于分娩时软化子宫颈、引发子宫收缩、引产。此外也可以用作堕胎药、刺
- 芽孢乳酸菌凝结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oagulans),又称芽孢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orogene),是一种可以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此种细菌为杆菌,大小约为0.9*3-5微米,具有过氧化氢酶,营养型态
- 台罗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台罗:Tâi-uân Bân-lâm-gú Lô-má-jī Phing-im Hong-àn,白話字:Tâi-oân Bân-lâm-gú Lô-má-jī Pheng-im Hong-àn),简称为台罗拼音或台罗
- 亨利·贝克勒亨利·贝克勒尔(法语:Henri Becquerel,1852年12月15日-1908年8月25日),法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与居里夫妇一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受伦琴发现X-射线的启发,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