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2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59年10月2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美国、加那利群岛、摩洛哥、西属撒哈拉、法属毛里塔尼亚、马里联邦、法属尼日尔、英属尼日利亚、英属喀麦隆、法属喀麦隆、法属查德、法属中非、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兰托管地,日偏食则覆盖了欧洲大部、非洲大部及周边部分地区。
美国马萨诸塞州北部地区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偏南跨过北大西洋,覆盖了加那利群岛的部分岛屿后登上非洲,在马里联邦(今属马里共和国的部分)通布图区东北部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继续贯穿非洲,逐渐转为向东,最终在日落时分结束于索科特拉岛东南约600公里的阿拉伯海海域。其中,环食带覆盖了西属撒哈拉首府阿尤恩和法属查德首府拉密堡(今乍得首都恩贾梅纳)。
本影经过的陆地依次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加拿大东部、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格陵兰、美国东部、百慕大、加勒比地区除古巴西部外的大部、南美洲北部沿海、欧洲除北欧东北角和苏联欧洲部分东北半部外的大部、非洲除南部外的大部、西亚、巴基斯坦中西部、印度西端、阿富汗除东端外的绝大部分、中亚中西部。
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波士顿的日全食出现在日出后不久。由于下雨,当地未能看到日全食,但全食阶段结束后天空变亮极为显著。有摄影师从云层上的飞机中拍摄到了日食,还在纽约上空进行了多重曝光。巧合的是,波士顿的下一次日全食发生在2079年5月1日,仍然是在当地的日出后不久。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观测队则到加那利群岛中的富埃特文图拉岛做了观测。而对物理学感兴趣的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则在观测1954年和本次日全食时发现重力发生了波动,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阿莱效应(英语:Allais effect)。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43,共包含72次日食,依次为1617年3月7日至1779年6月14日的10次日偏食、1797年6月24日至1995年10月24日的12次日全食、2013年11月3日至2067年12月6日的4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2085年12月16日至2536年9月16日的26次日环食、2554年9月28日至2873年4月23日的20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80.14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887年8月19日,共持续了3分5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17至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