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巨星

✍ dations ◷ 2025-04-02 08:26:53 #红巨星
红巨星是巨星的一种,是恒星的一种演化阶段,质量约为0.5至8个太阳质量,质量不同,寿命不同,大概数百万年。质量更大的称为红超巨星,再大的为红特超巨星。在赫罗图上,红巨星是巨大的非主序星,光谱属于K或M型。所以被称为红巨星是因为看起来的颜色是红的,体积又很巨大的缘故。鲸鱼座的苧藁增二、金牛座的毕宿五、牧夫座的大角星等都是红巨星;而天蝎座的心宿二、猎户座的参宿四、盾牌座的盾牌座UY等则是红超巨星。大部分的红巨星,其核心是未聚变的氦,能量由氦核外的氢燃烧包层提供,它们在图上构成了红巨星分支(RGB星)。另外一些,其核心是碳等更重的元素,外部是在燃烧的氦包层和氢包层,它们构成了图上水平的渐近巨星分支(AGB星)。在恒星大气中碳含量比氧含量还高的碳星中,AGB星的光谱类型一般属于C-N到C-R型。主序星阶段即将过去,恒星核心的氢枯竭了,核心失去了活力,在引力的驱使下收缩,而收缩使得外部的物质挤入空出来的空间,形成氢气层——这些氢仍然可以聚变。这时它可能经历赫氏空隙。氦核被重力加热,氢气层收缩,氢的聚变加速,产生更多的能量,导致恒星比原来亮1,000~10,000倍,并且使体积膨胀。这时体积膨胀的程度超过发光能力的增加,因此表面的有效温度下降。表面温度的下降使得恒星的颜色倾向红色,因此称为红巨星。当恒星的核心持续收缩到足以点燃3氦过程的密度和温度条件,氦聚变就会启动。质量小于2.5倍太阳的恒星的氦核用电子简并压力对抗重力直至成为类似“白矮星”的简并态物质。氦聚变的点燃温度~1亿度,氦聚变的能量堵塞在简并态,触发了热失控的氦闪:大约在1分钟内,氦核的大部分都聚变为碳核(以及后续的氧核),并向外层传输出巨量的能量,导致恒星突然变亮了一会。氦闪后,核心不再产生能量,外层的氢在较浅的位置上以较复杂的方式继续聚变成氦。恒星核心再次缓慢积聚氦,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氦闪又在富含碳核氧核外的氦包层中发生。这时恒星就位于赫罗图上的渐近巨星分支,每次氦闪后,从一个红巨星分支进入另一个分支。大于太阳质量2.57倍的恒星的核心更热,在成为白矮星密度的简并态前就点燃了氦聚变,平顺与持续地反应。当这类恒星初始的重元素含量较低(“贫金属”星)时,它们将进入水平分支——这些恒星在赫罗图上的位置是水平的分布。富含金属的恒星在这个阶段则群聚成赫罗图上的红群聚。理论上,恒星光谱从A至K和部分较低质量的B型主序星会演化成为红巨星。较高质量的B型主序星与O型主序星会演化成为红超巨星。再高质量的恒星会演化成为蓝超巨星、高光度蓝变星或沃夫–瑞叶星。红矮星(<0.5个太阳质量)只有对流层,恒星处于完全对流状态,恒星的元素丰度基本各处相同。由于核心的温度本来就不是很高,而且质量太小,整个恒星无需过于收缩以顶住引力。所以这些恒星既使到了晚期氢丰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能通过收缩让累积在核心的氦达到核聚变的温度,既使用尽了氢也不能成为红巨星。由于它们的主序星阶段生命远远长于我们宇宙的年龄,这类恒星的演化仅是理论上的,并无观测实例。O、B型星(25个太阳质量以上)在主序星阶段位于赫罗图的左上角顶端,是蓝巨星甚至蓝超巨星,一直在赫罗图的最上方水平移动,氦聚变开始后可能成为高光度蓝变星或沃尔夫-拉叶星,以Ⅱ型或Ⅰb、Ⅰc型超新星爆发结束其短暂的生命。大约在50到75亿年后,太阳将成为红巨星,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届时太阳将变得异常巨大,足以吞噬掉目前太阳系里,包括地球大概火星以内的内侧行星。然而,太阳的引力也会因为质量的减少而减弱,因此火星和所有的外行星,都会往外移。在这时候水星和金星都差不多一定会被太阳吞噬掉。地球的命运不是很清楚。要是没有潮汐力的话,那地球的轨道就会往外逃到差不多1.5天文单位。但近来研究发现因为地球和太阳有潮汐力,地球还是会被太阳的外气层吞噬掉。可是在此之前,当太阳的氢耗尽时,地球的生物圈将会被破坏,额外增加的太阳能也将造成地球海洋的蒸发。过30亿年以后,地球的表面将变得如同金星一般高热。再50亿年以后,地球的空气已经往外太空逸散掉了,最后地球变成焦黑的行星。

相关

  • 强酸强酸,是指在水溶液中接近完全电离的酸(硫酸这类多元酸不在此限),或以酸度系数的概念理解,则指pKa值 < −1.74的酸。这个值可以理解为在标准状况下,氢离子的浓度等同于加入强酸后的
  • 大医精诚《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千金方》,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共三十卷(《道藏》收入时析为93卷),二百三十二门,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撰于公元652年。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
  • 护理证照高考可以指:
  • 蚕豆Faba sativa Moench.蚕豆(学名:Vicia faba)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又名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原产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相传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期传入中国,8世
  • 大环大环可以指:
  • 首字母缩略词首字母缩略字(英语:Acronym)是将相关词句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而组合成一个新字。 “首字母缩略字”又称为“头字语”。 而这个新字的发音则是依据这个新字书写的方式。例如“英语:l
  • 叶庭珪叶庭珪,字嗣忠,号翠岩。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喜读书,好借书,动辄抄录。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初授武邑丞,后任德兴知县。高宗绍兴年间任福清知县,后召为太常寺丞,升迁为兵部郎中,与秦
  • 羟醛缩和反应羟醛反应(英语:aldol reaction)是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中构建碳-碳键最重要的反应手段之一。该反应由查尔斯·阿道夫·武兹和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于1872年分别独立发现
  • 多伦多市轨道交通1号线1号央街-大学线(英语:Line 1 Yonge-University)是多伦多地铁的路线之一,首段于1954年落成,是多伦多以至全加拿大最早兴建的地铁路线。本线由多伦多运输局(TTC)营运,现时共有38个车站,
  • 蚵子寮通安宫蚵子寮通安宫,又称高雄蚵仔寮通安宫,又名圣公庙,位于高雄市梓官区通安路305巷30号,主祀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肇因渔民曾绰,曾清秀父子两人,在桃仔园湾,寿山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