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dations ◷ 2025-09-17 18:23:54 #黑龙江
黑龙江(满语:ᠰᠠᡥᠠᠯᡳᠶᠠᠨᡠᠯᠠ,穆麟德:sahaliyan ula,太清:sahaliyan ula,蒙古语:Амар мөрөн),俄罗斯称之为阿穆尔河(俄语:Река Амур,罗马化:Reka Amur,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是亚洲东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南界,之后以东北向穿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最终流入鞑靼海峡。其主流长2824千米,若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约4444公里,若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5498公里。黑龙江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黑龙江历史上曾经有诸多北亚民族生存活动,如东胡、鲜卑、肃慎、靺鞨、女真等。至近代,清朝前期曾经因黑龙江流域领土纠纷,同从东欧探险的沙皇俄国军队发生军事冲突,最终在两次雅克萨之战后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条约明确规定了自黑龙江上游支流格尔必齐河(Gorbitsa River)以下、支流额尔古纳河以南的黑龙江流域领土皆为中国所有。19世纪上半页开始沙俄重新渗透黑龙江中下游,建立多处据点并移民,并在1858年《瑷珲条约》与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分别强行同清朝签订两次不平等条约,将外满洲(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100万平方公里土地正式吞并,黑龙江和其支流乌苏里江成为中俄界河至今。2004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黑龙江”之名来源于其满语名字“萨哈连乌拉”(满语:ᠰᠠᡥᠠᠯᡳᠶᠠᠨᡠᠯᠠ,穆麟德:sahaliyan ula,太清:sahaliyan ula),其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水”。在蒙古语中,这条河被称为“哈拉穆连”(蒙古语:Амар мөрөн)。俄罗斯将这条河称为阿穆尔河(俄语:Река Амур,罗马化:Reka Amur,IPA:)此词来自通古斯语族,意为“大河”或“大水”。阿穆尔河(Amur River)也是该河在国际上普遍的称呼,但华人一般习称其为“黑龙江”。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地图中,同时使用“黑龙江”和“阿穆尔河”对此河流进行表记,于中国一侧标记“黑龙江”,俄罗斯一侧标记“阿穆尔河”。中国大陆官媒在涉及中俄边境的内容时多以黑龙江(阿穆尔河)这种括注俄方名字的方式称呼这条河流。黑龙江在汉魏晋时被称为弱水,南北朝时,黑龙江上游称完水,松花江及两江汇流后被称为难水。隋唐时始称黑龙江下游为黑水,完水改作望建水、难水改作那河。《辽史》第一次以“黑龙江”来称呼这条河流,因为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黑龙江流域在金朝被纳入领土范围内,成为金国内河。元明时称为混同江。黑龙江沿岸最早的居民是古亚细亚人,后受通古斯人压力,只分布于黑龙江下游,代表性民族是尼夫赫人,他们发展出发达的定居捕鱼与海兽文化。在秦朝与汉朝时,游牧民族,包括肃慎、鲜卑、蒙古、契丹、女真、鄂伦春等,都在这一带生活。唐朝属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室韦与靺鞨部。元代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管辖,并在黑龙江下游设置征东元帅府。明代永乐年间明廷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奴儿干地区的所有军事建制机构。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数年而轮调的流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所世袭。仅现中国国内部分的黑龙江两岸明廷就设置百余卫所实行管辖。至清代,黑龙江一名成为官方名称,为清初犯人流放之地。冯景尝言:“今乌喇得流人,绳系颈,兽畜之。死则裸而弃诸野,乌鸢饱其肉,风沙扬其骨……”康熙时始废流放乌拉,但雍正五年李煦又被流放至此。雍正十年(1732年)在乌拉建成“望祭殿”。1683年设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数年后签定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两岸皆为中国领土。自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江北土地被割让给俄国,黑龙江开始成为中俄大部分地区的边界。1900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进时,俄国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越过黑龙江,放火烧毁当时属于清朝的瑷珲城,并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并深入清朝国境约40公里。不久战事结束,并将原属清政府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北岸)以武力占领。1907年江南部分建黑龙江省。简称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以黑龙江为基本边界,搁置了沿岸土地的主权争议。但自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两国军队开赴黑龙江沿岸,导致黑龙江地区局势危急。自20世纪80年代末才有所缓和。197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签订大量贸易协定,并将黑河市、同江市等数个沿江城市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远东城市辟为边境互贸城市,利用互补的资源优势带动黑龙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俄罗斯在1990年代至21世纪初相继确定了东端边界的走向。