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

✍ dations ◷ 2025-10-28 12:14:13 #内蒙古沙漠,榆林地理,鄂尔多斯地理,阿拉善地理

坐标:39°38′N 109°00′E / 39.633°N 109.000°E / 39.633; 109.000

毛乌素沙漠(蒙古语:Му-Ус)亦称鄂尔多斯沙地(OrdosDesert),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横跨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以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链为主。与库布其沙漠合称为鄂尔多斯沙漠。明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有黄河支流无定河、窟野河等河流穿过。境内有大小湖泊170余个,多为含苏打或氯化物的咸水湖。

毛乌素地名起源自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蒙古语译为“坏水”(英文:Mu Us Desert),北宋时期为西夏对抗宋朝军队入侵的屏障,其境内绿洲“地斤泽”为西夏开国太祖李继迁的“龙兴之地”。

据地质学者考证,古时候毛乌素沙漠一带是个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是中原王朝著名的养马之地,曾经为匈奴、羌、铁弗、丁零、突厥、党項人所占据。后来由于气候变迁,以及宋夏达百年战争的关系,造成水土流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加上该地区的浅层地表,都是由沙砾物质组成,因而逐渐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

毛乌素沙漠的泉主要分布在东缘的窟野河、秃尾河及无定河支流榆溪河的上游,呈北东向带状分布。泉汇集形成了黄河的一级支流窟野河、秃尾河及黄河中游主要补给河流无定河的支流榆溪河。与1994年比较,2015年榆神府区泉的总流量大幅度衰减,主要分布于采空区附近区域,泉的变化与高强度采煤有着直接关系。

通过叠加分析区域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特征,中国政府在毛乌素沙区进行三级区划,共3区、7亚区和12小区。三区即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过渡区、毛乌素沙地腹地典型草原区、西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区。

经过70年左右的治理,陕西境内的毛乌素沙漠正在变成绿洲。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表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相关

  • 王维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号称“诗佛”。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
  • CRISPR/Cpf1CRISPR/Cpf1 是一种DNA编辑的技术,其原理与 CRISPR/Cas 系统类似。CRISPR/Cpf1 也借由细菌或古菌对噬菌体的获得性免疫机制来进行基因编辑。由于 Cpf1 蛋白是一种比 Cas9 蛋
  • 喷气式飞行包喷射背包(Jet pack)又称作火箭背包(Rocket pack)是一种单人用的飞行装置,通常是背着一组喷射引擎或火箭引擎将驾驶推离地面。喷射背包的概念在20世纪的60年代的科幻作品中出现,而
  • 原生质流细胞质流(英语:cytoplasmic streaming;也称为原生质流)是细胞内物质在真核细胞中流动的现象,能将营养、代谢物还有基因讯息均匀分布到较大细胞的每个角落。膜状细胞器沿着细胞骨
  • 浊舌唇塞音是一种罕见的辅音,用于一些口语中。几内亚比绍的Bijago语(英语:Bijago language)中有此音。该音亦见于一些发音障碍。在国际音标中,该辅音以符号或来表示。浊舌唇塞音
  • 哥伦布大交换哥伦布交换(英语:Columbian Exchange),又称大交换(Grand Exchange),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欧洲人与非洲黑人)、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 满城满城区,史称北平,在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是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区政府驻满城镇中山路。汉朝置北平县,属中山国,魏晋皆因袭之;东魏侨置之南营州永乐县治县内乐城(今县城
  • SK飞龙SK飞龙(韩语:SK 와이번스、英语:SK Wyverns),是KBO联赛的球队之一,母企业为世界前500大集团的SK集团,成立于2000年,为双铃突击者队解散后,获韩国棒球委员会邀请组队,并吸收原双铃队的
  • 洛学洛学,又称“伊洛之学”,为北宋时期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二程)建立的学派,以程颐的思想为主。学术上,程颢主张“明心见性”,重视“气”,为学“力行”,影响了陆九渊。程颐主张“格
  • 澳门节日本文列出澳门的主要节日,包括放假和不放假的纪念日、节日,以及常见的民俗节日。澳门的节日既有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土地诞、端午节等节庆,也有复活节、花地玛圣像巡游、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