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通话
✍ dations ◷ 2025-04-04 07:33:50 #南通话
南通话通行于江苏省南通市市区和通州区中西部。地处北方方言和吴语的交界地带,语音和词汇上都有着北方话和吴语的双重特色,对于它属于官话还是吴语,有过不少争议。因为南通话中已经没有全浊声母,所以目前把南通话归入江淮方言的通泰片。对于它的起源和形成,也有众多的说法。大约从公元4世纪起,在长江口黄海上相继出现了扶海洲、胡逗洲(壶豆洲)、南布洲、布洲、东洲等较大的沙洲。其中扶海洲约在南北朝后期即与江北大陆涨接,这就是今天的如东 县地。胡逗洲(壶豆洲)即是今天的南通市市区、郊区及通州市西部地;南布洲约当今通州市 金沙镇以东至三余镇五甲苴(jiē)一带;布洲则约当今启东市北部吕四港镇迤南一带;东洲 在布洲以南,其地已坍没,约当今海门市东南部和启东市西南部。根据文献记载,六朝梁元 帝承圣元年(公元552年)时,壶豆洲上即有流人煮盐为业。所谓流人,大抵指流放人犯。这些沙洲,隋时属海陵;唐初为盐亭场,属扬州广陵郡。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设置盐官,属扬州海陵县,隶淮南道。因此,初期的流人可能来自扬州属地,洲上的方言当为古江淮话无疑。到了公元8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始在狼山驻军,狼山成为浙江西道管 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及附近岛屿也就成为浙江西道常州辖地了。唐乾符二年(公元 875年),于胡逗洲置狼山镇遏使,设防务机构,属浙西道节度使节制。由于这些岛屿改属常 州管辖,从这时起,流人便多来自江南常州,即今常州、宜兴、无锡、江阴一带了。他们带来了 古代常州一带的吴语,并与原先岛上通行的江淮方言接触、融合,形成了新的具有一定江淮话特色的吴语。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南布洲连成一片,始称静海洲,整个沙洲的范围向 东扩展到大致今海门市包场镇一带。唐末,军阀姚存据静海、东洲(东布洲)二洲,为东洲镇 ·347· 遏使。姚存卒,其子廷硅代之。唐亡,姚转向杨吴,姚廷硅任东洲静海军使,长江口上岛屿即 成了杨吴之地。大约即在此前后,静海洲与北岸砂嘴涨接。长江口上岛屿转属杨吴后,引起 了江南地区吴越国的不安。公元908年、913年和918年,吴越和吴(杨吴)两国曾4次进行 了争夺长江口岛屿的战斗,这些岛屿最终为吴所据,东洲、静海洲也就成为淮南海陵郡(治今 泰州市)管辖地了。公元937年(吴天祚三年)南唐代吴,立静海都镇制置院,姚廷硅子彦洪 为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二月,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 姚彦洪眼看在这儿再无立足之地,便带着家属、军士等一万多人离开静海投奔吴越去了(《十 国春秋》、《资治通鉴·后周纪》)。姚氏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其军士亦多吴兴子弟,姚氏三代统治长江口上岛屿长达半个世纪,军士和家属人数逾万,因此,古吴兴方言必定对当时 人数并不多的这些岛上的方言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是,吴兴与常州两地毗连,方言大体相 近,因此,岛上方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 属扬州,旋改为通州,析其地为静海、海门二县。由于静海洲与大陆涨接并改属海陵郡管辖, 静海人与江南人的交往日减,而与江北海陵,尤其是与其毗连的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 繁,同时也有大量的海陵人来往于两地之间,有的甚至定居这里。海陵,作为这一带的行政、 经济和文化中心,海陵方言自然也成了这一带的优势方言,因而对静海方言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最终导致了静海方言由吴语向江淮话的转化,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南通方言——一 种具有许多吴语特点的江淮官话。而海门岛直至公元11世纪中叶(宋庆历、皇祐间) 始与通州东南涨接,在古代交通相对闭塞的情况下,其居民与岛外来往比较少,因而方言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始终保持了吴语的特色。南通话保留了较多的吴语底层及有很多特色词汇。南通话语音上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一律读成送气清音。根据这一点把它排除在全浊声母保存完好的吴语之外。这一特点也和附近的泰州、如东、如皋、等地方言类似,所以把这一带方言划为江淮方言(江淮官话)的通泰片。但南通话不能和这些地方通话,南通话的划分仍然存在争议,通常主张将其划分至江淮方言通泰片,但是有人认为将其独立出来,不列入江淮方言,而实际上南通方言是毗陵片吴方言和泰如方言的混合体.
