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北盆地
✍ dations ◷ 2025-02-23 07:07:05 #台北盆地
台北盆地是台湾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是台湾第二大盆地,是一片平坦的冲积平原,海拔20米以下的平地面积243平方公里。台北盆地北侧为大屯火山群,西邻林口台地,南接雪山山脉,东南边则是松山丘陵。台北盆地的形状接近三角形。三个端点分别是:流经台北盆地的主要河流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大汉溪及新店溪,重要的人工渠道则有瑠公圳、二重疏洪道等。西部麓山带是一系列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和谷地,高度低于1000米。它的岩盘以褶曲的第三系沉积岩为,夹少许火山岩。在史前时代,台北盆地是凯达格兰族的居住地。汉族则是直到18世纪才开始迁入这个区域。今日,台北盆地分别属于台北市与新北市,而以此为中心形成的大台北都会区,也成为台湾最大的都会区。在3000万~500万年前,台湾西半部大部分区域还只是欧亚大陆板块东南边缘的一小部分,属于滨海到浅海的环境,不断地累积由邻近欧亚板块河川所带来的沉积物,形成台北最古老的沉积岩地层。到了大约500万年前,菲律宾海板块开始碰撞欧亚大陆板块,引发了造山运动,且不断持续著。直到约200万年前,造山运动达到高峰期,将现在的台湾岛推出海平面,但那时候的台北地区还只是一片丘陵,古淡水河自东南流向西方,经泰山由林口附近出海,在河口形成林口冲积扇。此时由于造山运动的推挤,不但让山脉隆起,也造成断层带的产生。大约80万年前,大屯火山群开始爆发,形成较高的火山地形;地形的变动使古淡水河因此转而偏北,流入台湾海峡;由于河川的转向,林口冲积扇便停止发展。大屯山火山群的活动持续进行着,台北地区也一直维持着丘陵的地形,直到大约40万年前,位于林口与台北之间的断层(山脚断层)陷落,使林口抬升为台地,而台北则开始陷落形成盆地;除此之外,观音火山也开始喷发,促使古淡水河南岸的地形上升,由于台北陷落成为盆地,再加上观音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地形改变,台北盆地成为较低处,所以邻近的基隆河与大汉溪均转向注入淡水河,形成庞大的淡水河流域。大屯火山群的活动直到约20万年前才渐渐的趋向缓和,但是火山的熔岩阻断了淡水河的入海口,将台北盆地堰塞成湖(即古台北湖),于是台北盆地的表面开始有沉积物,逐渐将崎岖的丘岖的丘陵填平。虽然出海口被阻断,但是河川的流动仍然在进行;约至3万年前,因为河川的侵蚀作用,使脆弱的火山崩塌堆积物开了口,积聚在古台北湖中的水,也随着河川的流动,流向大海,留在盆地中的只有湖水褪去后的污泥和原本就已形成的淡水河流域,而盆地的底部则持续沉降。距今约6000年前,台北盆地持续沉降,但是由于整个地球的气温回暖,及冰河融化的影响,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回台北盆地,使盆地内部再度陷入一片汪洋,此时的台北湖是呈现半淡水湖的堆积。当海平面下降后,台北湖内的水再次回到海洋的怀抱,再加上河川的堆积,使台北盆地逐渐变成现在这种面貌。造山运动开始。古地层被推挤隆出,台湾岛露出海面。早期台北盆地是一片丘陵,古淡水河由泰山附近流入海洋,形成林口冲积扇。古淡水河流向转而偏北,注入台湾海峡。林口冲积扇因为河流的转向而停止发展。林口抬升为林口台地,台北陷落为台北盆地。大屯火山持续喷发。基隆河与大汉溪因地形变化之影响转向,注入淡水河,成为庞大淡水河流域。台北盆地堰塞成古台北湖。古台北湖水褪去。海水倒灌,淹没台北盆地。台北盆地再度出现。台北盆地逐渐发展。台北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自日治时代由出口雄三(1911年)与丹桂之助(1939年),以钻井资料及区域地质特性,推论出盆地由正断层陷落所造成。台北盆地基盘以上为第四纪地层,包含松山层由丹桂之助命名,泥砂互层为主,分布于台北盆地大部分地表附近,于盆地西北区域最深,东南最浅。主要是石英岩为主之砾石,砾径最大约10公分。以砂层为主,杂以砾石层与泥层,泥层属细粒黏土,砾石层由石英岩组成夹带少量安山岩块。板桥层之最深部为安山岩砾石层,于盆地西北区域则含有火山碎屑岩块,顶部则呈缟状泥层,乃湖相沉积物。台北市:约270万人万华区 中正区 大同区 中山区 大安区 信义区 松山区(全区)内湖区 南港区 文山区 士林区 北投区(不含山区)新北市:约308万人板桥区 永和区 三重区 芦洲区(全区)中和区 土城区 树林区 新庄区 泰山区 五股区 新店区(不含山区)桃园市:11560人龟山区(回龙地区回龙、龙寿、龙华三里)合计约579万人(2014年7月)
相关
- 妇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简称OB/GY
- 莫西沙星莫西沙星(学名:Moxifloxacin,发音“moxi FLOX a sin”)是一种由拜尔公司开发的第四代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抗细菌药(8-methoxy-fluoroquinolone类抗生素)。其口服剂(以盐酸莫西沙星之
- 真空真空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是一种物理现象。在真空中,声波因为没有介质而无法传递,但电磁波的传递不受真空的影响。粗略地说,真空是指在一区域之内的气压远远小于大气
- 鹿花菌孢印黄色异养腐生真菌美味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它们生长在针叶林的沙质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长成。子
- RTA 2近端肾小管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或"2型肾小管酸中毒(RTA 2)")是一种RTA的类型,由于近曲小管细胞从尿中再吸收"滤过的碳酸氢盐之失败所引起的,从而导
- 氧四环素土霉素 Oxytetracycline也称为“地霉素”或“氧四环素”,是第二个被发现的广谱抗菌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是由Finlay等人在辉瑞实验室附近分离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
- 链激酶结构 / ECOD链激酶(英语:Streptokinase),又名溶栓酶,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酶。其能与血浆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使其暴露活性部位,催化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使血栓溶解。
- 锡巴里斯锡巴里斯(英语:Sybaris;希腊语:Σύβαρις;意大利语:Sibari),是古希腊在意大利南部大希腊地区的一座重要港口,位于塔兰托湾的克拉蒂河与科溪勒河(英语:Coscile)入海口之间。锡巴里
- 三聚甲醛多聚甲醛(IUPAC命名Polyoxymethylene,POM)(或称聚甲醛;聚缩醛),为甲醛的聚合物(高分子量聚甲醛),一般结构长度有八到一百个单位。长链多聚甲醛常用制作于耐热塑胶, 又称聚甲醛塑胶(POE,杜
- 救赎救援论(Soteriology)是宗教理论中有关救援和拯救的理论思想。这种思想存在于多种宗教当中,但以基督宗教的救援论最为一般人所熟知。“救援论”这名词是从希腊语直译过来,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