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板块边缘

✍ dations ◷ 2025-04-04 05:17:18 #聚合板块边缘
聚合性板块边缘(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y,又译大陆汇聚带、聚合性板块边界、破坏性板块边界),顾名思义,是指边界两旁板块相移近之处。其动力源自软流圈中下沈的熔岩对流,乃三种主要板块边界之一。由于板块相撞时产生巨大挤压力和摩擦力,并形成俯冲带,产生大量熔岩,故容易触发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与此同时,亦造出褶曲山脉、海沟、火山、火山岛弧等自然地貌。软流圈中的对流会带动岩浆流动,当岩浆和板块间产生摩擦,就会带动板块移动。若果对流上升,板块会相移开,形成扩张性板块边缘;若果对流下沈,板块会相移近,形成聚合性板块边缘。板块相撞时密度较高的一块会下沈,使其在板块边缘的部分被对面的板块压着,形成俯冲带。俯冲带会一直伸入软流圈,然后熔掉,故聚合性板块边缘又名破坏性板块边界。聚合性板块边界产生巨大挤压力和熔岩,可以形成褶皱山脉(又名褶曲山)、海沟、火山和火山岛弧等地形特征。另外,亦可能形成逆断层。当边界两旁都是大陆板块时,两个板块均密度不高,不会产生俯冲带。大陆碰撞的过程产生巨大挤压力,推高原来的沉积物,形成折皱山脉。其著名例子包括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土耳其本廷山脉,其中喜马拉雅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当边界两旁都是海洋板块时,密度较重的一个会隐没在另一个板块之下,形成俯冲带。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地形上的凹陷处,称为海沟。另外,由于产生大量熔掉物质,造就火山活动,故会形成火山弧|火山岛弧。其著名例子包括太平洋板块北部和北美洲板块西北部形成的阿留申群岛 , 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形成的日本、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等。当边界两旁分别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时,密度较重的海洋板块会被压在大陆板块下,形成俯冲带。过程中,会产生火山、折皱山脉和海沟等地形。其著名例子包括纳斯卡板块沉入南美洲板块时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和秘鲁-智利海沟。板块移动时会产生巨大力量,可能触发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其中在环太平洋火山带,板块边界多为聚合性,亦是世上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相关

  • 头孢洛林头孢洛林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 (发音为/sɛfˈtærɵliːn/, 商品名Teflaro)是一种第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它对于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
  • 软组织软组织是连接、支撑、包裹其他身体器官的一种组织,相对概念是骨头等“硬组织”。它包括肌腱、韧带、筋膜、皮肤、结缔组织、脂肪、滑膜、肌肉、一些神经和血管。此概念覆盖面
  • 雄激素雄激素(英语:androgen、英语:androgenic hormones或英语:testoids),也译为雄性激素、男性激素、男性荷尔蒙,是一种化学成合物的泛称。在于脊椎动物中,凡是能够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 形态音位学词法音位学(英语:morphophonology 或 morphonology)是语言学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词法学与语音学或音位学的联系。主要关注语素(即最小的意义单位)在组合成词时发生的音变。词法音位
  • 可判定性一个语言 L {\displaystyle L} ,是一个集合,且其补集为 L ¯
  • 肉芽肿并多发性血管炎肉芽肿并多发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缩写为GPA),旧称韦格纳肉芽肿(英语:Wegener's granulomatosis,缩写为 WG),又译为华格纳氏肉芽肿,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发生原因不
  • 太阳中微子缺失问题太阳中微子问题是测量到穿过地球的太阳中微子流量与理论计算相比出现缺失的问题,从1960年代中期持续至约2002年。这种缺失已经被中微子物理的新的认识解决了,这要求对粒子物理
  • 斯塔提乌斯斯塔提乌斯(英语:Statius),(45年-96年)。古罗马著名的诗人之一,出生于那不勒斯,其父即凭借诗歌而闻名于世。他曾创作了大量反映古希腊神话的相关史诗作品而在古罗马闻名遐迩,他的作品
  • 无意识潜意识人之某些欲望常不为现实社会所接受,该欲望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无法实现而消失于无形,该欲望一方面受到接踵而来的众多欲望所挤压,以至将其挤压至意识无法察觉的深处,另一方面
  • 英雄英雄指品格优秀、做出超越常人事绩的人。“英雄”一词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但有时为了作区分,也可以用“英雌”、“女英雄”、“巾帼英雄”等词特指女性英雄人物。在传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