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

✍ dations ◷ 2025-04-26 22:56:25 #内蒙古沙漠,榆林地理,鄂尔多斯地理,阿拉善地理

坐标:39°38′N 109°00′E / 39.633°N 109.000°E / 39.633; 109.000

毛乌素沙漠(蒙古语:Му-Ус)亦称鄂尔多斯沙地(OrdosDesert),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横跨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以新月型沙丘和沙丘链为主。与库布其沙漠合称为鄂尔多斯沙漠。明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有黄河支流无定河、窟野河等河流穿过。境内有大小湖泊170余个,多为含苏打或氯化物的咸水湖。

毛乌素地名起源自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蒙古语译为“坏水”(英文:Mu Us Desert),北宋时期为西夏对抗宋朝军队入侵的屏障,其境内绿洲“地斤泽”为西夏开国太祖李继迁的“龙兴之地”。

据地质学者考证,古时候毛乌素沙漠一带是个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是中原王朝著名的养马之地,曾经为匈奴、羌、铁弗、丁零、突厥、党項人所占据。后来由于气候变迁,以及宋夏达百年战争的关系,造成水土流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加上该地区的浅层地表,都是由沙砾物质组成,因而逐渐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

毛乌素沙漠的泉主要分布在东缘的窟野河、秃尾河及无定河支流榆溪河的上游,呈北东向带状分布。泉汇集形成了黄河的一级支流窟野河、秃尾河及黄河中游主要补给河流无定河的支流榆溪河。与1994年比较,2015年榆神府区泉的总流量大幅度衰减,主要分布于采空区附近区域,泉的变化与高强度采煤有着直接关系。

通过叠加分析区域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特征,中国政府在毛乌素沙区进行三级区划,共3区、7亚区和12小区。三区即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过渡区、毛乌素沙地腹地典型草原区、西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区。

经过70年左右的治理,陕西境内的毛乌素沙漠正在变成绿洲。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表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相关

  • 成员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名额为五个,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一直未变;其中,中国的代表权在1971年时,通过联合国大会
  • 神经束膜神经束膜为神经中保护性结缔组织的第二层,为一光滑透明的薄膜,将神经纤维分隔成束。神经束膜可轻易地与其包覆的神经纤维分离,以管状外鞘的形式独立出来。神经束膜外层为结缔组
  • 突变型突变型是指因为突变而产生的生物体,或是新的遗传特征。突变是指基因或是染色体上的DNA发生短暂的结构性变化;而新的遗传特征或性状,则可能是一个在原型(野生型)中不存在的表现。
  • 159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氧化应力氧化逆境(氧化压力)(英语:oxidative stress)为机体活性氧成分与抗氧化系统之间平衡失调引起的一系列适应性的反应。干扰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状态,会制造出过氧化物与自由基导致毒
  • 基因型分型基因型分型(英语:genotyping)是一个通过生物检定法检测某一个体的DNA序列,并对比参照其他个体的基因型或序列的过程,可用于显示该个体等位基因从其父母遗传而来的情况. 通常,基因
  • 周法高周法高(1915年9月29日-1994年6月25日),字子范,中国语言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妻王绵,为师王伯沆之女。
  • 皮特岛皮特岛是加拿大的岛屿,位于赫卡特海峡,由卑斯省负责管辖,长90公里、宽23公里,面积1,36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962米,主要经济活动有采矿业和木材业。坐标:53°30′00″N 129°47
  • 莒照小片莒照小片,是汉语官话方言胶辽官话青莱片的一个片区(原属冀鲁官话沧惠片),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莒县、莒南县、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和江苏省赣榆县部分地区。 五莲县虽属日照市,但其
  • 迭戈·哥伦布迭戈·哥伦布(Diego Colombo,?-1526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航海家和冒险家。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儿子,他继承了其父亲的头衔,成为了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