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

✍ dations ◷ 2025-02-23 22:36:49 #清朝服装,满族服饰,外套

马褂(满语:ᠣᠯᠪᠣ,转写:),在清代文献中称行褂,是中国清代及民国男式服装之一,被视为一种外套或夹克,套在满式长袍外面穿用,与长袍/长衫合称“长衫马褂”或“长袍马褂”。马褂有袖(无袖的称作马甲),分大襟、对襟、琵琶襟三种,一般长度到肚脐,袖长到肘部。材质上有单、夹、皮、纱、棉等种类。

马褂在顺治年间多为满族人穿用,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流行全国。在清朝,明黄色的黄马褂是特赐给有军事功劳者、对皇家有功劳者、或者武艺高强的军人与精于打猎的武士,代表皇帝的恩典。所以其他人不得随便穿用明黄色的黄马褂。

是满族人的衣装

马褂是清朝官员制服的一种,在《清朝通典》内长与坐齐的褂子称为行褂,设计上方便骑马时穿着。满清皇帝的制服分为朝服、龙袍、常服褂、行褂、常服袍、行袍。行褂比常服褂短。满清官员的制服分为“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几种。当中行服是出外时所穿,而马褂(亦称为“行褂”)即行服的一种。据《大清会典》定制,清朝皇帝、王公大臣及文武品官的行褂形制相同,但以面料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和亲王色用石青,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护军统领等色用明黄。在八旗之四正旗中,除正白旗、正红旗和正蓝旗副都统之行褂色各如旗色外,正黄旗副都统的行褂为金黄色。

马褂的颜色和用料皆与穿著者的阶级有关,当中黄色是皇帝的专用颜色,只有皇帝近身的侍卫,或者获皇帝特别赏赐者才可以穿着。皇帝、亲王的常服行褂则用石青色。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民国元年十月初三)。男子常礼服采用中西两式,即《服制》中所指的甲乙两种。《服制》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公布《服制条例》,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在台湾,参加正式传统宗教祭典时,主祭、陪祭者多会穿着马褂。近年来参加佛教式丧礼的家属由传统披麻戴孝改为穿着黑色马褂。

根据清官规定,有四类人可以穿着淡黄色的黄马褂:

相关

  • 膀胱炎膀胱炎 是指膀胱发炎的状态,在女性较为常见,但各年龄层的男女都可能罹患。膀胱炎可分为以下几类:
  • 德川庆喜德川庆喜是NHK于1998年播出的大河剧,播出期间是1998年1月4日~12月13日,原作是司马辽太郎、主角演员是本木雅弘。本剧不但有菅原文太、若尾文子、杉良太郎等资深演员,也起用了像
  • 咸兴市坐标:39°55′N 127°32′E / 39.917°N 127.533°E / 39.917; 127.533咸兴市(朝鲜语:함흥시/咸興市 Hamhŭng si */?)位于咸镜南道中部海边,位于朝鲜半岛东海岸咸镜湾畔,是仅次
  • 碘化亚铁碘化亚铁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I2。红棕色三方晶体,空间群,其中 = 0,404 nm, = 0,675 nm,Z = 1。易溶于水。可形成FeI2· H2O,其中 = 2, 4, 6, 9。在有机反应中作为催化剂使用。
  • 齿龈后音齿龈后音(Postalveolar consonant、齿龈后辅音)为舌叶(lamina)接近或接触齿龈脊(英语:alveolar ridge)(齿槽堤/齿槽脊)部所发出之辅音。比如英语中的硬颚齿龈辅音(英语:Palato-alveolar
  • 生命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突破奖是突破奖系列的一环,奖励对顽疾治疗和人类寿命延长领域的杰出研究。该奖项于2013年开始颁发,奖金为300万美元,是现今科学界拥有最多奖金的奖项。在2015年2月的现
  • 张缙彦《明郭忠节公联吟雅集图》之张缙彦像,明人绘 河南新乡孝思堂郭氏祠堂藏张缙彦(1600年-1672年),字濂源,号坦公,又号外方子,别号大隐,河南新乡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崇祯四年(1
  • 向华波向华波育有2子,长子向展棠,二子向展橒。曾任中国国际经济文化促进会理事。
  • Chez Panisse坐标:37°52′46.49″N 122°16′8.46″W / 37.8795806°N 122.2690167°W / 37.8795806; -122.2690167Chez Panisse是位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市的一所餐厅,由厨师Alice Waters与
  • 阿马里伊·贝尔阿马里伊·贝尔(英语:Amari'i Bell,1994年5月5日-)是一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司职左边卫,现时效力英冠俱乐部布莱克本流浪者。阿马里伊·贝尔出身于索利赫尔沼泽的青训系统,在2011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