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共7个。1、古全浊声母遇塞音、塞擦不分平仄一律送气。而普通话和扬州等地方言(江淮方言洪巢片)仄声不送气。比如在古汉语里面同音不同调的“瓶”“病”和“同”“动”两组字,“瓶”和“同”是平声,普通话就念成“ping”、“tong”,“病”和“动”是去声(属于仄声),普通话就念“bing”、“dong”,和“并(合并的并)”、“冻”同音。但是在南通话里,他们仍然是同音不同调,“病”和“动”也是念成“ping”、“tong”,和“并”“冻”不混。同理,“舅”“就”念成qieu,“毒”念成“toq”,“袋”念成“tae”等等。这可以说是南通话等通泰话最明显的特征。2、麻开三读a或uo,比如说“车cuo”“遮zuo”“蛇suo”“写xia”“斜qia”“姐jia”等字。3、咸山摄覃韵以及见组开头一等字也分成an和un两个韵,比如“官gun”“干gun”“卷jyun”“蛋tan”“先xin”“天tin”“欠qin”“现xin”。南通话里“敢gun”和“管gun”同音,而洪巢片(扬州)咸山摄覃韵以及见组开头一等字也读an,所以 敢gaen与管gun不同音。4、南通方言具有7个声调,除了上声外,其余平去入各分阴阳。而江淮官话洪巢方言一般只有5个声调。5、南通方言里保留的吴语词汇要比其他江淮官话多。颚化齿龈擦音: ɕ ʑ ( (衣) and (姆)可单独成音节)塞擦音: t͡s, t͡sʰ, t͡ɕ, t͡ɕʰ, t͡ʃ, t͡ʃʰ另有零声母音节南通话有阴声韵母22个,阳声、鼻化韵母18个,入声韵母14个,共54个韵母。高元音音位/i/, /y/ 有擦化、舌尖化变体。韵母/ɜ/有儿化变体 /ɜ˞/.深、臻、曾、梗四摄在南通话中合流,故而南通话有“不分前后鼻音”之说。这一特点也存在于其他通泰方言当中。阴平21、阳平35、上声(清上、次浊上)55、阴去42、阳去(全浊上、浊去)213、阴入42ʔ、阳入55ʔ浊上归去,阴入和阴去调值相同,上声和阳入调值相同。按调值算,共5个声调。南通话入声调值阴低阳高, 但阳入后接鼻音、边音、浊擦音、零声母字时, 调值变为21。比如“十五”的“十”,单念调值为55, 后跟一个零声母字“五”时,“十”字变为21调。南通话单元音丰富,没有普通话的前响复合元音,而且跟普通话存在象上、中古汉语过渡时期发生的推链高化式的元音大转移(参见朱晓农<元音大转移和元音高化链移> 《民族语文》2005年第1期),比如普通话ai韵母在南通话里对应的是a韵母;普通话的a韵母,南通话里音位抬高和收拢口型,对应的韵母有oa 和o ;普通话里的e 和o 两个韵母在南通话里对应oe 这个韵母,如“屙屎”普通话拼作eshi,南通话拼作oesi,“蹉跎”普通话拼作cuotuo,南通话拼作coetoe;普通话的ei 在南通话里对应的是e ;普通话的ao 在南通话里是eu 。
相关
- 密码子遗传密码(英文:Genetic code)是一组规则,将DNA或mRNA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的密码子转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用于蛋白质合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样的遗传密码,称为标准
- 毛利人毛利人(Māori)是新西兰境内的原住民,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其民族语言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民族语言之文字。民族信仰数泛灵的多神信仰。“Māori”这个
- 真核转录真核转录是真核生物将存储在DNA中的遗传信息复制到RNA中的复杂过程。转录既发生在真核生物中,也发生在原核生物中。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可以启动所有类型的转录;不同于原核
- 磷酸单酯水解酶类磷酸单酯水解酶(英语:Phosphoric monoester hydrolases或 phosphomonoesterases)是一种催化O-P键水解的酶,利用半胱氨酸残基或金属离子攻击磷原子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这类酶的E
- 大台北古地图大台北古地图,原名《淡水与其附近村社暨鸡笼岛略图》(荷兰语:《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为1654年由荷兰人所绘制的大台北地
- 奥林巴斯奥林巴斯株式会社(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Olympus Corporation,东证1部:7733)是一家精于光学与成像的日本公司。产品包括显微镜、照相机、录音机、内视镜与其他医疗设备。奥林巴斯于
- 司法程序程序法(procedural law、adjective law、rules of court)关乎权利与义务程序的规定,在法学分类中,是相对于关于权利与义务本体之实体法的类别。换句话说,实体法仅规定权利义务,尚
- 939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俞大绂俞大绂(1901年2月19日-1993年5月15日),字叔佳,生于南京,浙江绍兴人,中国植物病理学与微生物学家。幼年曾在上海和安东(今丹东)读小学,1915年进入复旦中学,1918年进入复旦大学预科专修数
- 过沟菜蕨过沟菜蕨,(学名:Diplazium esculentum),又称山凤尾、食用双囊蕨、过猫、过衰猫、蕨猫、蕨山猫、山猫、蕨萁,为蹄盖蕨科双盖蕨属下的一个种。过沟菜蕨之营养成分方面,每100公克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