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

✍ dations ◷ 2025-11-23 07:09:21 #实验,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

科学实验中的控制变量(英语:Control variable)或科学常量(英语:scientific constant)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恒定和不变的实验要素。控制变量强烈影响实验结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以测试从属和独立变量的相对关系。控制变量本身不是研究者的主要兴趣。

在实验中维持固定的变量是为了评估其它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整个实验中不会改变的元素,因为它的固定状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它被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质上,控制变量在整个实验中保持不变,在实验结果中并不是主要考量。实验中控制变量的任何变化将使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DV)与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IV)的相关性无效,会造成实验结果偏斜。

任何的系统在自然状态中,许多变量可能是独立的,而每一个都会影响另一个。由实验者操作的自变量,测试对因变量造成的影响,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任何附加的独立变量都可以是一个控制变量。

例如一个有关波义耳定律的实验,数学模式如下:
P V T = k {\displaystyle \qquad {\frac {PV}{T}}=k} * = )的实验部分中,其中压力,温度和体积都是变量,需要至少一个保持不变,量测对这些变量的最终变化。这是为了在剩余的变量中看到可比较的实验结果。


如果体积作为控制变量,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允许改变,则“压力和温度”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由改变其中之一的值而快速建立。例如,如果压力升高,则温度必须相对应增加。

然而,如果温度作为控制变量,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改变,则改变“压力和体积”应变量其中之一的值快速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压力升高,则体积必须减小。

在控制理论中,控制变量是一个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系统的输出会随控制变量而变化。

在计算机科学中,控制变量是用来调整程式控制流程的变量。

相关

  • 嗜二氧化碳生物嗜二氧化碳菌(英语:Capnophiles)是一类适合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生存的微生物。“嗜二氧化碳菌”只是一个对这类生物进行大致描述的术语,对其所描述生物的分类和进化关系的建立贡
  • 实验设计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又称实验设计,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涉及“用何方法可更好的设计一个实验”,属于方法论的范畴。由于任何实验都会受到外来环
  • 警戒色'警戒作用(英语:Aposematism)是爱德华·巴格诺尔·波尔顿为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的警戒色(英语:warning coloration)的概念创造的术语。它是反捕食者适应一类,警告潜在捕食者
  • 卡宴区卡宴区(法语:Arrondissement de Cayenne)是法属圭亚那(法国海外省)所辖的一个区。总面积42589平方公里,总人口119660,人口密度3人/平方公里(1999年)。主要城镇为卡宴。卡宴区辖有16个
  • 南人党南人党,是朝鲜王朝中期士林派朋党。南人党是在1591年因反对李山海从东人党中分裂出来,领袖是柳成龙。在1607年柳成龙死后,尹鑴在1675-1678年出任南人党领袖。他们支持张禧嫔成为
  • 傣黯语傣黯语,又称黑傣语,属于侗台语族台语支,和泰语有亲属关系。母语为傣黯语的总人口超过76万,近70万在越南,是越南泰族的一支,称为黑泰,自称傣黯。中国境内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金平县,被
  • 约克镇级航空母舰约克城级航空母舰(英语:Yorktown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在战间期设计的航空母舰,前后一共建造3艘,是继列克星敦级与突击者级航空母舰后,美国设计的第三款舰队航空母舰。约
  • 教宗罗基教宗罗基(拉丁语:Romanus PP.;?-897年11月)自897年7月或8月-897年11月岀任教宗。  本条目包含已处于公共领域的Herbermann, Charles (编). 天主教百科全书. Robert Appleton Compa
  • 海洋怪声海洋怪声(英语:the Bloop)是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于1997年夏天在南太平洋侦测到的超低频深海声音讯号。研究者认为这个声音可能来源于生物,由于其为相距数千英里的几个
  • 特拉维斯再战江湖:英雄不再《特拉维斯再战江湖:英雄不再》(日语:トラヴィス・ストライクス・アゲイン ノーモア★ヒーローズ,英语:Travis Strikes Again: No More Heroes)是由草蜢工作室开发的动作冒险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