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兰语

✍ dations ◷ 2025-07-16 02:25:08 #噶玛兰语

噶玛兰语(噶玛兰语:Kbaran、Kbalan、Kebalan、Kavalan),亦称加礼宛语(kabalaen),为台湾东部及台湾北部原住民族噶玛兰族所用的语言,亦为台湾南岛语言之一种,属于原始南岛语系的次语群。亦归类为台湾南岛语言第6群,为与西拉雅语同群,和阿美语(Amis)同列、与布农语(Bunun)并列。达悟语(Tao)亦与之同归为第6群。早期部分学者认为与阿美语相近,不过1990年代之后李壬癸院士的研究提出该语与巴赛语(Basay)似乎更为雷同,包括有词汇、音韵、构词、句法等各方面。

噶玛兰语、邵语等五种原住民语言于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台湾语言学者列为濒危语言中的“极度危险”及正在消失中的语言。而据原民会2012年12月18日调查结果,仅占噶玛兰族总人口的47%(609人)会在平日使用噶玛兰语。而在20岁以下之噶玛兰族使用噶玛兰语的习惯及能力占族群总人口的24.1%(313人),不过21岁至40岁之间却占17.8%(231人)。至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调查结果,噶玛兰族61岁以上人口在听力部分勉强达到“中等”能力而已。

目前的噶玛兰语主要包括下列由北到南的语言社区(Li 2006:1)。

这些东台湾噶玛兰语社区的名称还是传承自迁移前之原宜兰县噶玛兰各社的名称,Kaliawan(加礼宛)、Sahut(扫笏),以及 Tamayan(打马烟)等。目前花莲县及台东县之噶玛兰语社区处于阿美语社区的范围内。许多噶玛兰族人能够讲阿美语、闽南语、中文,以及日语(Li 2006:1)。

传统的噶玛兰语语音分为13个地区:

旧噶玛兰社三十六社中,使用噶玛兰语的大约有抵美社、打马烟社等十数社。原宜兰县“社头”(trubiawan,哆啰美远)族群归属为巴赛语群。

目前花莲县及台东县之噶玛兰语社区均处于阿美语社区或于撒奇莱雅语社区的范围内,因而许多花莲及台东地区噶玛兰族人能够讲阿美语、闽南语、中文,以及日语(Li 2006:1)。原宜兰地区噶玛兰族人亦如巴赛族人一样,已大部分被台湾闽南人所同化。故宜兰地区噶玛兰族人几已全部混入汉族圈里,均使用闽南语(漳州腔)为主要交谈媒介。

台湾日治时期1898年(明治31年)伊能嘉矩进行“平埔族调查旅行”进入噶玛兰地区奇武荖社、并记述有噶玛兰“恋妻歌”。之后日人安倍明义调查台东县长滨乡樟原村(姑仔律)“加礼宛平埔族”语言。并于1930年(昭和5年)将加礼宛单语、语法及会话与其它的南岛语系语言以日语片假名记音编入“蕃语研究”一书,由台北市桦山町“蕃语研究会”出版。在1972年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士安德烈·裴德(Andre Bareigts/1930-2005)神父奉派到天主教花莲县丰滨堂区驻堂。其间裴德学习阿美语及噶玛兰语。之后除完成七册以法语及阿美语撰写的阿美族神话故事研究著作外,另完成一部以噶玛兰语撰写之“弥撒记事”书籍、内容主要为宗教仪程记述并编入噶玛兰话生活用语、及一本以英文撰写附有噶玛兰语语法的词典。继而这些年来经花东地区噶玛兰族长老及族人全力投入噶玛兰语复苏运动并推广噶玛兰语学习课程,噶玛兰语渐渐为人所重视。2004年噶玛兰族偕万来、李文盛,及Baqah Siqeyu(潘金荣)等长老亦参予编纂教育部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语文学习领域 原住民语》编著计划、其中偕万来长老主编《噶玛兰语学习手册第(1-9)阶》。于2006年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学者土田滋编纂成《噶玛兰语词典》。于2006年Buya Batu(谢宗修)及Imuy(潘金妹)参与由台大宋丽梅教授所主持的“台大台湾南岛语多媒体语料库”噶玛兰语“青蛙的故事(Kongko na Biat)”、“芭乐的故事(Kongko na Byabas)”,以及“海的故事(Kongko na Lazing)”等之语音录音项目。噶玛兰语族语新闻(Sinbun na Kbalan)原住民族电视台原Pipis(潘秀兰)主播已换为Ruyu labi(周幸仪),于每周六18:00-19:00播出。在台湾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考试之分类为“噶玛兰语”,只有一类且无方言分类。

在2002年12月25日行政院原民会正式认定噶玛兰族脱离阿美族而获得正名,为台湾原住民第11族。族群人口于2012年6月统计约1,295人。

噶玛兰语的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适当的Unicode符号来标示。在台湾南岛语的书写系统的订定上,元辅音之音系表原则上都是先“发音部位”(横列)、后“发音方法”(纵列)、再考量“清浊音”,来订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构。

在语法的分类上台湾南岛语并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语或其它综合语里的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和副词等之基本词类分类。比如台湾南岛语里普遍没有副词,而副词的概念一般以动词方式呈现、可称之为“副动词”,类之于俄语里的副动词。噶玛兰语语法分类是将基础的语法之词类、词缀、字词结构及分类法,对比分析语等之词类分类法加以条析判别。

1898年11月28日(明治31年)伊能嘉矩在“平埔族调查旅行”一书的“第26回台湾通信”,其中载有一首噶玛兰奇武荖社(ki bulaw)“奇武荖社恋妻歌”(Sa-tzay-an tu Sissim-an-na ya Nappawan ki bulaw-an)。

原文:Tavayō Ravayaka masukaȯ,
中文:达瓦佑(的妻子)哈瓦娅卡(去世)!(达瓦佑)伤心至极。
拉丁:Tabayu Xabayaka m-sukaw.

