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化显色

✍ dations ◷ 2024-10-19 04:29:34 #光化学

溶剂化显色是某种化学物质(通常是不对称的染料分子)溶解后,因为溶剂的极性改变而改变色彩的现象。当溶剂极性变高时,若出现蓝移,则称为负溶剂化显色;出现红移则称为正溶剂化显色。 若称某物质具有溶剂化显色效应,或溶剂化显色偏移,系指该物质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与溶剂的极性有高度的相关性。

具溶剂化显色特质的染料分子,在基态与激发态的极性是不同的,当溶剂的极性改变,会连带造成染料分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隙改变。这便造就了在不同极性中颜色不同的特性。并且,我们也可透过量测吸收或发射光谱来推断溶剂与染料分子的交互作用。

正溶剂化显色的一个典型例子是4,4'-bis(dimethylamino)fuchsone,这种分子若溶在无极性的甲苯,呈现橘色;在弱极性的丙酮中为红色;而溶在较强极性的甲醇中则穿透光为红外光。

负溶剂化显色的例子则为4-(4'-hydroxystyryl)--methylpyridinium iodide,其溶在1-丙醇中为红色,甲醇中为橘色,而在水中为黄色。

相关

  • 佛罗里达州佛罗利达州(英语:State of Florida)是美国本土最南端的一个州,亦属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第三多的州,为著名的避寒圣地。中文俗称为佛州,佛罗里达。州府位于塔拉哈西,最大的
  • 2-甲基-1-戊醇2-甲基-1-戊醇(英语:2-Methyl-1-pentanol,IUPAC名:2-methylpentan-1-ol)是一种伯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可作为溶剂和生产其它化学品的中间产物
  • 原始汉语原始汉语(英语:Proto-Sinitic language),一种祖语,历史语言学假设所有汉语都拥有共同始祖,并根据这个假设来重建出这种语言。学者一般相信,原始汉语分支自原始汉藏语,之后独立发展,在
  • 菲律宾大学菲律宾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他加禄语:Unibersidad ng Pilipinas,缩写:UP)是菲律宾共和国规模最庞大的国立大学系统。该校在美国殖民时期由第一届菲律宾议会于1
  • 伍德拉克岛伍德拉克岛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岛屿,属于基里维纳群岛的一部分,由米尔恩湾省负责管辖,面积739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410米。
  • 山狐山狐(Lycalopex culpaeus),又名寇巴俄狐或厄瓜多尔胡狼,是南美洲的野生犬科动物。它们是南美洲大陆内体型第二大的犬科,仅次于鬃狼。它们的外表很像赤狐。它们的毛呈灰及红色,下巴
  • 猫女 (电影)《猫女》(英语:)是一部于2004年上映的美国超级英雄科幻片,由皮托夫(英语:Pitof)执导,荷莉·贝瑞、本杰明·布拉特、莎朗·斯通、兰伯特·威尔森、弗兰西丝·康罗伊、艾利克斯·布斯
  • 七鳃鳗属七鳃鳗属(学名:),是七鳃鳗目七鳃鳗科的一属。该属的分类:
  • 基思·康纳斯基思·康纳斯(Carmen Keith Conners,1933年3月20日-2017年7月5日)是美国心理学家,是早期创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诊断标准的人之一,他曾创建针对ADHD病患的家长及老师的评定量表(C
  • 硒化铋硒化铋(Bi2Se3)是一种灰色粉末,它是一种半导体,为热电材料。具有完美化学计量比的硒化铋是半导体,带宽为0.3 eV,其硒空穴是电子授体,化学性质类似半金属。在硒化铋中,观察到了拓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