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偶蹄目 Cetartiodactyla

✍ dations ◷ 2025-09-29 13:03:39 #鲸偶蹄目 Cetartiodactyla
鲸偶蹄目(学名:Cetartiodactyla)是一个包含了传统鲸目及偶蹄目的演化支。这个演化支一般是用来描述鲸鱼(包括海豚)是从偶蹄目中演化而来。根据遗传学分析,鲸鱼现存最亲近的近亲是河马。鲸鱼与河马的分支则称为河马形类(Whippomorpha,有建议使用Cetancodonta但未普及)。依此定义,剔除了鲸目的旧有偶蹄目分类将是个并系群。在起初,鲸偶蹄类的定义原是指鲸目是偶蹄目的旁系姊妹分类,而非从偶蹄目演化。从此定义来看,所有偶蹄目(包括河马)之间才是近亲,而鲸鱼是偶蹄类的旁系群。鲸鱼演化自陆上的哺乳动物,并形成了一个单系群。一般都接受鲸鱼是从单一的祖先演化下来。于1990年代前,最广泛接受的鲸鱼近亲是已灭绝的中爪兽目。中爪兽目是有蹄的及主要是肉食性的哺乳动物。但现今很少学者认同这个说法,一般只认同中爪兽目是鲸偶蹄类的近亲,而非鲸鱼的祖先。鲸鱼是从偶蹄目演化的理论是基于DNA序列的分析结果。在最初的分子分析中,显示鲸鱼较猪更接近反刍亚目(如牛及鹿)。为了在目名反映这种演化关系,故出现了鲸偶蹄类。后期的分子分析提供了更完整的故事。河马被认为是鲸鱼的近亲,反刍亚目与鲸鱼/河马的分支有关,而猪则被分类在更远的位置。除了新增了鲸鱼/河马分支外,分析更显示河马及猪并非近亲。这个结果很富争议,因为现存正有基于河马及猪形态上的共通点而成立的猪形亚目。除了DNA及蛋白质序列外,学者追踪了基因组中一种称为短散落配置(SINE)的转位子。DNA序列的转位子会有时将自己复制,并将复制品插入基因组的另一个位置。但SINE没可能会将自己插入基因组的同一位置。数据显示鲸鱼、反刍亚目及河马的基因组中,有几个转位子将自己插入同一位置上。在骆驼及猪的基因组中并没有这个插入点。不同的DNA序列测试都得出同一的结论:即河马与鲸鱼是彼此非常接近,而多于其他的偶蹄目。这一点从鲸与河马都可以利用超声波在水中分辨敌友和在水中育儿(交配,产子和哺乳),睾丸和阴嚢藏于腹腔内可以知道。不过一些形态学的研究却争议这个假说。另一项形态学的研究指河马是从石炭兽科分支演化的,而石炭兽科/河马分支则是鲸目的姊妹分类。根据近年分子学研究,劳亚兽总目属下各目的可能演化关系如下(真有蹄类学说):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猬形目 Erinaceomorpha鼩形目 Soricomorpha翼手目 Chiroptera鳞甲目 Pholidota食肉目 Carnivora奇蹄目 Perissodactyla鲸偶蹄目 Cetartiodactyla鲸偶蹄目各主要演化支的关系如下(河马形类学说):鲸类 Cetacea河马科 Hippopotamidae反刍亚目 Ruminantia猪形亚目 Suina胼足亚目 Tylopoda形态学及古生物学对鲸鱼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关系亦于1990年代后出现很大变化。一些化石发现(如罗德侯鲸)显示鲸鱼并非从中爪兽目衍生或与其是近亲。很多学者支持成立鲸偶蹄目的分支,但亦有很多不支持鲸鱼是从河马演化的说法,故认为偶蹄目仍然是一个有效的分支,而鲸偶蹄类则可能是一个大目或总目。大部分基于形态特征而进行的种系发生学分析都发现了鲸鱼/河马分支,但却显示鲸目及偶蹄目互相距离很远。距骨的特征一般都被引证偶蹄目的单源性。河马化石直至中新世才出现,但鲸鱼祖先则可以早达始新世。鲸鱼/河马假说出现了一个接近3000万年没有河马祖先存在的空隙。一些石炭兽科被指是河马的祖先,但却得不到支持。无论如何,鲸鱼/河马学说认为鲸类与河马类在6000万年前拥有共同的半水栖祖先,直到5400万年前才分化成两支,其中一支演化成鲸类,可能始于5200万年前的巴基鲸及其他古鲸亚目近亲,它们渐渐适应水栖生活的,最后演化成完全水生的鲸类。因此,此学说认为鲸偶蹄类才是有效的单系群分类。

相关

  • 蛋,是卵生的羊膜动物所生带有硬壳的卵,受精之后可孵出小动物,为人类食用已有几千年历史。蛋由蛋壳保护,而当中的蛋白和蛋黄被各种薄膜包裹。蛋黄和全蛋存储大量的蛋白质、胆碱和
  • 趾甲指(趾)甲,亦称指(趾)盖、指(趾)甲盖、指(趾)头盖等,分为手指甲(简称手甲)或脚趾甲(简称脚甲),是哺乳类动物长于肢体指前端的由皮肤角质层硬化的一层硬物,指(趾)甲的作用是保护末节指腹避免受损
  • 细胞自噬自噬(英语:Autophagy,或称自体吞噬)是一个涉及到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体机制,负责将受损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等运送至溶酶体降解并再利用的进化保守过程。
  • 烃类.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CPb有机铅化合物(英语:Organolead compounds)是指分子中带有碳-铅键的化合物,研究这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分支称为“有机铅化学”(Organolead chemistry)。第一个合成的有机铅化合物是的
  • 文本文件文本文件一般指只有字符原生编码构成的二进制计算机文件,与富文本相比,其不包含字样样式的控制元素,能够被最简单的文本编辑器直接读取。由于结构简单,文本文件被广泛用于记录信
  • 金振民金振民(1941年-),中国构造地质学家。出生于浙江温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教育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
  • 欧根·戈尔德斯坦欧根·戈尔德斯坦(德语:Eugen Goldstein,1850年9月5日-1930年12月25日),德国物理学家。 放电管的早期研究者,阳极射线的发现者,阴极射线的命名者。
  • 就业雇佣(英语:employment,意近:就业)是指二个伙伴之间的契约关系,其中一方为雇佣者(雇主、雇佣人),另一方为被雇佣者(雇员)。从法律意义来看,通过双方契约约定,“被雇佣者”为“雇佣者”工作
  • 先天成骨不全症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简称OI,又称脆骨症,是一种主要影响骨骼的遗传性疾病。它导致骨骼容易骨折。严重程度可能从轻微至严重。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蓝巩膜,身材短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