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 (中国称号)

✍ dations ◷ 2025-04-11 22:38:09 #中国的称号,契丹,中世纪

契丹(英语:Khitan、Catai或Cathay)是中世纪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称谓之一。是长期以来蒙古人、中亚突厥人、东斯拉夫人和中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错误认识,而且多为模糊之词,称呼也不统一,在众多关于中国的叫法中,部分欧洲国家曾使用契丹。俄罗斯、乌克兰人、哈萨克斯坦、维吾尔人至今仍在各种场合使用契丹一词,但汉族人不喜欢被维吾尔人称为契丹人(Hitay)。第一个称中国为契丹的是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将元朝称契丹。但真正使欧洲人为中国给定统一专名的是意大利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他在1605年寄给意大利的信函中断定中国就是马可波罗的“契丹”。

Китай从词源上讲来自辽代国号“契丹”。这一词义因13世纪蒙古的西征逐步扩大,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通过蒙古人转手给欧洲人,该词泛指中国。在蒙古人统治下的地区以及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交往的国度,都已习惯用Kitai来称中国。公元1404年西班牙公使克拉维约赴撒马尔罕觐见帖木儿汗在《克拉维约东使记》用契丹来称呼中国。大部分欧洲人从15世纪开始称中国为契丹,这并非源自契丹强盛之故,俄罗斯从伊凡三世(1440年-1505年)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俄罗斯按照当时欧洲部分国家的习惯称中国为契丹。在金帐汗国时期,很多突厥语和蒙古语的词根和词汇进入了古罗斯的语言,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而俄罗斯受鞑靼蒙古的桎梏近250年,加上蒙古帝国武力强盛,国祚长久,也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称中国为契丹。

契丹人虽然只控制了中国边缘部分地区,但延续两个多世纪的统治,加上其统治范围东起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有效地隔断了中国南方与中亚和西亚的直接联系。因而,西方自然得出了契丹是真正中国主人的误解。这种对契丹长期统治的误解和夸大,亦深印在同时代的亚洲人脑海中,直到辽朝灭亡之后,这种看法还延续了很长时间。

“契丹”这一称号在由东向西的传播中逐渐演变:

现时突厥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多数语言中仍把中国称为“契丹”,如俄语中的Китай。在英语中,由“Khitan”演变而来的“Cathay”也是中国的雅称,但多用于诗歌中。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有时被译为“国泰”,如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国泰电影院(Cathay Theatre)等,另外上海的华懋饭店被译作Cathay Hotel。

相关

  • span class=nowrapCuBHsub4/sub/span硼氢化亚铜,又称硼氢化铜(I),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uBH4。1964年,Klingen用氯化铜和硼氢化锂为原料,在-45℃的乙醚中反应,产生白色不挥发的化合物CuBH4:硼氢化亚铜极不稳定,在-
  • 古罗马年表古罗马年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举古罗马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跨度从古罗马建立至拜占庭帝国最后试图收复罗马。
  • Thor (视频编解)Thor是思科系统正在开发的开放免专利视频编解码器。Thor的规格可在各种互联网草案中找到。2015年7月22日,Thor被提交给IETF作为其NETVC视频标准的候选技术。HEVC也使用Thor的
  • 激光唱片激光唱片(英语:Compact Disc,缩写:CD;又称镭射唱片)是一种用以存储数字数据的光学盘片,原被开发用作存储数字音频。CD在1982年面世,至今仍然是商业录音的标准存储设备。在CD尚未发明
  • Be'lakorBe'lakor 是一支旋律死亡金属乐团,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团名的灵感来自于游戏中古战锤中的恶魔贝拉寇(Be'lakor)。Be'lakor于2004年组成,直到2005年才开始公开演出活动。2007
  • 舍林大街站舍林大街站(德语:U-Bahnhof Schillingstraße)是柏林地铁的是柏林地铁地铁5号线的一座车站。其位于卡尔·马克思大道下方。站名源自于附近的舍林大街。
  • 宋权宋权(1598年-1652年),河南省归德府商邱县(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宋荦之父。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山西阳曲县知县、吏科给事中、候补北科给事中、工科给事中、兵
  • 鸠山安子鸠山安子(日语:はとやま やすこ,旧姓石桥名石桥安子,1922年09月11日-2013年02月11日),日本女性政治人物,世界最大的轮胎及橡胶产品生产商普利司通公司的创始人石桥正二郎的长女。192
  • 梅塞塔高原梅塞塔高原(西班牙语:Meseta Central,意为“中央高原”),又称麦西达高原或卡斯蒂利亚高原,是构成西班牙多为高原与山地的主要地理区,梅塞塔高原北面是坎塔布连山脉,南为摩莱纳山脉,另
  • 姚文宇姚文宇(1578-1646),字汝盛,号镜山,法名普善,明末清初浙江省处州府庆元县人,斋教龙华派首领,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年),被南明将领杨鼎卿勒索金钱,不屈而死。姚文宇是民间宗教的领袖,时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