中国方面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被俄国取得的大量土地的主权要求,以及被强占的江东六十四屯。同意将两国边界以实际控制线,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为主要依据进行划分。目前边界走向已确定完毕。但中华民国方面对俄国占领江东六十四屯的合法性从未予以承认。河畔主要城市有: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达到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黑龙江作为中国北方边界的界河,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小支流约有950余条(包括时令河),其中黑龙江最长的支流是约1657公里的松花江。在支流边,中国大约有大小港站160个。黑龙江上也有众多岛屿分布,包括著名的大黑河岛以及黑瞎子岛等岛屿分属中、俄两国。其中大黑河岛已发展成为贸易中转站,设施较为齐全。由于黑龙江两岸土壤多为具有大量腐殖质的黑土,流经黑龙江的水流冲刷岸边的土壤,使黑土沉入江中,沉积在江底。故在水体清澈的地方看黑龙江水往往是黑色的。黑龙江流域内森林资源分布不一,中国方面自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后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多受损害,自漠河市至黑河市很少见到树龄20年以上的树木。俄罗斯方面林业资源极为丰富,一般在冬季黑龙江封冻时中国经常进口俄罗斯的木材进行加工。沿河流域也生产黄金,自漠河市至爱辉古城曾被称为“黄金之路”。黑龙江的冻期长。受河岸解冻及雨季降水的影响,汛期多集中于春、夏两季。靠近黑龙江的最有名的生物是住河谷的黑龙江豹,只剩大约50只。黑龙江中鳇因为渔民猎杀获取鱼子酱,数量大大下降。黑龙江也以盛产远东红点鲑和大马哈鱼而闻名。黑龙江南段(中俄边境段)属于中俄两国共同拥有, 因此双方都有通航权。 北段为俄罗斯内河,外籍船只不能通行。 然而, 根据1992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和俄罗斯联邦运输部关于在黑龙江和松花江利用中俄船舶组织外贸货物运输协议》, 俄方从1992年起为中方开放俄罗斯段黑龙江的通航权。 因此中俄船只均可于黑龙江上航行。漠河段结冰的江面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俄罗斯Verkhnaya Ekon附近的阿穆尔河哈巴罗夫斯克附近的阿穆尔河哈巴罗夫斯克1998年重建的阿穆尔河大桥哈巴罗夫斯克1998年重建的阿穆尔河大桥
相关
- 嗜热细菌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
- 海克尔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1834年2月16日-1919年8月9日)生于波茨坦卒于耶拿,德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哲学家、艺术家
- 先天性免疫系统先天免疫系统(英语:Innate immunity)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非专一性防御,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及相关机制,可以以非特异性的方式抵御外来感染。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会非特异
- 鼻涕倒流鼻后滴流综合征(或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是由鼻黏膜过度分泌黏液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由于过度分泌的黏液聚积在鼻腔后部,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即会开始从咽喉滴流
- 上髁炎上髁炎(英语:Epicondylitis)是一种肌肉骨骼疾病(英语: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是指上髁(英语:epicondyle)炎症 。由反复性的活动所引起。在运动员中,与技术水准不足有相关 。大约95
- 疏水性在化学里,疏水性指的是一个分子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这种分子称为疏水物。疏水性分子偏向于非极性,并因此较会溶解在中性和非极性溶液(如有机溶剂)。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
- 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mallei),又称鼻疽伯克氏菌、鼻疽假单孢菌,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伯克氏菌属。它会引起马鼻疽。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
- 金刚烷金刚烷(化学式:C10H16,三环癸烷)是无色晶状固体,有樟脑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对光稳定,亲油性强,天然存在于石油中。它是分子式为C10H16的异构体中最稳定的。金刚烷的碳架结构相当于是
- 鹿花菌孢印黄色异养腐生真菌美味鹿花菌(学名:Gyromitra esculenta),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属下的假羊肚菌,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它们生长在针叶林的沙质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长成。子
- 基群基群(英语:Basal)是生物学中的术语,专指在亲缘关系学中最早分离出去的大型演化支,并且通常会位于亲缘分支分类法最底层处,是其它后来才分化出去的演化支的外类群。许多生物学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