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杆菊石
✍ dations ◷ 2025-10-22 14:49:09 #杆菊石
见内文杆菊石(学名:Baculites)是生存在白垩纪海洋中的一属菊石,壳形接近笔直,只有壳上尖端最早期的壳阶部分还维持盘卷。它们于白垩纪晚期遍布世界各地。杆菊石可以长达2米,相信它们在水中是头向下垂直生活的,以触须在海床上搜索食物。由于壳的另一端并没有平衡物,所以学者认为这是杆菊石唯一可有的形态。不过近期的研究发现,一些杆菊石物种可能会以较接近水平的方向生活在靠近海面之处。杆菊石的外壳初期是以盘绕形式生长,直径约为1厘米。当它们成熟时,壳就会笔直的生长。成年杆菊石可以长7厘米至2米。从壳的同位素分析,相信杆菊石是生活在水柱的中间部分,并不接近海床或海面。在一些地层中,杆菊石十分普遍,估计它们是一大群生活的。但是,它们的化石分布却不及直角石稠密。雄性杆菊石的长度只有雌性的三分之一至一半,壳上的棱纹也较浅。它们的壳也像其他菊石目菊石一样有住室,住室内藏有气体来保持它们的浮力。这些住室之间有连室细管,与头部连接。动物自身则在最末及最大的住室中,可以控制每个住室的气体水平及浮潜。分隔住室的隔壁与外壳互接,互接处有缝合线。不同的杆菊石物种有不同的缝合线纹。杆菊石化石非常脆,一般发现时都已经断裂。普遍是断成两截或分成几片,往往断裂处都是位于缝合线。杆菊石及其余白垩纪壳形笔直的菊石目菊石很多时候会被人们与直角石及杆石混淆。杆菊石与直角石的外壳都是长管状,在石市场也同样普遍。但两个分支是分别地在不同时代演化成长管状,且直角石的时代比杆菊石长很多。此外直角石的缝合线较简单,而杆菊石的则较复杂。至于杆石的化石则较为稀有罕见。
相关
- 心智图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四环霉素四环霉素(英语:Tetracycline,/ˌtɛtrəˈsaɪkliːn/,INN),又称四环素,一种聚酮类广谱抗生素药物的泛称,这类药物由链霉菌属放线菌门细菌所产生,基本化学结构均由四个环接合而成,可用
- 乳牙乳牙,又称奶牙,是人类和很多动物的第一套牙齿。脱落后再生的牙齿称为恒齿。人类的乳牙有20颗,比恒齿小,表面珐琅质薄。按生长顺序为:婴儿一般6个月左右开始长乳牙,约2岁半完成过程
- 视物显小症视物显小症是一个会影响人类视知觉的情况,是空间感知障碍的一种,患者眼前的东西看起来会比实际体积小。视物显小症可能要么来自眼睛影像的光学扭曲(例如因眼镜),要么来自某种神经
- 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常常使用“好莱坞”(英语:Hollywood)作为代称,是指在美国或者由美国制片商制作的电影,其对世界电影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美国电影产业之历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无声
- 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y, SSSB)是国际天文联会在2006年重新解释太阳系内的行星和矮行星时,产生的新天体分类项目。其他所有环绕太阳运转的天体都将归属到这个分
- 加加林国外奖励: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俄语: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苏联航天员,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首个进入太空的人类。1
- 骨女骨女(日语:ほねおんな)在鸟山石燕的《今昔画图续百鬼》有记载,外貌为骸骨模样的女性妖怪。其由来缘自浅井了意的作品伽婢子中的故事牡丹灯笼,此故事改编自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的
- 倪福德CPBLMLBABL倪福德(1982年11月14日-),台湾前旅美棒球选手,曾效力美国职棒大联盟底特律老虎队担任中继投手。在加入老虎队以前,为中华职棒中信鲸队的球员。因为在他成为继陈金锋、曹
- 会党会党是清朝统治时期,清廷对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结社的一些秘密团体的统称。清朝统治时期,民间多以秘密结社方式组织反清斗争,因此清朝对会党予以严厉镇压。在《清律》中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