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 dations ◷ 2025-04-25 10:49:17 #在路上
《在路上》(英语:On the Road) 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小说。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基于作者横穿20世纪中期的美国大陆的经历。它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但被公认为19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在路上》的同名改编电影《浪荡世代》由巴西名导沃尔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执导,于2012年5月上映。《在路上》是凯鲁亚克实践“自发性写作”的作品,据说作品是由作者爆发的艺术冲动在一卷30米长的电传打字纸上一气呵成,后来原稿被拍卖,于2001年以二百四十万美元卖给了印第安纳波利斯科尔特公司的所有者Jim Irsay。传说凯鲁亚克仅用三个星期就全部完成了,但这个说法显然没有注意到凯鲁亚克积累的过程。在他7年的旅行生涯中,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价值10美分的小本子,有空的时候就写作,书中大量情节就是在发生后不久被写出来的。小说主人公萨尔与狄安、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便车或开车,多次横穿美国,到达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欢式的饮酒,吸大麻,探讨东方禅宗。夜宿村落,与女人调情,他们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分散。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叙述者萨尔·帕拉迪斯与他新结识的朋友迪安·莫里亚蒂。后者无拘无束的态度和冒险精神打动了萨尔。而自由奔放与众不同的迪安对生活中各种快感的追求也使萨尔的旅途是如此的振奋人心。这部小说包括五个部分,其中三部分描写了在路上的生活。故事发生于1947到1950年.小说的大部分是自传性质的,萨尔变成了作者而迪安代表尼尔·卡萨迪。《在路上》中主人公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了196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与其他嬉皮士文化的音乐和文学作品一道影响了那个时代欧洲、日本等多个地区的青年。

相关

  • 踝肱指数踝肱指数,又称为踝肱血压指数(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PI或ABI),是小腿相对于上臂的血压比值。如果小腿血压比上臂低,提示可能有动脉阻塞(周围血管疾病)。ABI是由用脚踝动
  • 龙卷风龙卷风,又称龙卷、卷风,是一种猛烈的天气现象,由直立中空管状的强烈旋转气球构成。龙卷风常发于积雨云或是积雨云以下,并通常形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延伸至地面,并且常被尘土或碎片
  • 吡喃糖吡喃糖(英语:Pyranose)是一种糖,用于总称碳水化合物所具有的化学结构,其中包含一个由5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组成的六元环状结构。可能会有其他的碳原子在环以外。吡喃糖是吡喃
  • 手写体手写体又称书写体,港澳粤语称为潦草,是每个人用手书写的字体,用意在于加快书写的速度,而对少数笔画的简写或连写。每个人的手写体因人而异。手写体包括:用刻字的篆书、毛笔书写的
  • 托阿尔阶灭绝事件托阿尔阶灭绝事件(Toarcian extinction)又名普林斯巴赫阶-托阿尔阶灭绝事件(Pliensbachian-Toarcian extinction)、早侏罗纪灭绝事件(Early Jurassic extinction),发生于侏罗纪早期
  • 等张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是施加到溶液上以防止溶剂经选透膜内流的最低压力。在U型管实验时,当渗透持续进行至两液面高度不再变动时,此时两液柱之压力差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
  • 氨甲喋呤氨甲蝶呤(英语:Methotrexate,又称甲氨喋呤、甲氨蝶呤、氨甲喋呤),在台湾商品名为灭杀除癌锭。氨甲蝶呤是一种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被用来治疗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子宫外孕和进行
  • abbr class=abbr title=R38: 刺激皮肤R38/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内蕈幕在真菌当中,内盖膜(英语:partial veil、inner veil,又称菌幕),是部分真菌担子菌门的子实体(一般是伞菌)当中可发现的暂时性组织构造。其功能是在保护与分离发育中的子实层,之后会以菌
  • 特别高等警察特别高等警察,简称特高警察或特高,是大日本帝国的秘密警察组织,以“维持治安”的目的,镇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危害社会体制活动的思想,也保障国内安全。特高警察之职能大概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