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语系(英语:Austric languages),又称南方语系、南方语门,或音译为奥斯垂克诸语,是一个有争议的构想大语系,其认为位在东亚的台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以及东南亚、大洋洲的南岛语系,以及位于东南亚、南亚的南亚语系、中国西南的壮侗语系彼此间有关联,属于一个更大的语系。在一些学者版本中,还包含了中国西南的苗瑶语系,甚至还包含东亚的汉藏语系,还有孤立语言阿伊努语跟尼哈利语。
南方大语系的假设首先由德国传教士威廉·施密特(Wilhelm Schmidt)于1906年提出。他试图用音系学、词法学和词汇语义的证据证明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属于一个南方大语系。施密特的假设在东南亚语言专家间的接受度参差不齐,在接下来几个十年收获的关注微乎其微。:697
南方大语系的研究在20世纪晚期重新受到关注,臻极于La Vaughn H. Hayes的一系列论文,他给出了原始南方语词表和原始南方语音系;Lawrence Reid则专注于形态证据。
Reid (2005)列出原始南亚语和原始南岛语下列“可能的”同源词。:150–151
在语言形态学证据中,他比较了一些构拟的词缀::146
苗瑶语系
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
壮侗语系
得内-高加索语系
苗瑶语系
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
壮侗语系
苗瑶语系
壮侗语系(卡岱语系)
南岛语系
日琉语系
苗瑶语系分布
南亚语系分布
壮侗语系分布
南岛语系分布
日本-琉球语系分布
阿伊努语分布
尼哈利语(英语:Nihali language)分布
汉藏语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