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姚檀栋
✍ dations ◷ 2025-11-09 09:53:25 #姚檀栋
姚檀栋(1954年7月-),中国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出生于甘肃通渭。籍贯甘肃通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本科毕业,1982年在该校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国际冰川学会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常务理事。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科学技术界,分入第三十一组。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17年1月,由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姚檀栋获得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授予的2017年维加奖,他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和首位亚洲科学家。
相关
- 血小板血小板(英语:platelet),也称血栓细胞(英语:thrombocytes,源自于希腊语的θρόμβος“凝块”以及κύτος“细胞”),为血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与凝血因子一起,借由结块作用,对血管受
- 低毒性病毒科低毒性病毒科(Hypoviridae) 又译作次毒(性)病毒科或轻毒(性)病毒科,是双琏RNA病毒中的一科,该类病毒主要感染菌类。下有一属:*次毒病毒属(Hypovirus,又译作低毒性病毒属)直径50-80nm,
- 叙词表索引典(英语:thesaurus),也称为叙词表或类语辞典,同义词辞典,是主题分析的一种实作方法。所谓主题分析是指辨识某作品之知识内涵,分析其特性,并使用某些文字、代号描述其主题。主题
- 人类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人体解剖学(英语:anthropotomy或human a
- 核核天体物理学(nuclear astrophysics)是天体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的领域有恒星结构,天体质量与其寿命的关系等,并从中了解恒星如何产生能量,认识化学元素的起源和演
- Cusub2/subS硫化亚铜,分子式为Cu2S,在自然界中形成辉铜矿。硫化亚铜有很窄的化学计量变化范围: Cu1.997S至Cu2.000S。Cu2S可由热的铜在硫蒸气或H2S反应制得。铜粉在熔融的硫中快速反应生成
- 加州红木加州红木(学名:Sequoia sempervirens),又称海岸红杉、红杉、北美红杉、美国红杉、长叶世界爷、咖斗,是世界上最高的针叶树(位于第二高花旗松的变种海滨黄杉以及第三高的北美云杉之
- 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ferrous ferric oxide) ferroso ferric oxide 氧化铁(II,III) 磁铁矿 (magnetite) 氧化黑铁 (black iron oxide) lodestone 铁锈 (rust) 氧化铁(II)二铁(III)
- 从头合成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是指从最简单的组成分子,如二氧化碳和氨基酸等开始,消耗较多能量,逐步合成生物大分子。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补救合成是相对的概念。
- 康 乐康乐(1959年4月-),中国昆虫与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6月,任河北大学校长。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原籍河北唐县。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