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踏鞴

✍ dations ◷ 2025-05-18 08:13:28 #铁,技术史,日本传统工艺

吹踏鞴是将砂铁制成和钢的制铁方法。这种方法是日本古代传统制钢的方法,也是日本独有的制钢法。

吹踏鞴(たたら吹き、踏鞴吹き)也被称作“吹炉”(鑪吹き、鈩吹き),在日本语里,也可单独写作“タタラ”,在英语里,则写作“Tatara steel making method”。别名玉钢制造、押�法(ケラ押し法)。

在日本语里,“タタラ”(踏鞴)最初的意思是“脚踏的风箱”,这是制钢仪器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成为对整个炼钢仪器的称呼。

另外,“タタラ”亦可以写作“高殿”,在这里指的是使用吹踏鞴方法炼铁的炉。

以下是平安时代以后吹踏鞴制造工业的说明。

以下是弥生时代的踏鞴炉制造方法的说明。弥生时代的踏鞴炉建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使用自然风使木炭燃烧。

用这种方法如果锻造方式合适能够得到铁。

弥生时代鞴的使用方法同后世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能够使用较少的风量,低温精制产生纯度较高的铁。然而制铁的方法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而且生产量很少。

平安时代以后的炉,从作成到被破坏一次,称为“一代”。其间,大量的木炭和砂铁被投入炉中。以下是产量的一个例子,炉越大、木炭和砂铁投入越多,其产量就越高。

岛根县横田町(今奥出云町)的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日刀保)踏鞴是现存唯一的正统日本刀素材供给所,使用吹踏鞴的方法制造玉钢。东京工业大学在文化祭上曾对吹踏鞴的方法进行现场演示。此外,丰桥工业高校、丰川工业高校、丰川高校等学校,曾在渥美半岛采取砂铁为原料,进行吹踏鞴实验。

二战之后,日本的吹踏鞴制铁技术由于在价格上比近代制铁技术贵而被淘汰,处于即将失传的不利状态。日本刀业界使用近代制铁方法炼钢,发现比吹踏鞴制铁法所制出来的玉钢品质差,难以制造武士刀。因此,不少日本人要求恢复吹踏鞴制铁法。日立金属安来工厂应运而生,成为现代少数幸存的吹踏鞴制铁工厂。

相关

  • 加里哈斯凯尔·布鲁克·加里(英语:Haskell Brooks Curry /ˈhæskəl ˈkɜːri/,1900年9月12日-1982年9月1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米里镇,数理逻辑学家,专长于组合子逻辑理论。尽管组合
  • 豕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二个(七划的则为第六个)。就正体中文中,豕部归于七划部首。豕部通常从左、右、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Sb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锑(化学式:Sb2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天然产物称锑华,俗称锑白。三氧化二锑是白色立方晶系晶体,分子组成为Sb4O6,具有四面体构型,键长为(Sb-O)220pm±10pm。在570℃转变为正交
  • 北印度洋环流主要位于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带动洋流向东流,形成顺时针的大洋环流。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带动洋流向西流,形成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 立面立面(英语:facade、法语:façade,IPA: /fa 'sad/),建筑学术语,一般指建筑物的外墙——尤其是正面,但亦可指侧面或背面。这个词汇源自法文,意思是房子的正面或面孔。在建筑学中,建筑物
  • 44号州际公路44号州际公路(英语:Interstate 44)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州际公路。该公路连接了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和德克萨斯州威奇托福尔斯,全长663.79英里。
  • 前赵汉赵(304年-329年),又称前赵,是匈奴人刘渊所建的君主制割据政权,都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北),这是十六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304年,刘渊起兵,称汉王。308年称帝,国号“汉”。310年刘聪
  • 岩井厚裕岩井厚裕(1967年1月31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
  • 王乐妍我的老师叫小贺 女兵日记之女力报到(2018年)王乐妍(Chloe Wang,1986年7月8日-),台湾女艺人,本名王心如,2013年5月19日将艺名改为王乐妍。
  • 基本体基本体(韩语:바탕체;英语:Batang)是一种韩文印刷体。其名称“바탕”有“基础”之意,表示这是最为基本和常用的字体。其起笔和收笔往往有顿笔,属于衬线体。相当于中文字体中的宋体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