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
✍ dations ◷ 2025-08-28 15:05:30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英语: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通常简写为RuBisCO)是一种酶(EC 4.1.1.39),它在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里催化第一个主要的碳固定反应,将大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体内储能分子,比如蔗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可以催化1,5-二磷酸核酮糖与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或与氧气的氧化反应。同时RuBisCO也能使RuBP进入光呼吸途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在生物学上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态的碳进入生物圈的主要途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是植物叶片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也可能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蛋白质。鉴于它对生物圈的重要性,人们正在努力改进自然界中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的功能。结构 / ECOD结构 / ECOD结构 / ECOD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相关
- 细胞穿孔在生物学中,去极化(英文:Depolarization)指的是细胞的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变化。在神经元和其他的细胞中,一个足够大的去极化作用将会导致动作电位。过极化与之相反并抑制
- CYP1A22HI4· iron ion binding · electron carrier activity ·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acting on paired donors, with incorporation or re
- 丁酸丁酸,又称酪酸,是化学式为CH3CH2CH2-COOH的羧酸和短链饱和脂肪酸,存在于腐臭的黄油、帕马森干酪、呕吐物和腋臭中。丁酸带有难闻的气味,味先辣后甜,与乙醚类似。10ppb浓度的丁酸
- 生物化学的历史生物化学的历史,可以说从那些对生命的组成和变化感兴趣的古希腊人就已经萌芽,但是生物化学作为一个特定的科学学科要从19世纪初谈起。 有些人认为,生物化学诞生的标志应该是在1
- 裸露癖露体癖(英语:exhibitionism)或阴部显露欲是指偏好在公共或半公共场合对不知情者曝露身体中通常不会暴露的部分的行为,例如暴露乳房、臀部或阴茎。这种行为的动机可能是自身欲望
- 分词在语言学中,分词(英语:participle、拉丁语:participium,是希腊语μετοχη(“分担”)的直译)是一种非定式动词形式,可以用于构成复合时态、语态或作为修饰语。分词常常有其他词
- 史慕扬雷蒙·梅里儿·思木里安(英语:Raymond Smullyan,1919年5月25日-2017年2月6日)出生于纽约皇后区的远洛克威,2017年2月6日逝世于纽约市,是一位美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魔术师和钢琴
- 乔治·A·米勒乔治·阿米蒂奇·米勒(英语:George Armitage Miller,1920年2月3日-2012年7月22日)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经担任洛克斐勒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心理
- 鲁道夫·菲尔绍鲁道夫·路德维希·卡尔·菲尔绍(德语: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 (发音 或 ),1821年10月13日-1902年9月5日),又译魏尔肖、维尔肖、魏修,德国医生、人类学家、病理学家、史前学家
- 痛楚身体的疼痛(pain)指通常由身体损伤、病患或不良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觉。出于临床研究的需要,国际疼痛研究国际疼痛研究协会(英语: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