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 dations ◷ 2025-04-26 21:37:12 #高等院校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学院、卡罗琳学院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每年颁发一次,分别授予在化学、物理学、文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和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个奖都是由独立的委员会颁发,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奖,瑞典学院颁奖文学奖,卡罗琳学院颁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奖和平奖。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截至2018年,共有84位诺贝尔奖得主与该校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根据该校的官方定义,这些人包括该校的毕业生、教师(包括兼职教师)、研究人员和行政人员。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在哥伦比亚法学院就读,也是与该校相关的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有13位哥伦比亚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共同分享了六座奖项,他们分别是:波利卡普·库施与威利斯·兰姆共同获得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与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奥格·玻尔与利奥·雷恩沃特共同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与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利昂·莱德曼、梅尔文·施瓦茨与杰克·施泰因贝格尔共同获得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理查德·阿克塞尔与琳达·巴克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28位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奖得主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数量上超过任何其他奖项;1976年,该校有四人获得了三项不同的诺贝尔奖,为历年最多。

据哥伦比亚大学校方统计,共有84名与该校有关的人士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各奖项的人数如下:

这些获奖者是:

除去以上84位获奖者外,还有13位诺贝尔奖得主与哥伦比亚大学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但未被纳入学校的官方统计。计入这13人后,获得各奖项的人数如下:

在计入这些官方统计之外的获奖者后,除去文首所述的共享六座奖项的13人以外,还有6人分享了另外三座奖项:沃尔特·布拉顿与威廉·肖克利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与霍斯特·施特默共同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者已纳入校方统计);阿尔·戈尔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斯蒂芬·施耐德(英语:Stephen Schneider)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后者已纳入校方统计)。另外,1956年也有四名与哥伦比亚大学相关的人士获得了两项诺贝尔奖,与1976年的获奖人数并居历年最多。

这13名诺贝尔奖得主是:

相关

  • 激酶在生物化学里,激酶是一类从高能供体分子(如ATP)转移磷酸基团到特定靶分子(受质)的酶;这一过程谓之磷酸化。一般而言,磷酸化的目的是“激活”或“能化”受质,增大它的能量,以使其可参
  • 群马大学群马大学群马大学(ぐんまだいがく、Gunma University)1949年设立的群马县的国立大学法人。校区分为:前桥市荒牧地区(教育学部和社会信息学部所在地)、前桥市昭和地区(医学部所在地
  • 脑疝疝(Hernia),俗称疝气,其最初的意义是“腹痛”,但后世多特指“少腹坠痛”的狐疝,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医学上的疝气指的是器官,例如肠子,经由腔室的孔道离开原先的位置。有
  • 帕克斯电视网艾恩电视台(英语:Ion Television)是一家美国无线电视网,为艾恩传媒网络公司拥有。
  • isomer同分异构体又称同分异构物(英语:Isomer)。同分异构物指的是拥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式却不相同的多种分子。同分异构物之间并不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除非它们拥有相同的官能团(functi
  • 2010年国际花卉博览会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简称台北花博、台北国际花博,2010年11月6日至2011年4月25日间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举行的国际园艺博览会,是台湾第一个正式获得国际园艺家协会及国际展览局
  • 阳江阳江市(邮政式拼音:Yeungkong),古称莫阳、南恩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市境东邻江门市,北接云浮市,西界茂名市,南临南海。地处粤西沿海低山丘陵
  • 马努·吉诺比利埃马努埃尔·大卫·“马努”·吉诺比利·马卡里(西班牙语:Emanuel David "Manu" Ginóbili Maccari,1977年7月28日-),已退役阿根廷职业篮球运动员,其NBA生涯效力于圣安东尼奥马刺队
  • BBC国会台BBC国会台(BBC Parliament)是英国BBC的一个电视频道,其职责是转播英国国会和欧洲议会等立法机构的工作实况。BBC国会台转播的议会包括英国下议院、英国上议院、苏格兰议会、伦
  • 罗马行省罗马行省(拉丁语:,复数:)是罗马共和国和其后帝国时期在罗马之外设立的行政区划。每个行省由中央派遣的罗马人总督统治。虽然与现代行政区划在许多方面并不相同,但是它与澳大利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