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蓝丝黛尔石
✍ dations ◷ 2025-07-18 10:54:55 #蓝丝黛尔石
蓝丝黛尔石(Lonsdaleite)也译做郎士德碳,又因晶体结构及特性称作六方金刚石(hexagonal diamond)、六方碳。蓝丝黛尔石是一种六方晶系的金刚石,属于碳同素异形体的一种构形,咸信为流星上的石墨在坠入地球时所形成。撞击时的巨大压力及热量改变石墨构形形成金刚石,却又保留了石墨的平行六边形晶格,并构成了立方的六方晶格。第一次鉴别出蓝丝黛尔石是1967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陨石坑,从位在其中的“魔谷陨石”中所发现,并以20世纪的晶体学家凯瑟琳·朗斯代尔(英语:Kathleen Lonsdale)命名。蓝丝黛尔石发生在陨石的金刚石上,是一个连结在金刚石上非肉眼可见的显微晶体。除魔谷陨石外,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肯纳陨石”(Kenna meteorite)、南极洲维多利亚地的艾伦丘陵陨石77283(Allan Hills (ALH) 77283)上亦有发现。此外,1908年6月30日一个阿波罗星体(指外来星体,包括彗星及陨石)撞击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加撞击区也有发现报告。蓝丝黛尔石具有透明棕黄色的外观,折射率在2.40至2.41之间,比重在3.2至3.3之间,莫氏硬度在7至8之间。而金刚石的莫氏硬度则为10。蓝丝黛尔石也可从聚合物——聚碳炔氢(英语:poly(hydridocarbyne))(PHC)在氩气的一大气压力下从摄氏110度开始到1000度热分解人工合成。蓝丝黛尔石较低的硬度主要原因系天然形成矿石不纯且不完美所致。但如果以人工合成则比钻石硬58%,而抗压程度也比钻石高了大约58%。
相关
- 顶体在真菌学中,顶体(德语:Spitzenkörper、英语:apical body)指的是菌丝顶端负责菌丝生长、延长的区域,由许多囊泡组成,在孢子萌发及菌丝要分支时特别明显,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看见。顶
- 安萨里穆罕默德·安萨里(一作加札利;波斯语:ابو حامد محمد ابن محمد الغزالی,1058年-1111年12月20日),在波斯呼罗珊图斯出生及逝世。他是波斯裔伊斯兰神学家
- 启示录《启示录》(希腊语:ΑΠΟΚΑΛΥΨΙΣ ΙΩΑΝΝΟΥ;天主教《思高圣经》汉译作《若望默示录》;东正教译作《约安之启示录》;唐朝景教译作《启真经》),东正教汉译作《约安之启
- 甲杓肌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是一种宽而薄的肌肉,形成声带的主体,支撑著室壁及其附加组织。 甲杓肌也起到放松声带的作用。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的下半部分,及中环甲韧带。甲杓肌
- 中心粒中心粒(英语:centriole)是中心体(centrosome)的组成部分。中心粒不具备膜结构,由蛋白质组成,呈颗粒状。一个中心粒由9组三联管组成,通常靠近细胞核。一个中心体共含有两个中心粒,两者
- 激光光谱学激光光谱学是对在激光器发明之后,使用激光作为光源来进行的原子、分子的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以及非线性效应所做研究的通称。pp
- 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通常简称为TPI或TIM)是一种酶,能够催化二羟丙酮磷酸和D型甘油醛-3-磷酸,这两种丙糖磷酸异构体之间的可逆转换。磷酸丙糖异构酶在糖酵
- 逃逸速度宇宙速度(英语:cosmic velocity),是指物体从地球出发,要脱离天体重力场的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统称。计算宇宙速度的基本公式如下:航天器按其任务的不同,需要达到这四个宇宙
- 总科/超科超科(Superfamily),又译作总科,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层级,介于亚目和科之间。有时在超科和亚目之间还有下目(或称次目)的分类。一般超科名称的拉丁字尾是-oidea。
-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标记是一项用于追踪同位素在某个化学反应、代谢通路、或细胞定位中的路径和去向的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把特定的反应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替换为其同位素来进行“标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