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驼

✍ dations ◷ 2025-11-11 20:23:42 #骆驼科,古动物,上新世哺乳类,更新世哺乳类,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上新世偶蹄目,更新世偶蹄目,史前偶蹄目

拟驼()是已灭绝的骆驼,曾在北美洲西部出现,于约 11,000 年前的更新世消失。

拟驼首先于上新世晚期出现,并在更新世末灭绝。在更新世末期时,随着副骆驼(英语:Paracamelus)与大驼的灭绝,拟驼为整个美洲大陆上唯一仅存的真骆驼。它们灭绝的原因不明,但相信是随其他北美洲更新世巨型动物群一同消失,包括原住的马、骆驼及乳齿象。

由于软组织一般都不会在化石中保存下来,所以拟驼是否有驼峰,若有,则形状大小为何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单峰骆驼是由双峰骆驼演化而来,因此若拟驼也具有驼峰,它们可能也为双峰。拟驼肩高约 2.2米(7.2英尺),比现今的双峰骆驼高少许;体重则可达 800千克(1,800磅)。

拟驼的牙齿化石上发现了草的遗骸,显示它们是草食性的。除了啃食地面的草之外,也会以其他种类的植物为食,包括加州南部沿岸的粗糙灌木。拟驼可能和现存的骆驼一样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但是否能和现存骆驼一样长时间不饮水则仍然未知,这项特征可能是骆驼科物种迁移至亚洲及非洲后才演化出来的。

相关

  •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Mumps vaccine)可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当一群体中大多数人口接受施打时可在减小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据估算,当人群中百分之九十均注射该疫苗时,其
  • 痂(音jiā)指伤口或疮口表面形成的块状物,质硬,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纤维蛋白、细菌残骸等。结痂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伤口或疮口继续出血,在伤口或疮口愈合后会自行脱落
  •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简称皮试,是一种医疗手段,用来测试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产生过敏性,通常取微量的药物使用注射器作用于患者皮肤,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
  • 王冰王冰,号启玄子,唐代人。曾任唐代太仆令,又称“王太仆”。生平好养生之术,潜心研究《素问》,尊崇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汲历12年,“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
  • 1,3-丙二醇1,3-丙二醇(英语:1,3-Propanediol)是化学式为CH2(CH2OH)2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三碳二醇,无色透明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1,3-丙二醇通常由丙烯醛水合反应合成。
  • 文字系统玛雅刻本是前哥伦布时期玛雅文明的文献,是以玛雅文字写在脱毛榕木的内树皮制成的纸上。这些刻本是由专业抄写员在神明的任命下写成的。玛雅人于5世纪开始制造自己的纸张,罗马
  • 周公周公旦(生卒年不详),姬姓,周氏,名旦,谥文,又称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于周邑。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为“文宪
  • 壁细胞胃壁细胞((gastric) parietal cells)又称壁细胞、泌酸细胞,为分泌盐酸及内在因子之上皮细胞。这些细胞都位于胃之胃底(gastric fundus)衬里中之胃腺体(gastric glands)里。它们含
  • 石 鲸石鲸(?-?),字应声,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山东乡试第七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二十名,登第三甲第九十五名进士。曾祖石瑛,州吏目;祖父石铭,府通判
  • 全球暖化大骗局《全球暖化大骗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是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英语:Martin Durkin)执导的纪录片,于2007年3月8日上映。左派阵营指控“全球变暖”的科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