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

✍ dations ◷ 2025-04-08 08:20:11 #基多
基多(西班牙语:Quito)是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的首都,位于该国北部,离赤道仅24公里。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处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仅次于玻利维亚拉巴斯的世界第二高首都,一年中月平均气温都在15℃左右,年平均温差只有1℃,四季如春。基多原来是印第安部落基图部族(西班牙语:Quitu)(Quitu)的居住地。8世纪时,基图逐渐扩大并吞并了其它印第安部落,到10世纪的时候,成为一个完整的基多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Quito)。今日的地名基多,便是从基图演变而来的。公元15世纪末时,基多王国成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仅次于首都库斯科的第二大城市,印加帝国最后一任国王阿塔瓦尔帕的宫殿亦兴建于基多,但今日这座宫殿已成为厄瓜多尔的总统府。15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534年完全占领。当时驻守基多的印加将军卢米尼亚维把城市彻底摧毁。今天的基多市是由西班牙在印加帝国的废墟建立起来的。1809年西班牙第一份于南美洲签订的独立宣言厄瓜多尔独立宣言就是在基多的圣阿古斯丁修道院进行,但直至1830年厄瓜多尔尔才正式独立,后来定基多为首都。1978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许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新城座落在北部。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海拔4790米,峰顶长年积雪,根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基多总人口1,839,853人。基多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耶稣会教堂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耶稣会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旧城中心的大圣堂,里面安放了南美的解放英雄西蒙·玻利瓦尔的灵柩。位于该城市的人应该都知道,由于赤道是刚刚好经过该城市,所以该城市也是太阳在一年来两次来往于南北半球所经过的地方(又称“太阳之路”),后来科学家证实了这一说法。于是市民就在该城市的郊外地方修建了一座赤道纪念碑。城市南端的面包山(西班牙语:El Panecillo)(Panecillo),高约200米(海拔3016米),山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Museo Templo de la Patria),现已成为博物馆。基多市长一度决定将住宅墙壁刷成白色,门窗的木结构部分则刷成蓝色,致使该城有点类似于(仅指这一方面而言)地中海城镇。后来,不知是谁想起了18世纪时市中心的一些主要建筑都曾将临街的一面作过彩绘,于是墙面又被刷成了黄色、绿色或蓝色。但另一方面,在城北住宅区的现代公共建筑中,主导色却是混凝土的灰色和玻璃窗的烟色,为的是好抵挡住或许因蓝天伸手可及而特别耀眼的阳光,这与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的情况颇不相同。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该城市气候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fb). 虽然基多位于赤道地区附近,但该城市不像新加坡、马累或雅加达等等其它这些在赤道附近的低海拔城市那么热。由于基多是位于高海拔地区,所以每年的气候四季如春。中午平均气温只有18.7 °C(65.7 °F),且午夜的平均最低气温仅有9.3 °C(48.7 °F).;全年平均气温只有14 °C(57 °F)。该城市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从6月至9月是旱季,剩下的月份都是雨季,年平均降水量约在1,000 mm(39英寸)左右。

相关

  • 疏水性在化学里,疏水性指的是一个分子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这种分子称为疏水物。疏水性分子偏向于非极性,并因此较会溶解在中性和非极性溶液(如有机溶剂)。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
  •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帕拉塞尔苏斯Theophrastus von Hohenheim Phillipus Areolus; Bombastus帕拉塞尔苏斯(拉丁语:Paracelsus,,或译帕拉塞尔斯,1493年-1541年9月24日),出生时名为德奥弗拉斯特·冯·霍恩海姆,全名菲
  • 始祖地猿地猿(Ardipithecus)是人科中非常早期的一属,生存在44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由于它与非洲的类人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故它被认为是属于黑猩猩分支而非人类分支。但因其牙齿像南方
  • 拉瓦节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
  • 氧化钠氧化钠,分子式Na2O,是钠的正常氧化物,常温下是白色固体。其性质极活泼,为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加热能生成浅黄色的过氧化钠。氧化钠可由钠和氧反应制得:氧化
  • 法国教育法国教育制度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组织化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以公立学校占优势(私立学校也存在,特别是天主教中小学校在全国自成体系),而高等教育则兼有公立和私
  • 天竺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上古汉语拟音:)(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记》曰:“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
  • 玩具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具有不同的材质和游玩形式,可以是自然物体如泥土、石块、树枝、贝壳等;玩具也可以是人工制作,如布偶、卡牌、积木、拼图等。玩具在人类社会中有重要的
  • 区位区位论(德语:Standortstheorie,英语:location theory),又称区位理论,是关注经济活动地理区位的理论,已成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科学和空间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区位论要解决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