原文:Anum-ko nanam-so,
中文:你(哈瓦娅卡)了解我(达瓦佑)的心(中事)。
拉丁:Anem-ku nanam-su.

原文:Māsam mason'eta kiyara tu'tamonm,
中文:往昔咱们一起(种田园)摘蔬菜。
拉丁:Masang ma-sulun-ita kiala tu tamun.

原文:Mapatai'tē-so unin'te-ko asukaō,
中文:你死了,我哭到肝肠寸断。
拉丁:Ma-patay-ti-isu, m-uxing-ti-iku m-sukaw.

原文:Masukao-te anum-ko,
中文:我伤心欲绝、(悲痛万分)。
拉丁:M-sukaw-ti anem-ku.

原文:Sainie majiyohu-te pōha'na-pāhen.
中文:(达瓦佑)如此(怀忧)过世于树下原野。
拉丁:Sayzi m-ziux-ti puxux na paxin.

使徒信经(Sazmaken na ta-likuz),是基督宗教三大传统《信经》之一。使徒信经被视为早期基督教会信仰的叙述,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内容。《信经》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写作。内文第1人称代词复数之译写主要采用包含式。

1.Sazmaken-iku tu satuxin-ay qsex-ay ya bxux ya metedded,
smangi-ay tu banang zau manay aizipna.
(I believe in God the Father almighty, creator of heaven and earth.)
2.Sazmaken aiku tu bexux ti Yis Kristu-an.
Wan-ma suni na mtedded aizipna.
(I believe in Jesus Christ, his only Son, our Lord.)
3.Zau qsex-na nngi-ay tazusa ya saqa-sabdes na lubas-an a Maliya
tam-aizip-an,tu sa-sunis tam-aizip-an.
(He was conceived by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and born of the Virgin Mary.)
4.unnay yau-ti Puntiw, qmu-wannay nani, ma-p-nanaz ma-pittix
ta-ziwzik-an, m-patay, m-tanem,
(Under Pontius Pilate, He was crucified, died, and was buried.)
5.S-um-niz ta tdem-an aizipna. Saqa-tulu ddan nani ma-suat binnus
ni-zita-patay-an.
(He descended to the dead. On the third day he rose again.)
6.Tu ma-pa-tuqaz aizipna matiw ta-ddan-an. Ma-dded ta ka-wanan
na sa-tuxin-ay qsex-ay bexux ya mtedded.
(He ascended into heaven and is seated at the right hand of the Father.)
7.Niztaziyan kawtu taziyan aizipna pasim tu binnus-ay zau
m-patay-ay ya lazat.
(He will come again to judge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8.Sazmaken aiku tu nngi-ay tazusa.
(I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9.Sazmaken aiku tu yau na ma-zmun-ay ya mli-simpu na kemulikuzaytu
kalusik na nipaka nngi-ay na mtedded ya lazalazat.
(the holy catholic Church,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10.Sazmaken aiku tu ma-sulul na lisaw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11.tu ma-suat binnus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body,)
12.ni-zi ta-patay-an tu mai tu tuzus binnus.
(and the life everlasting.)

相关

  • 德龙省德龙省(法语:Drôme,发音:)是法国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26。5个海外省及大区
  • 扁盘动物黏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是1883年由德国生物学家Franz Eilhard Schulze (1840-1921)在奥地利Graz大学的水族馆发现的。目前在扁盘动物门中仅确认此一种,一般称丝盘虫即
  • 苏菜苏菜即江苏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一般认为苏菜内部分为四大派系:
  • 通奸通奸(英语:adultery),源自拉丁文的adulterium,又称为婚外性行为,是法律和道德性质的名称。一般指在一定情况下发生而违反法律或道德的人类性行为,通常泛指有配偶者与第三者出于自愿
  • 康式症候群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
  • 成宗元贞:1295年-1297年二月元成宗铁穆耳(蒙古语: ᠲᠡᠮᠦᠷ,鲍培转写:Temür,西里尔字母:Төмөр;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
  • 坪地坪地街道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东北的一个街道,属深圳龙岗区管辖,北邻广东惠州市惠阳区、深惠公路及深惠高速公路横渡。
  • 供认供认,又称坦白,是指在刑事证据法律中,犯罪嫌疑人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陈述。包括《布莱克法律词典(英语:Black's Law Dictionary)》等次要机构则为供认做出较狭隘的界定,例如“承认或交
  • 路易斯·库尔勒路易斯·库尔勒(Louis Kuehnle,/ˈkuːnliː/;1857年12月25日-1934年8月6日),被称为“准将库尔勒”("Commodore Kuehnle"),是美国企业家和德国血统的政治家。他被认为是于1880年代末
  • 董克毅董克毅(?-?),男,浙江宁波人,中国电影摄影师。代表作有《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狂流》、《姊妹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