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萃取

✍ dations ◷ 2025-04-04 11:48:56 #产业制程,分离过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简称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将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把一种成分(萃取物)从另一种成分(基质)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投入工业应用,并取得成功。使用这种技术时基质通常是固体,但也可以是液体。SFE可以作为分析前的样品制备步骤,也可以用于更大的规模,从产品剥离不需要的物质(例如脱咖啡因)或收集所需产物(如精油)。二氧化碳(CO2)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是在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条件下,用超临界流体溶解出所需的化学成分,然后降低流体溶液的压力或升高流体溶液的温度,使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质因其密度下降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从而实现特定溶质的萃取。超临界流体是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高密度流体。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特点是具有优异的溶剂性质。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其密度接近于液体密度,并且随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改变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而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随超临界流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超临界萃取正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这一性质而进行。

可作为超临界萃取中萃取剂的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六氟化硫、乙烷、甲醇、氨和水等。但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天然产物时,一般用二氧化碳(CO2)作萃取剂。因为CO2的临界温度(31℃)接近室温,对易挥发或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破坏较少。同时,CO2安全无毒,萃取分离可一次完成,无残留,适用于食品和药物的提取。CO2液化压力低,临界压力(7.31MPa)适中,容易达到超临界状态也是重要原因。

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有以下几点:

在食品工业中,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茶叶、咖啡豆脱咖啡因;食品脱脂;酒花有效成分提取;植物色素的萃取;植物及动物油脂的萃取。

在医药工业中,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酶、维生素等的精制;动植物体内药物成分的萃取;医药品原料的浓缩、精制;糖类与蛋白质的分离以及脱溶剂脂肪类混合物的分离精制等。

在化妆品工业中,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天然香料的萃取;合成香料的分离精制;化妆品原料的萃取、精制。

相关

  • 鲁道夫·卡尔纳普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又译卡纳普,1891年5月18日-1970年9月14日),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分析哲学家,生于德国雷姆沙伊德。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维也纳学派的领袖
  • 国立卫生研究院 (美国)美国国家卫生院(英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缩写为NIH),隶属于美国卫生及人类服务部,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6年的资料显示,此机构花费美国全国28%
  • 兆赫兹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每一秒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
  • 磁极磁极可以指:
  • 两女一杯《两女一杯》(英语:2 Girls 1 Cup),2007年巴西色情片《饥饿婊子》(英语:Hungry Bitches)的预告片,由MFX媒体(MFX Media)发行。预告片中包含两嗜粪癖女子相互爱抚,吞吃对方的排遗物,然后
  • 薛晓路薛晓路(1970年2月14日-) ,北京人,中国大陆女性电影导演、编剧,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薛晓路出生于中国北京,1993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主修剧本写作及电影理论获授
  • 新罕布夏坐标:43°11′38″N 71°34′21″W / 43.1938516°N 71.5723953°W / 43.1938516; -71.5723953新罕布什尔州(英语:State of New Hampshire),是位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
  • 龙虎山坐标:28°05′N 116°58′E / 28.083°N 116.967°E / 28.083; 116.967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距鹰潭市区约20公里,以丹霞地貌峰林景观闻名于世,其中主峰龙虎山(龙虎峰)海拔2
  • 佐佐木仁佐佐木仁(1973年7月9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
  • 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英语:John Vincent Atanasoff,1903年10月4日-1995年6月15日)是美国物理学家、发明家。1973年霍尼韦尔对斯佩里·兰特专利诉讼决定,将阿塔纳索夫认定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